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君[华润混凝土(佛山)有限公司]
预拌混凝土企业实验室管理要点分析
[1]许其昌.给水排水塑料管道设计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沈崖冰.软土地基排水管道基础处理的方法及策略[J].中国市政工程,2013,(02):36-38.
李雄君
[华润混凝土(佛山)有限公司]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混凝土市场日益成熟。混凝土的质量和生产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在混凝土质量管理和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制约了混凝土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影响。预拌混凝土企业内部实验室作为企业的质量控制部门,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预拌混凝土企业实验室管理工作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保证混凝土企业生产质量,促进混凝土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
预拌混凝土;实验室;管理工作
为加强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制品生产企业试验室的质量与技术管理,保障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2015年5月11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预拌砂浆、混凝土及制品企业试验室管理规范》DBJ 15-104-2015于2015年10月1日实施;该规范是作为广东省区域内企业试验室质量与技术管理的监督、检查和评价的依据[1]。
2.1质量预控作用
由于混凝土在生产之后的具体强度无法知道,需要通过28d的标养之后才能获悉[2]。即是说混凝土质量的好坏以及是否合格的信息的反馈对混凝土的生产来说十分滞后,我们无法根据混凝土现阶段的情况进行调控。而在建筑工程中,不合格的混凝土是禁止使用的,因此混凝土企业生产出来的混凝土必须100%合格才能被使用。这就要求实验室发挥混凝土质量预控作用,将不合格的因素消灭在萌芽阶段,确保混凝土的生产质量。
2.2质量监控作用
在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设计好配合比并经试配验证和调整确定生产配合比之后,在混凝土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实验室还需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监控,主要包
括配合比的正确输入及准确计量、混凝土和易性控制等方面的监控,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满足施工要求,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3质量追溯和对外窗口的作用
实验室在混凝土的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做好混凝土质量记录工作,将各项质量工作客观真实地记录下来,这样即可在工作取得成绩时,能够通过质量记录对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如果工作失败或者发生质量问题,则可以通过质量记录找到具体的原因,从而进行改正,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
另外,预拌混凝土企业在接到新的工程时,施工单位通常会查看企业实验室的设备、人员的综合素质、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转情况等。而上级部门在企业检查工作时,通常也会将实验室的质量记录以及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作为主要的检查对象。实验室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对外形象。因此,需要加强对实验室在质量追溯和对外窗口方面的重视。
2.4技术开发和储备作用
预拌混凝土企业实验室在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储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结合常用原材料以及实际工程需求设计一套常用的配合比,从而做好技术储备工作,这样不但能够满足常规工作需求,同时还能积累重要的经验,从而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同时,实验室还需要跟踪当前混凝土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从而做好技术储备工作,使企业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先机。
预拌混凝土企业实验室作为企业控制混凝土生产质量的重要部门,管理工作的具体水平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在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具体业务,对实验室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从而确保混凝土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1人员管理要点
3.1.1人员的配备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预拌混凝土企业内部实验室技术人员的配置进行了详细的要求,企业需要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详见DBJ 15-104-2015第4.2章节要求,一般情况下完成企业所有原材料的检测和混凝土项目检测的持证人数至少为11人以上[3]。而当前,大多数企业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实验室人员保持在7~10人之间。如果人员配备过多,虽然能够使实验工作开展得更加精细,但是会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如果配置的人员数量偏少,则可能导致工作中出现纰漏和失误,影响产品质量。预拌混凝土企业实验室人员的具体配置数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首先,预拌混凝土企业年生产能力通常分为20万m3、30万m3等几种,随着生产量的增加,原材料和产品检测的工作量也会增加。实验室人员的配置需要确保所有检测项目能够按时完成,并且保证检测质量,可以根据上述生产量分别配置10人和13人以上。其次,检测项目开展的具体范围。每个检测项目都需要专人负责,考虑到部分检测项目的实验方法存在一定的共通性,对具有相似性的部分原材料的检测可以安排一人同时负责两到三个检测项目。同时,检测人员以外的生产当班实验人员还需要负责对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控制。第三,报告审核人可以由混凝土搅拌站指定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人员兼任,如果生产任务和检测数量较大,则可以进行分组管理,并指定专人担任小组长。
