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鱼共作技术示范与推广报告

2016-03-13 14:08:46李彦波高天宇孙雪鑫
黑龙江水产 2016年6期
关键词:肇源县测产种养

李彦波 高天宇 孙雪鑫

(肇源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肇源 166500)

稻鱼共作技术示范与推广报告

李彦波 高天宇 孙雪鑫

(肇源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肇源 166500)

2016年,我站继续承担了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资金支持的省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主要示范推广稻鱼共作模式。在省专家组的指导下,在县有关部门的关心下,在示范区经营主体肇源县东兴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力配合下,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工作,圆满完成了项目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项目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完成情况

1.项目主要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1)项目计划任务

建立项目示范区、辐射区各一个,两区总面积7000亩,其中:示范区面积800亩,辐射区面积6200亩,全部实施稻鲤、稻鲫两种稻鱼共作综合种养模式。示范区计划亩产商品鱼15kg以上,辐射区计划亩产鱼种5kg以上。示范区综合种养的稻田较水稻单种亩新增收30%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化肥使用量减少20%以上;辐射区综合种养的稻田较水稻单种亩新增收10%左右,农药施用量减少5%左右,化肥使用量减少5%左右。

(2)项目任务完成情况

示范区共计完成稻鲤共作400亩、稻鲫共作400亩;稻鲤共作单产18.5kg,稻鲫共作单产16.2kg。辐射区稻鲫共作18200亩,稻鲫共作平均单产6kg。示范区综合种养的稻田较水稻单种亩新增收20%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30%,化肥使用量减少42.9%;辐射区综合种养的稻田较水稻单种亩新增收10%,农药施用量减少5%,化肥使用量减少5%。稻田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总体上达到无公害标准。

2.项目具体实施情况

(1)示范区

示范区位于肇源县肇源镇东兴村何家屯,经营主体为肇源县肇源镇东兴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区内道路平整,电力、供水设施完善,面积800亩。项目于5月上旬开始施工,开挖稻田边沟面积约500平方米,另有一处小池塘与示范区稻田地相通,优越的条件有利于鱼类正常活动。示范区落实稻鲤共作面积400亩、稻鲫共作400亩,共投入鲤鱼春片鱼种2000kg、鲫鱼春片鱼种2000kg。

示范的主要技术:①苗种的选择和放养时间。本项目选择2个放养品种,即鲤鱼和鲫鱼(中科3号)。放养时间在插秧3-5天,水稻返青时期放养。②日常管理。加强巡查看护,注意经常检查田埂,及时维护和修整进排水口处拦鱼设备,防止人畜祸害。要根据水稻的不同阶段特点,适时调整水深。如遇治病、灭草、除虫等必须晒田时,要把稻田中的水缓缓放出,使鱼进入鱼沟、鱼坑或暂养池中,晒田后要及时灌水,确保鱼类能及时进入稻田中。③投喂饵料。每日投喂饵料两次,时间在上午10时,下午3时,要经常检查食场,根据鱼类生长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日投饵量。(3)病虫草害防控关键技术示范。充分利用鲤鱼、鲫鱼(中科3号)杂食性的特点,达到生态除虫草的作用,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使用农药时应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④水质调控关键技术示范。根据水稻生长要求,保持合理水位。经常换水,保持水质良好。⑤施肥技术示范。施足基肥,减少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管理,水稻和鱼类长势良好。9月10日经省水产专家组对示范区稻鲤、稻鲫共作模式进行测产验收,稻鲤共作模式测产面积22亩,水产品产量407.5kg,单产实现18.5kg,平均体长26.9cm,平均体重501.1g;稻鲫共作模式测产面积5亩,水产品产量81kg,单产实现16.2kg,平均体长15.7cm,平均体重121.7g;10月15日经肇源县农业中心水稻专家对示范区综合种养田块的水稻进行测产,采取田块收割法进行测产,测产面积50亩,水稻产量30000kg,单产实现600kg;同时,对常规水稻单种田块进行测产,测产面积50亩,水稻产量25000kg,单产实现500kg。

