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和他团队的修养
我过往的采访以企业家和学者为主,与他们打交道,我只要做好自己的新闻专业性,便能得到尊重。潜意识里,我尽量回避采访娱乐明星,除了因为对娱乐圈存有偏见,也着实害怕某些明星的公关团队会提出各种能毁我“三观”的无理、无礼要求,对和媒体合作的整个流程,他们更执着于控制。遭遇蛮横的态度,自然也是常事。
从业至今,我未做过任何恶意报道,没有任何灰色收入,因此,我最忌讳的事情之一,是独立性受到干扰。
当然,最重要的是,任由毫无水准的公关介入,会让作品狂掉档次。在网游中,你能忍受自己狂掉经验值和装备吗?
在尊重媒体一点上,我特别喜欢汪涵和他的团队。从约访到成稿,他们没有给我添过一个麻烦。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采访结束后,《天天向上》的外宣人员非常客气地跟我商量:“有没有可能,在稿子出来之后先给我看一下?”当时,我直接回复说,我刊的稿子出刊前一律不给采访对象审查。对方亦表示理解。
采访的一个小时里,我和汪涵聊了文化、宗教、娱乐……临离开前,他对我说:“希望回答能让你满意。”还提醒我的衣着太单薄,抵御不了酒店外的寒冷。从他的语气和表情中可以看出,他对我这个近乎陌生的记者的关心,不是虚情假意。
采访汪涵不久之后,他因帮助演员刘涛快速找回丢失在丹麦的行李而被推到话题中心。那几天,一篇题为《别羡慕汪涵的人脉!先学汪涵做人》的鸡汤文反复出现在我的朋友圈。我觉得,汪涵为人,确实值得尊重。
不管是娱乐圈还是什么圈,但凡生产内容的圈,若能有一批学识、气度如汪涵这样的从业者,我想,大家何必为“娱乐至死”担忧?
《汪涵:隐于舞台》作者:章伟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