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到底为了什么而疯狂?

2016-03-12 02:37DieEule
文苑·感悟 2016年3期
关键词:追星族社会性崇拜

DieEule

你追星吗?如果你追星,偶像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你的心。新闻上说到TFBOYS录制《最强大脑》粉丝现场激动到哭,已经上映的电影《老炮儿》也让冯小刚成为娱乐热点,新闻头条。大导演、大明星的衣着打扮、举手投足都会让粉丝疯狂不已,这是为什么?对明星的迷恋和追逐是一种什么心态?粉丝自己都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如此疯狂地喜欢明星。今天就来找一找其中的原因吧!

1. 追星是一种什么行为?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追星也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在社会性关系中最紧密的一种被称为依恋,是指跨越时间或空间的一种深层而持久的人与人间的情绪联系。依恋关系的形态比如母子关系、情侣关系、以及对一些人的崇拜。前面两种情况我们很容易理解,他们在生理上都会直接促进一些内分泌的变化,让依恋一方感觉放松,对被依恋一方一般没有直接益处。最后要说的“追星”,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交关系,因为它一般是单方面的、没有反馈的形态:明星一般不会跟你联系,不会感谢你。这种关系因此甚至不能称为“联系”。对于这种关系,有一个特指的词描述它:伪社交性关系。

2. 虚幻却让人兴奋

追过星的人都知道,追星族们都是很无私的,他们知道明星的所有事情,包括身高、性格、喜好,明星们对他们却一无所知。刘德华的粉丝,他一定大部分是不认识的。那么,这样缺乏反馈、单方面付出的伪社交性关系是如何作用,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让人高兴和心情愉快的呢?

根本的原因在于人脑并不能区分伪社交性关系跟真实的社交关系。研究证明,追星族对明星的追逐反映的是“缺陷但真实的自我”的遗憾。所追的明星通常反映他或者她的理想自我的形态和具有的一些特质,比如高、帅、年轻、萌、具有神力、号召力、英雄主义等。跟理想自我相似度越高的明星,越能让人产生共情和代入感。

3. 追星会越追越上瘾,看这里就理解了!

如果你喜欢过明星,一定会去搜集他的海报、购买他的专辑或者影碟,而且,你会发现,粉丝都是很忠实的,会越了解越喜欢。我就很喜欢孙俪,而且是越看越喜欢,最近看她演的《芈月传》,更是越看越上瘾。为什么不喜新厌旧呢?

其实,去共情体验会让人有陪伴感,生理上能促进一些激素(多巴胺等)的分泌,让人感觉放松、快乐。这对那些孤独、低自尊或处在挫折和人生的变动期的人来说,能有效地改善情绪,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另外,追星行为由个体性的变成群体性的活动时(粉丝团),会使得参与的个体获得团体的融入感,满足其心理需求。再加上有些人体质决定了TA比其他人对这种体验更容易上瘾,这就使得追星的行为程度得到加深,从崇拜到痴迷,甚至到名人崇拜症这样的病态。数年前因苦追刘德华而出事的杨姓女就是这样的例子。追星对一部分人有积极意义,但是过度是不可取的。

4. 追星行为其实源于心理需求

追星在社会性行为背后的主导者是心理性的需求,更确切地说是生理性的需求。由于有这么长而复杂的因果链,加之人脑的复杂性,使得人的社会行为非常难以预测,统计性的模型在个体上通常难有适用意义。判断人追星的行为水平是否合适或者过度,需要具体看每个人的状态,不可一概而论。一些人在进入亲密关系(情侣关系)之后,会自然地阻断追星行为,这是因为TA们获得了其他满足心理性需求的,更为强大的来源。

无论怎样,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所以,我们会对电影中那些完美的人物形象产生好感,喜欢他们,进而喜欢追逐明星。不过,有追求的年轻人啊!在追逐明星的同时,也不忘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仅拥有强健的体魄,同时也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成为让自己敬佩的人,那才是最高境界!你们说对吗?

猜你喜欢
追星族社会性崇拜
这个寒假,一起来做“追星族”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消失在法庭的邦博
社会性死亡
the Walking Dead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为宁波“追星族”点赞
偶像面面观
我的爸爸是超人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