李佳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第五作业区采油2-12队,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研究
李佳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第五作业区采油2-12队,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目前,我国现存的很多油田油层较多,每层多是不一样的介质构成,在进行了一段开采工作之后就会面临高含水期,一旦高含水期到来将会给油田开采造成极大的难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储层中的剩余油开采效率,就必须认真分析储层的结构,采用精细的挖潜技术,才能最大程度上开发利用好剩余油的价值,提高油田整体经济效益。
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
我国油田沉积构造较为复杂,断层较多,储层多为非均质结构,实际的含油面积较小,在实际的油田开采工作中,由于一系列地质问题以及人为开采问题导致高含水期的到来较早[1]。高含水期的剩余油呈现零散分布状,整体结构较为复杂,为挖潜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文针对高含水期剩余油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挖潜技术和挖潜方法,望对相关研究和挖潜工作提供参考。
我国的油田断层面较多,一旦高含水期来临将会造成一定的开采困难。传统的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区块研究和层系分析等方法,但是该种方法分析较为复杂,工程量较大,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细分,将研究细分到油砂体类型的分析,通过油砂体的类型分析来判断剩余油分布情况,此种方法应用价值显著。所谓油砂体分析就是指利用油砂体的分布不同来判断剩余油分布情况[2]。对于高含水期的注水油田的剩余油来说,只有对其进行分布状况研究,才能进一步提高开采效率、形成挖潜增产效益。为了这一目标,分析不同类型的油砂体剩余油情况,在细致的地质研究基础之上,加以测试资料以及边水能量等分析,将油砂体作为研究单元,依照其井网控制情况以及边水能量特征等细分成几个类型,这些类型主要包括边水驱油砂体以及弹性驱油砂体等。
油砂体类型不同,剩余油分布则不同,结合测试资料、生产情况以及沉积特征等对油砂体水驱特征进行研究,最终分析出剩余油分布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挖潜方法[3]。
(1)边水驱油砂体研究与挖潜方法 边水驱油砂体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边水活跃较强的油砂体,一种是边水活跃不强的油砂体。两者表现形式不一样,所以具体的挖潜方法也不相同。对于边水活跃的油田来说,其层间的矛盾较大,而油井注采井段较长,这样就会导致油井中的含水上升情况较快,导致油田油砂体的开采出现难度,整体的开采效果不高。这样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挖潜方法为上返补孔,上返补孔操作应该进行在没有井生产的构造高处,控制好油井的生产压差,尽量减少边水推进过快现象。而对于边水不活跃的油砂体来说,其水驱动相对比较弱,只要采用水井补孔就可以提升起水驱效果,然后进行合理的挖潜工作。
(2)弹性驱油砂体研究与挖潜方法 弹性驱油砂体,它的砂体面积一般都相对比较大,相应的地质储量也会很大。但是这种油砂体下的油田开采难度同样也很大,整体的油开采效果不佳。对这样的油砂体进行挖潜时主要的方式就是采用油井转注法,注采井网控制程度越高,其开采效率越高。而井网可以通过上返补孔来完善。
(3)注入水单向驱油砂体研究与挖潜方法 注入水单向驱油砂体中,其剩余油分布多在注入水达不到的地方,也可能分布在井网不完善处。对这种类型的油砂体剩余油进行开采、应该进行上返补孔和增设注水点等操作。这些操作目的在于完善井网控制程度,最终目的是为了调整砂体的平面注采关系,从而实现扫油面积的扩大。同时,这种挖潜方法可以利用封堵油井高含水层来提升注水效果。
(4)注入水+边水驱油砂体研究与挖潜方法 注入水+边水驱油砂体,这种类型油砂体剩余油的开发应该集中在那些层间结构为不均匀介质的区域,或者是那些注采井网不完善的地方。对这类油砂体,挖潜方法应该采用上返补孔进行,上返补孔的位置选择在剩余油富集的地方。通过上发补孔可以增加注水点,然后对注采井网起到完善作用,最终提高水驱控制程度。此外,在挖潜过程中要合理的控制油井的生产压差,减少油井过早水淹现象的出现。
(5)注入水多向驱油砂体研究与挖潜方法 对于注入水多向驱油砂体这类油砂体,因为其平面多为非均质,所以,在进行注入处理后,很容易出现水窜现象。对这种情况应该主要开发其注入水没有波及到的地方。挖潜方法为以水井为中心,增设注水点,之后停止高含水井,这样的措施其目的是为了改变水驱方向,最终增加水驱波和效率,提高整体的注水开发效果。
(6)未动用油砂体研究与挖潜方法 这类油砂体分布位置多集中在那些动用程度较低的层系。其挖潜空间小,主要是因为砂体含油储量小且分布零散。对这类油砂体进行开采应该依照其层系结构来进行合理开采。具体的挖潜方法为封堵高含水井中出水量大的层,然后补射未动用层。一旦出现含水较低的井产量不足时才射开未动用层,最终来进行开采。这相当于一个产量开采弥补行为。
油田高含水期的剩余油开采工作任务繁重,需要进行很多区块研究、层系分析,还要结合油田的整体情况来选择挖潜方法,但是上述这种挖潜分析较为繁琐,工程量较大,而且很难正确的对分散的剩余油进行挖潜,本文细化了研究单元,通过对不同油砂体类型的分析来完善高含水期油田的开采效果,同时也大大的节省了开采成本。
[1]张学云.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21).
[2]胡治华,杨庆红,申春生等.稠油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策略——以渤海SZ油田为例[J].断块油气田,2013,20(6):748-751.
[3]吴琼,高巍,李楠等.新立油田高含水开发期应用侧钻井挖潜试验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1,18(5):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