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后人力资源整合问题的探讨

2016-03-13 08:10:08上海长风生态商务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马韩燕
中国商论 2016年28期
关键词:母公司骨干精英

上海长风生态商务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马韩燕

企业并购后人力资源整合问题的探讨

上海长风生态商务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马韩燕

随着政府大力提倡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国公司并购潮风起云涌。许多公司并购后因为整合问题使并购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本文就目前企业并购后的人力资源整合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对企业以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并购 人力资源整合 问题 解决方案

随着政府大力提倡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国公司境内外并购潮风起云涌。根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中国企业国内并购规模整体呈现不断增长趋势,2015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并购案6269起,涉及交易金额28395亿元,交易数量与金额双双冲破历史记录。并购火热,并购后效果又如何呢?美国著名企业管理机构科尔尼公司统计,在全球范围内,只有20%的跨国并购能够实现最初的设想,80%的并购都会以失败告终。并购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并购后整合的问题,而并购整合的关键是人力资源的整合。

1 企业并购后人力资源整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公司合并后,子公司回归是一个庞大而繁杂的项目,这一任务是繁琐而艰巨的,其中一共包含以下几点:第一,子公司和母公司的成立背景不同,所以融合所需要的时间会很长;第二,会计部门所连接的关系网不同;第三,不同格调的工作背景交融;第四,原公司老员工的去向、工资以及福利发放等问题。笔者对公司合并问题做出了一系列探索,在公司合并后的一年中,公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公司的骨干精英向外跳槽;(2)子母公司的领导层没有过多的交流;(3)交接问题。

1.1骨干精英去留问题

在公司合并后,能否留住公司中的精英,成为了关键的因素,因为老干部对子公司是比较了解的。在任何的公司合并中都存在着骨干精英的去留问题,主要现象为以下几个方面。(1)上层收购者的决定。公司的上层董事会大多都掌握着一个公司的生杀大权,在管理层虽然民主投票选择,但是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职务的大小是根据资金的多少而决定的。(2)关键人才流失问题。公司合并一般都会给子公司的员工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无法看透自己所归属公司的未来,最后由于这种不确定性会生成一种反叛的心理,虽然最后能够面对自己公司的命运,但是却大大消除了原本对公司的喜爱和依赖性,部分人会选择辞职跳槽,而剩下选择留下的员工也不再像原来那样积极地面对困难,而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公司合并不能给予子公司明显的好处,所以骨干跳槽这一现象也是无法逃避的现实。万达集团在并购传奇影业时,传奇影业的骨干大量流失,其主要因素是他们不了解自己将来在万达集团的前途,也不知道合并的具体情况,不清楚自己会在将来的万达集团中身处什么地位。

1.2母子公司交流问题

在面对自己的公司遭到合并时,子公司的工作人员都非常想知道自己所面临什么样的公司、自己的将来和公司的发展情况,不过就目前公司合并的现象来看,大多数母公司并没有着重于这一点。首先,子母公司的领导层没有过多的交流,其交流的内容大多放在利益的分配上;其次,子公司的员工和领导没有更好的交流,这一现象直接导致母公司所掌握的情报大打折扣;最后,子公司的员工与母公司的领导层完全没有任何交流,母公司的管理层没有一个良好的信息来源。

1.3交接问题

并购的经过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这对并购方和被并购方都是一样的。《并购之后:成功整合的权威指南》一书曾这样描述:“工作人员对不确定的东西都会产生一种厌恶感,这是众所周知的。一些缓慢交接的方法会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从而丧失了原本优点。”交接既不能过于缓慢,也不能操之过急。如华润并购苏果,由于股权上不够“纯粹”以及苏果自身的特殊情况(至今为止它是华润万家最大的利润来源)使华润万家对苏果的整合进展缓慢。华润整合万家百货又操之过急,由于双方理念、文化以及业务模式上的差异,两班人马冲突较大,最后导致了以徐刚为首的原万佳百货元老的集体“出走”。

2 企业并购后整合对策分析

2.1培养吸纳优秀整合管理人才

中国大部分企业并购经验尤其是海外并购经验并不丰富,有的才刚刚走上国际的轨道,需要有经验丰富并具有跨国管理能力的人才注入,从而走得更快更远。所以要从外部吸纳与内部培养具有整合经验的优秀管理人才,外部吸纳能快速见效,但内部培养才是持续有效的根本。

