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水资源论证为城市水生态文明保驾护航

2016-03-13 14:11:07刘守东李怡文河南省周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6年8期
关键词:建设项目用水容量

□刘守东 □杨 丹□ 李怡文(河南省周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做好水资源论证为城市水生态文明保驾护航

□刘守东□杨丹□李怡文(河南省周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重量轻质,许多城市出现水污染严重、水资源超采、水生态退化等问题,发展付出的水资源、水环境代价沉重。在源头上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推进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城市人水和谐发展、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水资源论证涵盖了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做好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提高论证报告质量为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水资源论证;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

1 城市和水

自古以来,人类伴水而居、城市依水而建,水是城市的血液,灵秀之魂,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水在促进城市发展、改善城市环境、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品味、增强城市活力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水已成为城市发展重要的因素。

据统计,世界上90%以上的城市傍水而建。水资源相对于土地、矿产等资源而言,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充足的水资源更是城市发展的前提条件。城市生态容量主要受到水生态容量、大气生态容量和固体废物容量3个因素的影响。纵观城市的发展历程,城市生态的主容量往往被水生态容量所限制。水生态容量反映并决定其他两个容量的大小,是城市生态容量的基础。依据水生态容量大小,可以对城市经济发展在规模、强度进行规范,对城市中人类活动进行规范。一个城市的产业布局、工业容量等直接受到水生态的影响。城市的规划、发展必须根据水生态容量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

水资源制约已成为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稳定的重要瓶颈。全国已形成多个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地下水资源超采量日益严重。同时,随伴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增,水资源危机日趋严重。目前,大约一半以上的城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水质性缺水、季节性缺水和区域性缺水威胁着城市的发展。

2 城市水生态文明

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人、水、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水之间的关系,建设有序的水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构成了水生态文明。从延续千年的农业社会、到近百年的工业社会、到今天的信息时代,人类和自然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水生态文明。

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核心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资源工作的纲领性文件。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12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2013年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于解决我国复杂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影响。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提出抓紧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充分发挥“三条红线”的约束作用,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将水生态文明具体而微到城市,就形成了一个城市的水生态文明。一个城市,人与水之间相互协作得好,水环境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城市发展就好;相互协作得不好,人水不和谐,水环境和经济社会互相冲突,城市就会出现危机。水生态环境优美、水生态体系完整的水生态文明是城市可持

续发展必要前提。在城市规划和发展时,就应当遵循生态平衡的要求,按照规划学原理,建立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利用城市水生态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量轻质,许多城市出现水污染严重、水资源超采、水生态退化等问题,发展付出的水资源、水环境代价沉重。在源头上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推进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城市人水和谐发展、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3 水资源论证与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

3.1水资源论证制度

为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根据《水利产业政策》和《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而制定,其规定对于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并需申请取水许可证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应当按照该办法的规定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日趋紧张的水资源供给形势要求城市的用水方式从“以需定供”粗放式的用水方式向“以供定需”节约式的用水方式转变。实施水资源论证制度正是实现这项转变的重要工作之一。

建设项目立项前进行水资源论证,在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形成水资源有效保护、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还能确保建设项目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实现。

通过水资源论证,使建设项目在规划审批阶段就需要考虑如何处理好建设项目与其他竞争性用水户的关系、处理好建设项目与水资源使用的关系。这样,可以确保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行期有适宜的水量和安全可靠的水质。同时由于在项目立项前就考虑到用水各方的利益诉求,进行水资源论证可能较大限度的避免出现水事纠纷。

对于水资源相关管理部门,论证评审工作可以使建设项目用水需求控制在城市水资源统一规划范围内,保证公共资源—水、生态和环境不受大的影响,使人与自然保持和谐相处。

因此,水资源论证工作对于建设项目和相关管理部门都十分重要,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城市的用水方式从“以需定供”粗放式向“以供定需”节约式转变的重要环节。

3.2水资源论证为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把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建设工作的核心,围绕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三个核心领域,划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而水资源论证正是围绕着这些开展分析论证工作。

用水合理性论证:根据项目所在行业结合所在区域特点综合决定项目的用水定额指标,并根据项目自身的用水规划,评价该项目规划的用水是否合理,提出相应的改进与节水措施。

项目取水对其他用水户权益的影响分析:通过对项目取水水源地用水各方取水情况分析,考虑水源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可承受范围内,利用各种渠道和手段来解决水资源短缺冲突。在项目立项前就考虑到用水各方的利益诉求,较大限度的避免出现水事纠纷,是支撑项目合理合法取水的重要内容。

项目退水情况及其对环境影响分析:通过对项目的退水量和污染成分进行分析,结合项目所在地废水处理能力、河道纳污容量,评价项目规划退水量及污水处理方案是否合理,提出项目可能的截污减排措施,严格控制项目排污量,为改善水生态环境、加强水资源保护力度、保障水功能区纳污红线提供技术支撑。

水资源论证的分析论证涵盖了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做好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提高论证报告质量,对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TV 211

B

1673-8853(2016)08-0017-02

2016-05-25

(责任编辑:刘青)

刘守东(1982-),男,中级职称,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建设项目用水容量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机电安全(2022年1期)2022-08-27 02:14:50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节约洗碗用水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中华建设(2019年7期)2019-08-27 00:49:14
SnO2纳米片容量异常行为的新解释
电源技术(2015年12期)2015-08-21 08:58:20
2015年上半年我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916万千瓦
风能(2015年8期)2015-02-27 10:15:12
201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470万千瓦
风能(2015年5期)2015-02-27 10:14:46
一次性用水
做好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
浙江人大(2014年1期)2014-03-20 16:20:01
GMAW焊接的HTP高铌X80管线钢管的纵向应变容量
焊管(2013年11期)2013-04-09 07: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