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地区西瓜大棚制种技术

2016-03-13 14:58:18罗育才方环明刘泽发杨泽良曾永贤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制种技术杂交西瓜

 罗育才,方环明,刘泽发,杨泽良,曾永贤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娄底市农业科学所,湖南 娄底 417000)



湘中地区西瓜大棚制种技术

罗育才,方环明,刘泽发,杨泽良,曾永贤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娄底市农业科学所,湖南 娄底 417000)

摘 要:从选地、播种与育苗、整枝、去雄、授粉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西瓜大棚制种的关键技术,以提高湘中地区西瓜制种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大棚;西瓜;杂交;授粉;制种技术

湘中地区为典型的丘陵地形,属雪峰山脉,平均海拔约300 m。该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两季雨水充沛,秋冬两季雨水偏少,土壤为红色酸性土壤,光照充分,温度适宜,是西瓜生长的理想环境。但由于栽培技术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湘中地区的大田西瓜制种产量偏少且质量偏差。研究旨在通过对西瓜大棚制种技术进行研究,以大幅度提高该地区西瓜制种产量并改善质量。

1 大棚制种地的选择

西瓜大棚制种要求选择中上等肥力沙质土壤,前茬不宜为瓜类作物,与禾谷类作物轮作最佳,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西瓜植株生长发育,获得稳产、高产和优质的种子[1]。大棚为钢架大棚,宜选择建在光照良好且通风透气的宽阔地带,方向为南北,规格为宽、长8 m×50 m,大棚的两边和一端用长1.2 m 宽200目的防虫网覆盖,门口安装2扇高、宽2 m× 50 cm的铝合金推拉门,门上覆盖200目的防虫网,棚顶用聚乙烯无滴膜覆盖,脚膜的高度为30 cm。

2 田间栽培管理

2.1 播种与育苗

父本播种期:3月15日至3月20日浸种催芽,浸种时先用55 ℃的温水浸种15 min,然后用常温水浸种6 h,并向水中加入多菌灵800倍液(种子杀菌),再用清水洗净,置于30 ℃恒温箱内催芽,等芽根长至0.5 cm时取出播种。用冷床营养钵育苗,播种前先将做好的营养杯用含800倍百菌清的水浇透,播种时将种子的芽根向下,晴天应立刻覆盖0.5 cm厚的湿细沙土,防止芽根被太阳晒伤,而造成出苗率低。播完种,立刻覆膜,2~3 d出苗,白天打开膜的两端,防止幼苗徒长,晚上将膜盖上,防止幼苗冻伤。在出苗后期需炼苗7 d,2叶1心期时进行移栽。苗期需防治病虫害2次,4月15日至4月20日进行移栽。

母本播种期:3月20日至3月25日浸种催芽,冷床营养钵育苗,播种和育苗的方法与父本相同。母本在苗期需防治猝倒病和虫害2次,同时应勤管理,防止幼苗徒长,4月20日至4月25日进行移栽。父母本的育苗数量比例为1∶20[2]。

2.2 整 地

结合土壤深耕,施发酵的有机农家肥3 000 kg/667m2和K2SO4复合肥150 kg/667m2作基肥;翻耙整地后,2 m分厢,基肥施在厢面的中间,采用沟施法,沟挖30 cm深,50 cm宽,将农家肥和复合肥施在沟里,用土拌匀肥料后整平土壤,每厢铺好滴灌设施,厢面再用1.5 m宽的地膜覆盖,以利于保水保肥和防止杂草生长。厢面两边沟深30 cm,沟宽20 cm,有利于西瓜的施肥、整枝和吊瓜的操作。

2.3 移 栽

当父母本的苗龄分别为2叶一心时进行移栽,每厢对栽,株距为40 cm,父母本的栽植比例为1∶20,同时父母本需做好标记,栽植密度为1 800株/667m2。在移栽前1 d,幼苗需喷杀虫和抗病药剂,以防治病虫害;移栽后需浇足定根水,以提高西瓜的成活率[3]。

