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姣,杨智英
医用化学“溶液的渗透压”微课设计
陈晓姣,杨智英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医用化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医用化学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理论知识抽象,若不注意教学方式的选择,学生学习会有很大困难。微课作为近年来逐渐普及的现代教学形式,在高职教育中广受好评。根据医学专业特色和职业教育目标,以医用化学“溶液的渗透压”为例,探讨如何采用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手段,全面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医用化学;微课;溶液的渗透压
医用化学是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能为学生后续学习相关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医用化学知识点较分散、理论抽象、课时少且专业特色不突出,不能持续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相对于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主题突出,针对单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短小精悍,使学习者能集中注意力,把握课程要点。本文以“溶液的渗透压”知识为切入点,将微课这一现代教育手段应用于医用化学教学,探讨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从而有效提高学习者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微课不是枯燥乏味的讲解,为了吸引学习者主动参与,在微课设计中要求导入部分有趣味性、引导性、应用性。本次微课导入从实验萝卜块在清水与盐水中的形态变化入手,将相同形状的等重萝卜块分别放入清水和盐水中,一段时间后,盐水中的萝卜块软缩了。为了进一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提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海水鱼不能在淡水生活,腌制蔬菜时新鲜蔬菜因撒盐而失水发蔫,运动员在长跑完后要补充盐水等[1]。教师再提问:到底什么是渗透压?从而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引出“溶液的渗透压”这一知识点。
微课具有明确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以最有效的方式和最短的时间达到教学目的。本次微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渗透现象及渗透压。首先以自然界常见的扩散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习者思考在U形管中将水和蔗糖溶液用半透膜隔开会发生什么。通过演示实验,学习者观察实验现象:水的液面降低,而蔗糖溶液的液面升高。分析实验现象,推导出渗透的定义以及渗透现象产生的条件和方向,再根据渗透现象由表及里,引出渗透压的定义。
本知识点微课设计以渗透压在医学中的应用为基础,适当涉及临床方面的内容。如介绍临床上的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重点阐述红细胞在不同渗透压溶液中的形态变化,拓宽学习者的知识面。微课学习通常是短时间、片段化的学习,适当而简短的总结可加深学习者的印象[2]。在微课结尾时要对教学内容散而有序地进行小结,让学习者把握重点,促成有意义的知识建构。
微课作为一种在线教育资源,针对性强,能够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因而在讲解具体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其在后续课程及专业中的应用,抓住学习者的注意力[3]。溶液的渗透压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如溶液的等渗、低渗或高渗是以正常人血浆的总渗透压作为判断标准;临床输液常用的9 g/L NaCl溶液和50 g/L葡萄糖溶液都是等渗的;我们通常用与组织细胞液等渗的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眼组织对渗透压变化比较敏感,使用的眼药水也必须与眼黏膜细胞液等渗;临床上患者大量输液时通常使用等渗溶液。通过丰富的临床实例讲述,学习者能更深层次理解等渗溶液的生理意义。
在讲解红细胞在不同渗透压溶液中的形态变化时,可列举临床实例,既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又能拓展其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例如,婴幼儿容易腹泻脱水,此时应适量补充口服补液盐溶液(ORS)以维持其体内渗透平衡,这是因为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将产生医学上的溶血现象,在高渗溶液中会形成血栓。溶血现象和血栓在临床上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根据形成性评价原则,在微课学习完成后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有利于巩固、强化所学知识[4]。因此,在微课讲解结束时,应布置1~2个思考题,促使学习者主动思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次微课思考题以一张患者正在接受输液治疗的照片为切入点,提出问题:血液是红色的,为什么无色透明的生理盐水可直接输入血管内?现有0.7%、0.9%、1.1%的NaCl溶液以及20 g/L、50 g/L、70 g/L的葡萄糖溶液,请为该患者选择输液所需生理盐水和葡萄糖的浓度。同时,为了引导学习者自主学习,加深印象,提高教学质量,还可提出课后思考题:渗透压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渗透压如何测量?
“溶液的渗透压”微课教学有效提高了医用化学教学效果,培养了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综上所述,将微课这一新型教育技术应用于医用化学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1]杨智英,陈晓姣.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无机化学教学初探[J].新教育时代,2015(24):260-261.
[2]睢超霞.微课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4):114-116.
[3]郑炜冬.微课情感化设计:理念、内涵、模型与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4(6):101-106.
[4]李彦超,周媛媛.生理学教学中血浆渗透压知识点微课的设计与实施[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4):61-62.■
G434
B
1671-1246(2016)17-00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