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医学专业中医学基础教学的通俗化

2016-03-13 05:39:02危玲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通俗化中医学基础

危玲

浅谈农村医学专业中医学基础教学的通俗化

危玲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中医学基础是中医学最重要的基础课程,若用传统教学法进行讲授,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本文从转换教学方式的角度阐释中医学基础教学通俗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中医学基础;农村医学专业;通俗化

农村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以西医为主,中医方面的专业课程所占比例很小,并且都是考查科目,由于课时少,分摊到每个知识模块的课时更少,所以就造成教师蜻蜓点水式的教,学生走马观花式的学。要理解和掌握阴阳、五行、藏象等传统中医理论,极为不易,以致学生学习中医的热情越来越低。

1 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概况

农村医学专业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很多是从“留守儿童”逐步变成“留守少年”的。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过早进入社会,脱离了学校教育,所以接受教育的层次很低,基础知识薄弱。而且学生年龄跨度大,年龄最大和最小的相差25岁。年龄太小的主动意识不够,自控力、自律性不强,遇到问题易紧张激动,情绪波动较大,处理事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与本、专科学生相比综合能力较弱。年龄偏大的记忆相对困难,兴趣低,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好,再加上家庭及工作中的琐事太多,也影响了学习效率。

中医学课程若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不但会招致学生反感,而且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在课程设计时必须考虑学生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目前,中医学基础教学虽然引入了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法,但大多数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尽管教师使用PPT等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却仍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何把中医学基础讲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不仅能听懂,还愿意主动钻研,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从事中医学课程教学多年,尝试将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临床实践,采用通俗教学法进行授课,使之朴实易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 中医学基础通俗化教学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通俗教学法的特点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风趣幽默的表述、形象生动的比喻来传授科学知识,即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好。用医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例,自然简明易懂。

2.1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课程知识的“传递者”,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是学生课程掌握情况的评价者。有的教师把自己的表演当作教学能力,缺乏与学生交流探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各自独立,影响了学习效率。

笔者在学期一开始就尝试建立一个平等的、融洽的、有良好互动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毫无压力和包袱地接受枯燥无趣的医学知识。例如,上课伊始就摆明态度,这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应该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利用自身既可以做学生家长,又可以做他们朋友的年龄优势,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笔者放下架子,以朋友的姿态与学生交流,对于学生的良好表现或进步,及时给予鼓励、支持甚至奖励。曾经有个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多次逃课,有一次他来上课,并且挺认真,笔者察觉到以后,马上给予表扬,此后,他每堂课必到,而且十分认真。在笔者的课上,坐在第一排的基本上是男生,这在大学课堂中算是较少见的情况。

笔者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之上主动发言,发表对中医学的个人理解,允许学生偶尔的插科打诨,但要有度,没有过多的约束,学生的思维能更好地发散开来。同时,也指出虽然允许发言,但不能趁机捣乱,在给学生足够空间的同时,也定下必要的规矩。对于学生,切不可强求,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师生间的默契是在长期的相处中逐渐形成的。与学生有了良好的情感基础之后,教与学就变得轻松了。

2.2 运用通俗的语言

解释理论时,不拘泥于书本内容,多列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做到语言通俗、形象具体。比如学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时,除了解释顺应四时规律养生的本意之外,还附带介绍其他医者的观点,最重要的是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和习惯,比如地下室的冬暖夏凉,本地三伏天吃老姜焖鸡以及流行的三伏天敷贴等。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思考平素的生活现象和习惯与中医的联系,明白中医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3 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

中医的学习枯燥而乏味,课堂上可以采取一些让学生直接参与的教学方式。比如讲授“四诊”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就医经历,模拟诊治过程。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把书本上的专业知识和实际运用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到实践中除了应用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其他技能的配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中医并不是深不可测的理论,它也可以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使用过这种教学方式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持续高涨,课堂气氛有了很大改观。

2.4注重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作为一名中医学教学工作者,首要任务是提高自身中医理论水平,以身作则,才能激励和调动学生学习中医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应大力提高教育素养,拓宽视野,在更高的理论层面进行思考和研究,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学习,对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不断反思。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到新的医学信息,了解中医学科的现状和发展动向,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及时地传递信息,引发学生好奇心,从而对中医产生更大兴趣。教师还应具备整合知识能力,注重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整合知识。

3 结语

中医学基础是农村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通俗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中医指导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对中医激起更大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达到中医学教学目的。

G421

B

1671-1246(2016)19-0053-02

猜你喜欢
通俗化中医学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与秦志存先生《让传统诗词通俗化》一文之商榷
中华诗词(2021年6期)2021-12-31 08:31:24
“整式”基础巩固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让传统诗词通俗化
中华诗词(2019年10期)2019-09-19 09:00:00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2
古典音乐广播节目的通俗化表达探析
新闻传播(2018年5期)2018-05-30 07:02:51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35
“五抓五促”夯基础
中国火炬(2013年9期)2013-07-24 14: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