移栽后,需及时进行查苗补缺。移栽后4~5 d,施追肥1次,一般用尿素5 kg/667 m2和K2SO4复合肥10 kg/667 m2对水进行淋施;此后,根据植株长势,可每隔7 d追肥1次,追肥用量为施尿素10 kg/667 m2和K2SO4复合肥20 kg/667 m2,连续追2次肥。同时大棚里的每厢两端固定1.8 m高水泥柱,在2根柱子之间拉上铁丝,再在铁丝上每隔40 cm扎上绳子,待蔓30 cm长时进行单蔓整枝,并在中午或下午利用绳子进行吊蔓,以后每天需进行吊蔓,同时去掉全部侧枝和雄花。而父本留3蔓整枝,去掉全部侧枝和大部分雌花,让它多开雄花,只留主蔓的第2朵雌花让它坐果,以保证有足够的雄花花粉来进行制种。

2.4 后期管理

授粉结束后,彻底清理侧枝,一蔓坐2个果,等第2个果实长至苹果大时,在离果实7~8片叶处打顶,控制西瓜的营养生长,以促进西瓜的生殖生长。等西瓜长至约0.5 kg重时进行吊瓜,吊瓜的方法有2种:①用网丝袋兜住西瓜,然后用绳子扎在铁丝上;②用绳子扎住西瓜的果柄,再用绳子固定在铁丝上。吊瓜可防止西瓜使蔓吊伤,同时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西瓜在果实膨大期需多施肥水,需重施1次壮果肥,有利于西瓜长大和有效种子量的增加。西瓜后期需控制肥水,应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有利于西瓜和种子的成熟,同时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3 杂交授粉

大棚西瓜制种与大田制种存在很多相同之处,但大棚制种可防止蜜蜂和其他昆虫飞进棚内进行花粉的传播,从而防止产生天然瓜和自交瓜,因此大棚的门应随时关闭。如果大棚内出现蜜蜂和其他昆虫,应及时捕捉干净,以免产生天然瓜和自交瓜[4]。

3.1 去杂去劣

授粉前,父母本需彻底清除杂株,防止将来种子带杂。母本需清理雌花前的侧枝和雄花,开过的雌花也应去掉,父本雄花的采集应在清晨4:00~5:00,将当天要开放的父本雄花摘下,放在铺有温湿的毛巾上,同时用有孔的容器保存,在上午7:00后开始授粉[5]。

3.2 母本套袋

母本第1雌花开放前开始杂交,前1 d的下午将第2天要开放的雌花套上纸帽,并在靠近雌花处插上标记。

3.3 授 粉

将散粉的父本雄花花粉用毛笔授在雌花的柱头上,一般1朵雄花的花粉量可授3~4朵雌花,如果父本的花粉不够,一朵雄花可授4~5朵雌花。授粉后雌花上套上纸帽,再在瓜柄上扎上红色的毛线以示杂交标记[6-7]。授粉时,见母本第1雌花即开始授粉,一株瓜蔓一般坐2个果,授粉后去掉瓜前的侧枝和雄花,等第2个瓜坐稳后,留瓜后的功能叶7~8叶,摘除主蔓的心,控制西瓜的营养生长,有利于种瓜的生长壮大和成熟,可大幅提高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3.4 种子的采收及凉晒

在种瓜采收前,彻底清理自交瓜,采瓜时看清杂交标记,母本瓜在杂交授粉后35~40 d成熟,同时西瓜的采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果实发育的天数达到品种的要求;②坐果节位上的卷须已经干枯:③果柄上的绒毛已经脱落;④西瓜的品质达到品种的要求。采收西瓜宜在晴天上午进行。种瓜需后熟5~7 d,将瓜瓤放入缸内发酵一晚,然后装入网袋充分揉搓,使种子和瓜瓤充分分离,用清水清洗干净,并在大量水分未散发前,将种子置于阴凉处每隔10 min翻动1次,等种子外面的水分风干后,将其置于阳光下晒干,在晒种子时,需注意天气的变化,以免种子被雨水淋湿,而造成种子的发芽率下降;等种子水分降到8%以下精选入库。

