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扬州市江都区供电公司 汤 俊
“一流配电网”规划中110KV目标网架研究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扬州市江都区供电公司 汤 俊
【摘要】在整个电力系统中,输配网网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电力的供应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对网架进行优化改进就显得十分必要。传统的优化算法对于现今快速发展的电力系统来说已经不再适用了,必须寻找新型的算法。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已经把触角伸向了电力系统,目前对网架进行优化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是人工智能。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信息技术在网架优化方面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对“一流配电网”规划中110KV目标网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一流配电网;规划;110KV目标网架;研究
目前我国的电网系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电网建设的规模也不断地扩大,庞大的电网系统使得电网的结构更加的复杂,从而导致电网的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在电网的规划建设中必须要对安全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几年由于电网的发展与市场越来越接近,正在逐步迈向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因此电力企业的成本问题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110KV目标网架的建设过程中,网架的优化和管理问题是十分复杂的,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因此必须在保证进度的同时,重视目标网架建设的质量。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和人们用电意识的逐渐提高,在电网的建设过程中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型的水平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是目前我国的网架在结构上还存在一些问题①由于在对高压配电网进行规划的前期没有对网架的搭设进行合理的设计,导致在建设网架的时候没有统一的规划,往往是想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搭线,完全凭个人的经验,不对整体配电网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最终导致配电网的设计的不合理,出现线路复杂,容易损毁的情况,导致一些地区的供电情况不均,甚至导致无电可用的局面。②我国的电网结构和电压与配电网之间不容易装换,而且线路繁杂,经常会出现主线被占用的情况,不方便以后对电网结构的改造与重建。③最开始在农村进行电路的铺设的时候,没有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导致网架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严重影响了农村的正常用电,如存在用户多、线路过程、10KV线路供电半径过大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是影响我国农村及偏远地区网架的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时的进行解决。
2.1 灵活性
一般提到输配网的网架结构都会想到具体够早的灵活性,灵活性是对网架结构的最基本的要求。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电力状况,电网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线路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必须要重视网架结构的灵活性,灵活与否决定着网架的可用性。此外,人们生活、工业生产都离不开电力,因此必须要提高网架的可靠程度,才能保障基本的生产、生活。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发展步伐也不断地加快,随着城市的发展,相应的用电规模就会越来越大,网架的构建就会越来越多,因此,必须要重视网架的灵活性。
2.2 经济性
考虑到现在电力企业的状况和发展模式,必须也要把经济性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合理有效的经济规划,有利于电网企业的发展,在选择网架的时候要选择性价比比较高的网架,而且要注重网架的质量,做到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要重视质量。
2.3 承受能力
对于城市的配电网来说,其不但要供应人们正常的生活,还有要有足够的电力供给企业生产,由于电力系统相对来说是比较脆弱的,所以,为了不断满足生活和日益发展的工业的需要,必须要重视网架的承受能力,避免由于大功率的电网供应造成的电力系统的瘫痪。电力系统一旦瘫痪,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必须要加强电网的承受能力的建设,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才能不断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3.1 110kV架空线中分期建设方案
在建设10KV配电线路的架空网架的时候,一般的连接方式会选用多分段三联络的方式,而且一般在安装网架的时候会采用“N-1”和“手拉手”的连接方式。在对架空网架进行建设的时候,可以考虑分段进行的方式,一旦出现供电问题,仅会对该段产生一定的影响,不会对整个线路产生影响。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过渡方案,在网架建设的初期,其负荷是比较轻的,因此在对网架进行建设的时候可以采用“一分段一联络”的方案,而且每个线路的负荷率不可以超过50%;随着用电量的不断加大,当线路的负载率达到67%的时候,为了满足用电需求可以采用“二分段二联络”的方案进行改建。当线路的负载率达到75%时,可以采用“多分段三联络”的方式进行改建,防止过多的用电量造成的网架的崩溃现象。以上提到的三种优化方案,必须要适当的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三种方案是循序渐进、不断优化的。
3.2 环网的过渡方案
在对环网的接线方式的方案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尽量避免主回路之间的电缆迂回,而且主回路之间的不应该有太多的环网节点,尽量缩短主回路成环的建设周期。因为区域的发展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迂回发展,不断前进的,这就意味着电缆建设和网架的建设也是不断向前完善和发展的,所以应该用过渡方案来采取环网的接线模式。在环网的建设初期,由于对电力和网络的需求量是比较小的,可以采取单环网的接线模式,而且配电网络的两条线路之间的负载率要低于59%;随着该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可以考虑将网架模型改建为多分段两联络模式,为了提高每条线路的利用率,每条线路的负载率要低于67%;接着,由于单环网模式的负荷不断加大,接着建设第二环,建立双环网接线模式,这样才能保证配电网络的供电量网架建设,可以满足社会对电力和网络的需求。
3.3 K型站进出线的控制
国家在建设电网的初期阶段,受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制约,因此电网建设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电源不足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可以在该区域内部设置K型站,K型站可以使得10kV的母线得以延伸,增加仓位,以此来达到更好的负荷释放率。但是当负荷在不断增加时,就要适当的增加K型站的进线电源,同时要保证k型站的进线电源来自不同的变电站,避免电源单一的问题,使得k型站具备一定的负荷转供能力。通常情况下,在选择K型站的出线模式时,若是选用辐射接线模式,就要将10kV的出线数量控制在6~12回之内,若是选用环网接线模式,那么要将10kV的出线数量控制在4~6回之间,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的控制10kV线路的出线数量。
110KV配电网的网架结构的合理性会严重影响着配电网的正常运行,合理的网架结构才能保障电网的优化建设,相应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在网架的结构选择的时候往往会忽略经济、技术、可行性等方面的因素,使网架的的结构选择不能满足电网正常运行的需求。因此,必须要重视网架的建设,其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卢赓.惠州110kV电网网架结构规划原则探讨及其具体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6)∶639-643.
[2]谭伟球.基于110KV电网网架结构优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7)∶139-140.
基金项目:国网科技项目“输变电设备杂化复合功能材料开发及其特性试验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