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技术条件下的SMA沥青路面施工问题阐述

2016-03-13 11:06:11王静杰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集料摊铺沥青路面

王静杰,晏 红

(贵州通力达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3)



现有技术条件下的SMA沥青路面施工问题阐述

王静杰,晏 红

(贵州通力达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3)

针对SMA沥青的特性进行分析,其主要是结合料和少量纤维稳定剂、细集料和较多的填料共同组合而成的一种玛蹄脂填充间断级配的粗级骨架间隙,并由此共同组成一体沥青混合料。结合其特点,提出了SMA配比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并分析阐述了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其主要包括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SMA配合比设计问题以及混合料的拌制方式,并总结出SMA路面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SMA沥青混合料;施工质量控制

1 SMA路面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1.1 拌合温度和出料温度

低温延度偏小,其主要原因是改性过程中温度过高,导致沥青出现老化现象,进而沥青混凝土变脆,导致改性剂计量不足。

1.2 压实问题

在SMA路面施工中,过压属于一个大忌,但是在压实过程中是否足够也需要引起一定的注意,避免因为害怕过压导致玛蹄脂上浮,从而出现油斑,并且减少压实的遍数,从而减轻碾压过程中的功率。但是通车后出现荷载作用下,空隙则会很快减少,进而差生车辙和泛油现象。因此在对其进行碾压成型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对压实工艺的管理。压实度的控制主要以碾压工艺为主,尽量防止钻孔检测压实度,因为钻孔可能会导致日后产生开裂。

1.3 细集料过量

因为细集料过多很可能导致SMA混合料骨架遭到破坏,粗集料的嵌挤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而使SMA的特性丧失。在SMA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当使油石比被降低,是粗集料的用量被增加。

1.4 表面离析

混合料在搅拌的过程中不够均匀,在装料过程中方式不够正确,将粗集料集中在两侧;摊铺过程中宽度过宽,铺筑时压实的厚度没能达到粗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三倍以上;摊铺过程速度过快;铺筑时布料槽的高度不够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摊铺不够均匀,从而出现集料集中,混合料在摊铺过程中温度过低。

2 改性沥青SMA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2.1 施工前准备工作

对各个施工设备的使用性能进行详细检查,充分了解生产能力和材料的供应以及运输能力,科学制定摊铺进度以及碾压设备的匹配情况,从而确定松铺系数。

2.2 SMA配合比设计

SMA和普通沥青混凝土相类似,确定SMA的配合比需要经过目标配合比的设计、生产配合比的设计以及生产配合比的设计三个阶段,因为和普通沥青混凝土考虑的侧重点不同,在普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主要是将规范级配中值当做矿料的最佳级配,确定最佳油石比需要利用马歇尔实验。

2.3 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的拌制

对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的温度进行控制,沥青的加热温度一般保持在160~170 ℃,其中对集料加热温度进行控制,将其控制在200~210 ℃之间,将总体的拌合时间控制在60~70 s之间;当混合料出厂时,其温度应当控制在180 ℃以上;废弃高于195 ℃的混合料。将出厂的混合料搅拌均匀,目测时没有明显的花白料、冒青烟、离析或者纤维团等情况出现。对于一些过度加热的混合料或者已经被碳化、起泡的混合料均应当废弃。

2.4 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的运输

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的粘性比较大,需要对自卸车厢进行清理,并且在车厢的底部和车厢的四周喷洒上隔离剂。不管在何种条件下,运输过程中均需要做出加盖篷布处理,进而防止混合料降温后产生硬壳。材料运输过程中不能停歇,对于残留在车上,并且温度低于规定摊铺温度的混合料应当废弃。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混合料温度不能低于170 ℃,最佳温度为175 ℃以上。

2.5 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的摊铺和碾压

SMA混合料一定要采用钢轮震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在碾压过程中应当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以及低幅的原则进行;为了避免混合料因为轮胎压路机的搓揉和挤压使沥青玛蹄脂出现上浮现象,导致构造的深度被降低或者出现泛油现象,SMA混合料不能利用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对混合料进行摊铺后,紧跟着应当尽可能的在高温下碾压,不能在低温下进行碾压,进而防止被磨掉的碎石料和破坏石料发生嵌挤。

2.6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改性沥青中SMA混合料在制作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主要对混合料的搅拌维度、出厂温度、现场温度、初压温度等的控制。对矿料和沥青用量进行检测,实施抽提以及筛分实验不能少于两次,保障矿料级配以及偏差在规格容许范围内,纤维质量的误差不能比要求数量的±10%高。

3 结 语

SMA属于一种新兴技术,其具有一般沥青混合料中不具备的特性,对材料、施工技术以及质量监控等方面均具备较高的要求。站在现实的角度分析,SMA结构可以使沥青路面的性能得到有效提升。尽管在初期阶段的投资过大,但是,从长期角度分析,会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1]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 公路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技术指南(SHC F40-01-2002)[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 沈金安,李福普.SMA路面设计与铺设[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 王峰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交通标准化,2014,(8):39-41.

[5] 李海滨.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过程控制模型[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2,(4):459-463,469.

2016-04-12

王静杰(1981-),贵州桐梓人,男,工程师,研究方向:公路工程监理。

U416.217

C

1008-3383(2016)07-0052-02

猜你喜欢
集料摊铺沥青路面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石材(2022年2期)2022-05-25 13:04:12
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研究
沥青路面养护的新工艺新方法探讨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4:18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粗集料二维形态特征参数分析
上海公路(2017年4期)2017-03-01 07:04:27
单机全幅摊铺在广乐高速LM5标的应用研究
如何让你的摊铺业务获得增长
基于维氏硬度的粗集料磨光值衰减模型
基于Matlab的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09:53
简述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TF非接触平衡梁在沥青路面上面层摊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