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希佳
河北省压减农业灌溉地下水开采量措施调查
□任希佳
对近两年我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采取的调整种植结构、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严格地下水管理等措施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各种措施取得的效果。
农业灌溉;地下水;调查
河北省是资源型缺水省份,农业是高耗水产业,占全省用水总量的70%以上。从2014年起,我省开展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通过农业、水利、管理等多种措施,逐步减少农业灌溉地下水开采量。调查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措施和实施效果,对认识我省水资源紧缺现状,了解治理对策,增强节水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1.1 调整种植模式
在无地表水替代的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适当压减冬小麦种植面积,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为种植玉米、棉花、花生、杂粮等农作物一年一熟制,实现“一季休耕、一季雨养”,充分挖掘秋粮作物雨热同期的增产潜力。2014年和2015年,调整种植结构100万亩,新增地下水压采能力1.80亿m3。
1.2 非农作物替代农作物
在地下水严重超采且无地表水替代的小麦种植区,试行退地减水,适当减少小麦种植面积,采用低密度造林模式,改种榆树、枣树、核桃等耐干旱且有一定经济效益的生态树种,间作牧草、药材等耐旱作物,实现耕地休养生息。2014年和2015年,实施非农作物替代农作物24万亩,新增地下水压采能力0.47亿m3。
2.1 恢复大型灌区灌溉面积
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城市返还农业的水量,恢复石津、漳滏河、沙河灌区部分灌溉面积,将部分井灌区改为渠灌区或井渠双灌区,实现地表水对地下水的置换。2014年和2015年,3个灌区新增农业供水2.66亿m3,实现井灌改渠灌面积77万亩,井灌双灌面积50万亩,扣除渠系输水损失,新增地下水压采能力1.68亿m3。
2.2 充分利用外来水
针对现有河渠淤积、局部卡口等问题,实施河渠清淤疏浚和水系连通工程,增加河渠蓄水能力;针对引水时间与灌溉时间不同期的问题,实施坑塘清淤扩容整治和扬水站配套工程,增加调蓄能力和引提水能力。2014年和2015年,增加位山引黄水、引黄入邯、李家岸引黄、引卫水量8.02亿m3,实现井灌改渠灌面积121万亩,井灌双灌面积131万亩,扣除渠系输水损失,新增地下水压采能力3.19亿m3。
3.1 建设地下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重点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喷灌、微灌、高标准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2014年和2015年,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191万亩,新增地下水压采能力1.24亿m3。
3.2 建设地表水节水灌溉工程
针对地表水田间配套工程标准低、不完善、用水效率低等问题,建设渠道防渗、渠系建筑物配套工程,鼓励发展地表水高标准管灌、喷灌和微灌工程,用足用好地表水。
4.1 推广冬小麦节水稳产配套技术
在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选择蓄水保墒能力较好的麦田,推广节水抗旱品种,实行农机农艺良种良法结合,配套土壤深松、秸秆还田、播后镇压等综合节水保墒技术,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抗旱能力。2014年和2015年推广了1000万亩,新增地下水压采能力5.0亿m3。
4.2 推广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
在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组织能力强的行政村,建设小麦、玉米水肥一体化微喷灌工程,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在规模化种植区,建设蔬菜、药材微灌工程。2014年和2015年,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62万亩,新增地下水压采能力0.8亿m3。
5.1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和监控评价体系,将用水总量、地下水开采总量、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等指标分解到县(市、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从制度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5.2 制定法规制度
相继制定出台了《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条例》、《河北省保障水安全实施纲要》、《关于公布平原区地下水超采区、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的通知》等法规制度。2016年计划制定《河北省节约用水条例》和《河北省规划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
5.3 开展农业水权水价改革
制定了《河北省水权确权登记办法》、《农业水价改革及奖补办法》、《河北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等文件。53个县(市、区)完成了农业灌溉水权确权登记工作,发放用水户水权证475万套。农业灌溉用水探索实施了“一提一补”“超用加价”“终端水价”等水价改革模式。□
2016-07-08
任希佳,女,汉族,石家庄精英中学,在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