2.2拉拢骨干精英

骨干精英的多少是一个公司能否成功合并其他公司的决定因素。拉拢骨干精英的具体方式有以下两种:第一,“擒贼先擒王”。(1)董事会的抉择。母公司董事会对子公司管理层的安排需要用对人,这就要求董事会成员的眼光稳、准、狠。(2)母公司需对原子公司的代表性管理人员加薪升职,这一点尤为重要,可以迅速解除员工们的疑虑,并可以从中挖掘子公司的骨干精英。第二,勉励精英。(1)升职勉励法。美国一位著名企业家曾提过,对双方(被合并方和合并方)来讲,巩固二者之间最好的方法就是同时对双方的“有功之臣”升职加薪,这样可以大大激励底层员工。(2)分股勉励法。可以将股份外放,使各个员工能够切身体会到自己就是这里的主人,一方面工作效率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另一方面这种手段可以有效地吸收外来精英,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2.3做好交流与融合

加强母子公司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可以使公司快速形成凝聚力,推动整合进程。笔者建议,第一,领导示范。如果领导能深入基层,亲力亲为,加强与子公司领导及基层员工的交流,可以更好地进行文化理念的灌输和做好中层的示范。第二,巩固当地管理人才。对于跨区域或跨国并购,要巩固当地管理人才,以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第三,加强团队融合。融合才能形成凝聚力,要在理念、文化、业务模式、内部管理和规章制度等方面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做好团队的融合。

2.4控制交接速度

通常来讲,并购想要取得本质上的成功,其交接速度是至关重要的。交接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控制好交接速度,不急不慢,扎实推进,平稳过渡。第一,控制关键人员。并购后尽快获取关键人员清单(管理、研发、营销等核心领域带头兵),并对关键人员进行持续性的沟通,做好留人计划,控制好关键人员可以明显加快交接进程。第二,明确整合流程。整合要调动公司的所有资源,由公司CE0牵头完成,由在管理、法律、财务等方面能独当一面的有专长的专业团队建立清晰的整合流程,根据流程把控好交接进度,及时反馈效果、解决问题。第三,做好充分沟通。交接和调整前通过安排一系列沟通会议做好充分沟通,让员工充分了解企业被并购的情况和企业今后的发展战略,明确员工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充分听取员工意见,以避免突然变动造成不安甚至动乱。

2.5妥善处理裁员

和公司合并相比,工作人员将更多的目光放在关于裁员的问题方面,所以能够使被裁者理解也成为各个公司的一大难题。公司需要妥善处理裁员行动,最好能够使被裁者积极面对生活,公司可以向被裁者推荐新的去处。这其中有几项需要注意:第一,妥善处理公司之间的上下级关系;第二,必须给被裁人员一个解释;第三,在裁员行动中严禁黑幕,子母公司的工作人员待遇要相同;第四,给予被裁人员一定的经济补偿,最好能够向他们推荐下一个去处。

3 结语

并购是一个漫长的、多变的过程,公司必须要有良好的大局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并购也会逐渐成为能够促使社会发展的催化剂。

[1]唐兵,田留文,曹锦周.企业并购如何创造价值——基于东航和上航并购重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2(11).

[2]杨道广,张传财,陈汉文.内部控制、并购整合能力与并购业绩——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4(03).

[3]魏成龙,张洁梅.企业并购后知识整合传导机理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05).

[4]张立今,周家华.企业并购整合中的矛盾及其破解[J].学术界,2013(08).

[5]张洁梅.企业并购整合研究现状综述[J].商业时代,2011(12).

F272

A

2096-0298(2016)10(a)-059-02

猜你喜欢
母公司骨干精英
它们都是“精英”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当代水产(2019年11期)2019-12-23 09:02:54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NBA特刊(2018年11期)2018-08-13 09:29:14
基于国企集团化改制背景的母公司“空心化”问题及对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12
即将成为全球最大?Cervelo母公司Pon正式报价Accell
中国自行车(2017年5期)2017-06-24 10:45:51
骨干风采展示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
海外星云(2016年7期)2016-12-01 04:18:01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
世界汽车(2016年8期)2016-09-28 12:11:11
论母子公司架构下母公司股东查阅权扩张
关于组建“一线话题”骨干队伍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