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道君
(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山东莱州 261441)
1000MW锅炉侧墙水冷壁防止高温腐蚀解决方案研究
魏道君
(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山东莱州 261441)
分析了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2锅炉水冷壁侧墙高温腐蚀的情况及生成原理,提出了在各燃烧器层两侧增加侧壁风,以削弱和预防侧墙水冷壁还原性气氛的生成,进而达到防止水冷壁侧墙高温腐蚀的目的。改造后进行了侧壁风门开度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不同负荷下侧壁调门开度,并总结了该方案的优点及注意事项。
低氮燃烧器;水冷壁;高温腐蚀;还原性气氛;侧壁风;热一次风;负荷
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一期工程2×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为DG3000/26.15-Ⅱ1型锅炉,为高效超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采用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运转层以上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锅炉。制粉系统为正压直吹式,配6台中速辊式磨煤机。锅炉燃烧方式为旋流对冲,燃烧器为HT-NR3型旋流燃烧器(又称低氮燃烧器)。
2013年#2机组大修防磨防爆检查中发现,在锅炉左、右侧墙水冷壁高温区存在高温腐蚀现象[1],腐蚀深度最高达1.2mm,腐蚀区域(灰色部分)如图1所示。
图1 水冷壁高温腐蚀示意
经分析,水冷壁高温腐蚀的主要原因为燃烧器区域存在还原性气氛。
还原性气氛造成高温腐蚀的原理为:在还原性气氛中,由于缺氧,使炉膛壁面处于含有还原性气体(CO,H2)和腐蚀性气体(H2S)的烟气中,煤质中含有的FeS2受热分解出S,没有完全燃烧的游离S和SOx与金属管壁发生反应,引起管壁高温腐蚀,如S在高温下与Fe发生反应,生成FeS[2-3];FeS缓慢氧化生成含磁性的Fe3O4,对金属进行腐蚀。其反应式为[4]
研究表明,烟气中CO质量浓度越大,高温腐蚀就越严重;H2S的体积分数大于0.01%时,烟气会对钢材产生强烈的腐蚀作用;当O2体积分数大于2%时,基本上不会发生高温腐蚀。
在侧墙水冷壁区域增加侧壁风,侧壁风风源取自空气预热器(以下简称空预器)出口热一次风,目的是通过较高的风压、风速保证侧壁风的刚性,使其顺利到达腐蚀区域。
侧壁风改造如图2所示。在锅炉前、后墙水冷壁标高21.50,27.50,33.00m,距离侧壁0.85m的位置对称开设12个ø0.33m的人孔(每层2个,共3层,单侧6个)。为检测炉内燃烧情况,做好数据分析,在侧壁鳍片上开设取样检查孔30个,每侧15个,分3层布置,作为侧墙水冷壁附近烟气分析取样孔。
从热一次风空预器出口(标高27m)引出2根DN 800mm管道(ø820mm×4mm,Q235B钢),从锅炉两侧引至炉前。在锅炉前、后设置2根联络管以便平衡风量(投运后发现,在热一次风停止对侧壁风供风后,联络管因炉膛内左、右侧墙负压而存在烟气压差,进而形成环形旁路,造成管道积粉,在高温烟气作用下着火烧损坏风管,后在联络管内加装堵板),在2根主管道上各设置1个气动调节蝶阀。
图2 侧壁风示意
炉膛前、后墙的侧壁风从联络管引出,在锅炉四角分别引出3路支管,分别接至之前炉墙开设的12个人孔,在各支管上分别设置1个手动碟阀。
3.1 试验目的