4  病虫害防治

西瓜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炭疽病、枯萎病、白粉病、病毒病和果腐病等[8];虫害主要有青虫、蚜虫和守瓜等。西瓜苗期的病害主要有猝倒病和病毒病,一般可用75%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来防治,也可用多菌灵、百菌清和瓜医等来进行防治;苗期虫害主要为守瓜和蚜虫,可用10%的蚜虱净防治蚜虫,用敌百虫来防治守瓜,在苗期防治2次。西瓜的中、后期病害有炭疽病、枯萎病、白粉病、病毒病和果腐病等,可用百菌清、瓜医和多菌灵等药防治2次,坐果前防治1次,坐果后防治1次;中后期虫害有蚜虫和青虫,可用功高800倍液防治青虫,用10%的蚜虱净防治蚜虫,通常每隔20 d防治1次,共防治3次。

5 讨 论

在湘中地区,受气候和地域的影响,大棚西瓜制种与大田制种相比其优势主要有:①大棚立体栽培制种比露天爬地制种的产量高50%;②种子的质量比大田更好,种子的发芽率、纯度比大田高,混杂少;③通过防虫网隔离,对母本去雄的要求没有露地制种的要求高,在大棚内无蜜蜂和其他昆虫的情况甚至可不用去雄,同样能够保证种子的质量,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工和费用;④种子的病菌少,目前国内主要的制种基地在新疆、甘肃、海南等地,新疆是我国西瓜细菌性果腐病的发生地,在新疆制的种子有可能带有果腐病和其他病菌,生产的种子需进行病菌检测,检测费用不菲,而湘中地区丘陵地区多,形成天然隔离带,同时利用大棚隔离制种,可局部控制种子病害,制种质量较好。

湘中地区西瓜大棚制种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湖南西瓜是主要的农作物,每年制种量大,发展湘中地区大棚制种产业,可让当地的农民掌握好西瓜的立体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带动西瓜产业在湘中地区的发展,让农民增收;同时,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大幅提高,种子的携带病菌减少,为种业公司的种子销售带来了良好的口碑,使瓜农育苗的成苗率有较大提高,从而为瓜农种植西瓜增产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金平. 西瓜杂交制种技术[J]. 宁夏农林科技,2004,(2):64-65.

[2] 焦国信. 西瓜杂交制种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2003,(4):38-39.

[3] 温和楦,胡许亮,肖淑凤等. 西瓜杂交制种的关键技术措施[J]. 现代园艺,2012,(3):36.

[4] 黄琼德. 红优2号西瓜的制种[J]. 新疆农业科学,1982,(3):12-13.

[5] 康国斌,周凤珍. 西瓜制种新技术[J]. 中国西瓜甜瓜,1996,(3):17-18.

[6] 邹粱斌. 西瓜人工授粉的技术[J]. 农家科技,2002,(4):13.

[7] 肖道远,杨东汉. 杂交良种西瓜新澄的制种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1981,(3):49-50.

[8] 续芝芳,陈海梅. 提高杂交西瓜制种产量质量的技术措施[J]. 种子科技,2003,(4):227-228.

(责任编辑:叶雪娥)

Study on the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Greenhouse Watermelon  in  Central  Area of  Hunan

LUO Yu-cai,FANG Huan-ming,LIU Ze-fa,YANG Ze-liang,CENG Yong-xian(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Loudi 417000, PRC)

Abstract:The site selection, seeding and breeding, training, emasculation and pollination, extermination of disease and insect pest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greenhouse watermelon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 of central area in Hunan was established, which could improve the seed yield and quality of local watermelon.

Key words:greenhouse; watermelon; hybridization; pollination;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

作者简介:罗育才(1976-),男,湖南新化县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瓜类的育种及栽培工作。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项目(0513340920);娄底市科技局项目(0513331014)

收稿日期:2015-11-20

DOI:10.16498/j.cnki.hnnykx.2016.01.004

中图分类号:S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6)01-0012-03

猜你喜欢
制种技术杂交西瓜
大小西瓜
当夏天遇上西瓜
巧切西瓜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6年生杂交桉无性系对比试验
水稻品种欣香优1068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华两优2890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长丰59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报告
吉林农业(2015年2期)2015-04-08 16:14:20
杂交牛
小说月刊(2014年11期)2014-04-18 1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