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涛
(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张松涛
(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预应力技术属于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道路施工技术,已经在公路桥梁建设中的应用也日渐广泛,所以需要从多种角度入手,提升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效率。
预应力技术;路桥施工
在公路桥梁施工中使用预应力技术,主要是为了改善公路桥梁结构服役表现。在使用预应力技术时,一般都是先用在施工过程中,对结构预压增添压力,让预压压力来抵消掉负荷带来的拉力,减少结构破坏的可能性,即便结构产生损坏,也可以比相同时间段下的桥梁使用的时间更为长久,产生的裂缝数量也比较少。将预应力技术应用到公路桥梁施工中,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桥梁主体的质量,同时还能控制公路桥梁施工材料的使用数量,减少不必要的施工环节,节省工程施工所需资金。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桥梁变的更加轻便,控制桥梁主拉应力,提升桥梁抗裂效果。预应力技术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路桥梁结构强度,让工作人员可以在施工时更加便捷的完成任务,所以也是从侧面提升公路桥梁安全性的一种形式。使用预应力技术和传统的施工技术相比,不仅可以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材料资金投入、缩短工程施工周期、延长工程的使用时间,所以其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虽然预应力施工技术已经在我国存在多年,并且近年来工作人员都在不断的开发预应力施工技术,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公路桥梁施工质量,也会影响预应力技术的使用效果。在道路桥梁施工中使用预应力技术,会受到很多的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外界因素有时会对公路桥梁施工起到促进作用,而大多数是起到制约作用。常见的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中的使用问题包含了波纹管堵塞、张拉力控制等多方面问题,波纹管堵塞一般情况下是指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波纹管产生堵塞,导致钢绞线伸长受到影响。公路桥梁施工预应力超长束张拉问题代指连续跨梁张拉不对称,进而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所有的钢绞线张拉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需要通过差异性的方式来对待这些钢绞线,控制工程施工质量,减少产生质量问题的几率。
2.1 移动模板技术
移动模板属于比较先进的公路桥梁施工技术,将模板、过孔功能以及支撑体系等融为一体。与传统的施工技术相比,该技术可以更好的解决登高与高跨连续桥梁工程施工,要求桥梁跨径范围在20~50 m之间。该施工技术的优势在于施工速度快,缺陷在于相关设备的价格过高,配套设施成本高。移动模架施工技术首先要在承载梁上方假设支架与模板支撑,之后与桥跨内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再脱膜,最后沿着导梁方向来对模架进行移动处理,将模架移动到之后需要进行浇筑的桥孔位置进行混凝土施工,直至工程施工全部结束。
2.2 顶推施工
顶推施工的适用范围一般都是截面连续桥梁施工项目中,而且在实际施工时,可以先设置预制场地,场地的位置尽量靠近后台方向,之后再融入纵向应力筋,对梁身位置进行分节浇筑施工,通过不锈钢板以及四氟乙烯等材料来制造模压板,最终将该滑动装置通过水平液压千斤顶将桥梁顶进,与传统的施工方式相比,该施工方式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2.3 悬臂施工
悬臂施工技术的施工起始点在桥墩位置,从桥墩位置开始逐步的对称接长,直到最终选悬出梁位置可以完全合拢即可。但是因为混凝土制作工艺存在较大的差别,所以常见的悬臂施工技术也要根据混凝土施工情况进行划分。第一种的悬臂浇筑技术,该技术的施工方式就是通过挂篮设备实现接长。第二种施工技术是悬臂装拼技术,悬臂装拼技术一般情况下均是通过吊机设备完成接长。两种施工技术都可以提升预应力道路桥梁施工质量,但是具体的施工方式及施工方案的选用,依旧需要结合工程施工情况来判定。
2.4 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中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钢材选择方面,最常见的刚才是预应力钢筋、低松弛钢绞线、冷拉、矫直回火预应力钢丝等诸多形式的钢材。所有钢材料中,低松弛钢绞线是最为常见且常用的一种钢材材料,该材料的优势在于轻便、性价比高。不同的预应力钢材性能不同,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体现出的作用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对钢材进行选择的时候,必须要全面考虑下述诸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是钢材的品种以及钢材的规格、钢材几何参数等,其次要了解工程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工程施工队伍的施工技术掌握情况,只有明确了这些方面的信息,才能让预应力钢材的选择更加具有科学性,最接近工程的实际情况,还可以通过该方式来提升材料的实用价值。
2.5 预应力效应研究
从近年来我国公路桥梁建设预应力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通常情况下都是让设计工作人员和技术工作人员从自身的实践经验以及其余工程经验的角度出发,制定预应力钢束分布图,这种分布图的科学性比较差。所以在施工时,需要市场对桥梁工程结构横面预应力状态进行检查,如果检查发现预应力工程结构承载能力和工程施工基本需求之间存在差距,要在第一时间对预应力钢束分布方式进行修改,再检查横截面预应力状态,提升预应力钢束分布科学性与实用性,提升预应力技术工作效率。从另一方面看,工程施工人员而已要对预应力体系进行高度关注,不断的研究与学习近年来先进的施工方式与先进的文献,根据文献内容与实际工作情况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科学设计工作内容的科学性,提升工作质量。
[1] 徐大龙,谷函容. 探析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J]. 技术与市场,2014,(7):175,177.
[2] 王继波. 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5):98-99.
[3] 廖昆,邱浩浩. 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运用[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Z1):68-69.
2015-07-05
U445
C
1008-3383(2016)07-01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