在保证有效降低炉膛水冷壁侧墙高温腐蚀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一次风机电耗和对炉膛燃烧气氛的干扰程度。
3.2 参考数据及测量方法
在上、中、下3层燃烧器层的斜下方左、右侧墙水冷壁处布置3组测量孔,每组5个,由于高温腐蚀现象出现在燃烧器对应的中上层侧墙,故主要针对中上层中间测量孔进行测量。试验中,因测得的CO质量浓度均大于10 000mg/m3,所以以下数据以O2的体积分数来判断侧壁风对高温腐蚀的预防效果。
3.3 测量中各侧壁风支管分门的开度
顶层侧壁风支管分门开度为10%,中间层侧壁风支管分门开度为50%,底层侧壁风支管分门全开。
3.4 测量数据
(1)满负荷下左墙A3孔(炉膛27.5m层左侧墙中间的测量孔)氧量统计见表1,因A3孔处于前、后墙侧壁风保护的末端(高温腐蚀区域的中间位置),若此区域氧量充足,则其他区域更能满足侧壁风的氧量保护调节条件。试验阶段省煤器出口A,B侧O2的体积分数均值分别为2.721%,1.643%。
表1 满负荷时左墙A3孔氧量试验(2015年5月18日)
从表1可以看出,满负荷条件下,一次风压为8 kPa左右,侧壁风调门开度在20%以上时,左墙中间层O2的体积分数随风门开度变化明显。
(2)满负荷下右墙A3孔(炉膛27.5m层右侧墙中间的测量孔)氧量统计见表2。试验阶段省煤器出口A,B侧O2的体积分数均值分别为2.266%,2.123%。
从表2可以看出,在满负荷条件下,一次风压为7.2 kPa,侧壁风调门开度在30%以上时,右墙中间层O2的体积分数随风门开度变化明显,一次风压的大小直接影响高温腐蚀区的氧量。
(3)负荷在900MW以上时,将侧壁风支管分门底层全开,中间层右侧全开,左侧50%开度,左墙B3孔(33m层左侧墙中间的测量孔)氧量统计见表3,左墙A3孔氧量统计见表4。试验阶段省煤器出口A,B侧O2的体积分数均值分别为2.619%,2.098%。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
1)侧壁风调门开度在30%以上时,侧壁风对中间层侧墙的氧量影响明显,对右墙影响不如左墙明显,但氧量产生明显变化时,侧壁风调门开度值基本一致;通过进一步试验测量,将侧壁风支管中间层右侧风门全开,左侧风门开度为50%,侧壁风对右墙氧量影响仍不大,故运行方式维持侧壁风支管分门底层全开,中间层50%开度,顶层10%开度。
2)试验时,将测点位置由中间层燃烧器(A层)改到上层燃烧器(B层),侧壁风产生影响的调门开度增大10%,即侧壁风门开度为40%时氧量变化明显。
3)其他负荷段的试验可根据左墙B侧中间孔的氧量值来判断侧壁风的影响。测量期间保持侧壁风支管分门底层全开,中间层50%开度,顶层10%开度。
(4)满负荷时右墙B3孔(炉膛33m层右侧墙中间的测量孔)氧量统计见表5,右墙A3孔(炉膛27.5m层右侧墙中间的测量孔)氧量统计见表6,试验阶段省煤器出口A,B侧O2的体积分数均值分别为2.359%,2.005%。
表2 满负荷时右墙A3孔氧量试验(2015年5月19日)
表3 负荷900MW以上时左墙B3孔氧量试验(2015年5月20日)
从表5和表6可以看出:在满负荷条件下,一次风压8.5 kPa时,侧壁风调门开度在35%以上时,右墙中间层氧量随调门开度变化明显。
(5)800MW负荷下右墙B3孔(炉膛33m层右侧墙中间的测量孔)氧量统计见表7,800MW负荷下左墙B3孔(炉膛33m层左侧墙中间的测量孔)氧量统计见表8,试验阶段省煤器出口A,B侧O2的体积分数均值分别为3.188%,2.957%。
从表7和表8可以看出,负荷800MW,一次风压7.5 kPa,侧壁风调门开度在20%以上时,左墙中间层氧量测点随侧壁风调门变化明显。
表4 负荷900MW以上时左墙A3孔氧量试验(2015年5月20日)
表5 满负荷时右墙B3孔氧量试验(2015年6月17日)
表6 满负荷时右墙A3孔氧量试验(2015年6月17日)