3.1.2专业技术培训
预拌混凝土企业的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实验室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将会对企业混凝土产品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实验人员通常除了要求持证上岗,还应该具备中专以上的学历,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实验室人员的技术培训:
首先,根据实验人员的具体专业和特长,在工作中具体分工,使其特长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出来。并对工作进行考核,以了解其具体优点和缺陷,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培训。其次,定期学习混凝土新知识和新技术,每年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累计课时不低于相关规定。第三,定期组织实验人员与其它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学习交流。
3.2设备管理要点
3.2.1设备的配备
实验室应配备能满足检验工作需要的试验设备。对于部分检测频率较低的项目,如混凝土拌合用水检测、混凝土膨胀剂、混凝土抗冻试验等项目,可以通过委托第三方检测中心进行检测,不需要针对这类项目配备专用的检测设备。而针对部分检测频率较高的项目,则可以由实验室自行购买检测仪器设备。
3.2.2设备的管理
针对自购设备的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设备的布置和试验流程应合理,详见DBJ 15-104-2015第4.4章节要求。实验仪器设备的操作应该由专人进行,操作人员需要熟悉设备的具体操作规程,可以通过说明书自学或者培训的方式了解设备的具体操作。同时,制定设备操作规程规范操作人员对设备的使用,并对设备的说明书存档,将主要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张贴在对应的墙上,方便随时查看。第二,针对设备的维护工作,可以建立谁使用谁维护的制度,建立具体的保养计划,根据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需要专门派人维护。通常设备的修理可以由企业内部的机修人员完成,如果无法自行修理则向厂家送修。第三,仪器设备的检定直接关系到检测精度,因此,非常重要。但是如果对所有设备一起进行定期检定,虽然能够很好地保证仪器设备的检测精度,但是会使成本大幅上升。因此,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建立设备管理台帐,同时结合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重要性、质量可靠性等方面的因素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制定详细的设备检定计划。对重要及使用频率较高的仪器设备应该每年或半年定期检定,而其它设备则可以适当延长检定周期,通过对比、自行校核等措施确保该类设备的检测精度。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仪器设备的精度,同时又能很好地控制检定成本。
3.3原材料和产品出厂检测
常用的混凝土通常由水泥、矿物掺合料、减水剂、粗骨料、细骨料和拌合用水主要材料构成。其中,水泥的强度、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的细度、减水剂的减水率、粗骨料的级配、细骨料的细度模数等都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直接影响。对原材料的性能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测,并结合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混凝土的生产配合比,从而控制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混凝土出厂时主要检测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和力学性能等项目。而在这些集中原材料中,粉煤灰、外加剂、粗、细骨料及混凝土拌合物的相关性能指标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测,而对水泥的强度和矿物掺合料的活性指数及混凝土力学性能如抗压强度、抗水渗透性等性能指标的检测则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由于混凝土生产具有连续性,因此,通常无法等到获悉具体的检测结果即用于生产和产品出厂。只有通过制定合理的检测流程和详细的管理办法对原材料和出厂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才能有效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预拌混凝土企业实验室管理工作是保证混凝土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工作之一,只有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促进新技术的应用,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针对该项工作,需要从人员的管理入手,同时加强对设备的管理以及原材料和产品出厂质量的控制,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管理经验,提高实验室工作质量,提高预拌混凝土的出厂质量,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DBJ 15-104-2015,预拌砂浆、混凝土及制品企业试验室管理规范[S].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5.
[2]戴会生,谭万春,范须顺.预拌混凝土企业试验室管理[J].混凝土,2009(12):87-89+92.
[3]张慧爱.商品混凝土试验室的质量控制管理[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10):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