(2)辐射区

辐射区面积18200亩,主要分布在东兴村、兴安村、四方山村和鲶鱼沟渔场等地水稻种植大户,辐射区稻田地共计投放夏花鱼苗240万尾,秋收季节后通过比较,辐射区综合种养的稻田较水稻单种亩新增收10%,农药施用量减少5%,化肥使用量减少5%。

二、综合效益评价

截止10月20日,示范区面积800亩综合种养技术推广项目水稻实现亩产量600kg,亩产值1860.00元,扣除亩成本1199.00元,亩利润661.00元;而水稻单种亩产量最高为500kg,亩产值1550.00元,扣除亩成本1241.00元,亩利润309.00元。示范区稻鲤共作鲤鱼亩产量18.5kg,亩产值203.50元,扣除鱼种成本60.00元,亩利润143.50元;稻鲫共作鲫鱼亩产量16.2kg,亩产值194.40元,扣除成本60.00元,亩利润134.40元。两种养鱼模式平均亩利润138.95元。实施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推广项目亩可新增效益799.95元,比水稻单种增加效益259%,农药使用比水稻单种减少30%,化肥使用比水稻单种减少42.9%。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管理

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站长高天宇担任组长,站内水产技术人员和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为成员,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和内部责任制度,落实项目实施监管负责人,对项目建设进度、质量等全面负责,加强项目实施的检查指导和监管,在示范区设立了项目办公室。项目运行中,严格按照省下达的项目计划实施,项目资金必须按计划落实到位,财政补助资金必须用于规定内容,不得擅自调整项目计划和资金使用方案。项目实施单位遵循勤俭办事原则,降低项目实施成本,发挥资金最大效益。

2.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

项目实施后,科技技术人员经常深入项目区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我站聘请了省专家对全县各乡镇、场养殖科技示范户集中培训2天。7月17-18日,我站在肇源镇政府会议室举办肇源县2016年稻田综合种养集成示范推广项目培训班,聘请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4名高级工程师讲课,参加培训的稻农50多人,技术骨干15人,并利用半天的时间组织学员参观稻田养鱼现场。通过培训和观摩,使全县水产科技人员和稻农对稻田养鱼认识进一步提高,为我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项目进一步推广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3.强化服务意识

为了确保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推广项目的顺利进行,我站不断加强服务功能建设,对技术人员进行明确分工,落实了工作职责。从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田间工程的建设,苗种的投放,鱼类生长期间都投入了大量精力,他们经常出现在田间地头为稻农进行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工作,通过科技人员几个月的努力工作,使项目得以圆满完成,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4.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利用网络、电视和报纸等加大宣传力度,肇源电视台、大庆电视台、今日肇源等电视台和报纸大力宣传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在全县掀起了稻田养鱼的新高潮。

四、取得的成效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是综合利用水田资源,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粮鱼并行的一种好方式。稻田养鱼对蓄水保水,疏松土壤,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田的土壤肥力减少水稻病虫害、增产稻谷起到显著作用。通过肇源镇东兴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使周边的稻农看到了稻田养鱼的发展前景,对稻田养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想利用稻田进行养鱼生产,实现粮鱼双丰收的双重效益。因此,稻田养鱼在我县大面积推广是有希望的,它是广大稻农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全面提高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肇源县测产种养
小麦测产迎丰收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1-28 15:49:26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肇源县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
黑龙江水产(2021年1期)2021-03-22 18:53:25
肇源县河蟹主要增养殖模式及推广策略
黑龙江水产(2021年6期)2021-01-06 11:55:08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12-14 15:04:59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桑园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术进行专家测产
四川蚕业(2020年3期)2020-07-16 08:09:44
站人音乐文化考察纪行
当代音乐(2018年1期)2018-05-14 20:13:41
肇源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商业经济(2017年12期)2017-12-20 1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