侧壁风进入炉膛后,从前、后墙到炉膛中间位存在几何式的衰减,通过试验测量比对可知,若中间测点O2的体积分数有0.2%~1.0%的波动,则靠近侧壁风口处氧的体积分数就已达到2%以上的波动。综合考虑测量数据、实际机组运行中一次风压、负荷、燃烧影响程度、节能及防高温腐蚀能力等因素,最终得出以下运行方式。
(1)侧壁风支管分门保持底层全开,中间层开度50%,顶层开度10%。
(2)负荷800MW以下时,保持A,B侧侧壁风调门开度10%。
(3)负荷800MW时,保持A,B侧侧壁风调门开度15%。
(4)负荷850MW时,保持A,B侧侧壁风调门开度20%。
(5)负荷900MW时,保持A,B侧侧壁风调门开度25%。
(6)负荷950MW及以上,保持A,B侧侧壁风调门开度30%。
表7 800MW负荷下右墙B3孔氧量试验(2015年6月29日)
表8 800MW负荷下左墙B3孔氧量试验(2015年6月29日)
(1)侧壁风风源原设计取自各层二次风箱,因目前送风机设计裕量较小,送风机快速减负荷(RB)时二次风量不足,风箱风压低,影响锅炉燃烧。将侧壁风风源改至热一次风后,可有效减少热二次风消耗量。
(2)侧壁风母管调门具有可调节和快开/快关功能,有效解决非一次风机50%RB时跳磨造成的一次风压突升问题,避免RB过程初期磨煤机出口一次风速过高,着火延迟,影响燃烧稳定。其中A,B侧热一次风至侧壁风气动调节门具体DCS逻辑实现为:送风机和引风机RB时,A,B侧热一次风至侧壁风气动调节门全开;A,B侧一次风机任一风机跳闸时联关A侧和B侧热一次风至侧壁风气动调节门。
(3)此方案存在不确定因素:侧壁风母管风压8 kPa时,全开侧壁风调门、手动门,风量约为150 t/h(侧壁风调门按规定开度10%~30%运行时,风量为35~60 t/h)。此风进入炉膛属于无组织风源,参与燃烧的比例具有不确定性,投入后省煤器出口氧量,特别是边侧氧量可提高0.5%左右,存在虚高的现象,因此应注意飞灰中碳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通过引一次风为侧壁风提供风源,从在1 000 MW锅炉上的应用情况来看,较高的热一次风风压有效提高了侧壁风口的风速,进而保证热风可吹至炉膛侧墙高温腐蚀区域的中心,使侧墙水冷壁得到了可靠保护。
通过试验明确得出了各负荷段下对应的侧壁风调门线性调整开度,并总结出了各层侧壁风门开度的“塔式”结构,在节能的前提下,又保证了防止侧墙水冷壁发生高温腐蚀的最低运行氧量。
[1]焦庆丰,姚斌.电厂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程度判别技术研究[J].中国电力,2004,37(10):46-49.
[2]丘继华,李敏,孙学信.等.对冲燃烧布置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问题的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27(1):63-65.
[3]杨波,田松柏,赵杉林.不同形态硫化合物腐蚀行为的研究[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4,16(6):385-388.
[4]吴东亮,刘洪洋.电站锅炉产生高温硫腐蚀机理及预防措施[J].华北电力技术,2007(12):52-54.
[5]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一期2×1000MW机组集控运行规程:QB/HD-104.1.1601—2015[S].
(本文责编:弋洋)
TK 224.9
B
1674-1951(2016)02-0001-05
魏道君(1981—),男,山东潍坊人,助理工程师,从事超超临界直流锅炉运行方面的工作(E-mail:714499422@qq.com)。
2015-12-03;
2016-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