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平山县沕沕水生态风景区造景艺术

2016-03-12 09:25:02杨丽丽刘洽然李晓君乔建国
河北林业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风景区游人造景

杨丽丽,刘洽然,李晓君,乔建国

(石家庄市园林绿化管理处,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析平山县沕沕水生态风景区造景艺术

杨丽丽,刘洽然,李晓君,乔建国

(石家庄市园林绿化管理处,河北 石家庄 050061)

该文从自然性、亲民性、人文性、教育性4个方面剖析了河北省平山县沕沕水生态风景区的造景艺术,以期为生态风景区建设提供参与借鉴。

自然式园林;景观;沕沕水生态风景区;造景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多为自然式园林,也称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等,从有历史记载的周秦时代开始,无论大型的帝皇苑囿或小型的私家园林,多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1]。

河北省平山县沕沕水生态风景区位于革命老区平山县西南边缘,依托沕沕水村自然地貌景观建造而成,充分利用天然水系、瀑布、梯田、溶洞、森林等造景元素,形成粗犷、不规则的自然式园林风格,近年挖掘了具有人文价值的先民遗址,打造了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发电厂景点,增强了景区的文化内涵。

本文从自然性、亲民性、人文性、教育性4个方面剖析了沕沕水生态风景区的造景艺术特点,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1 历史及概况

咸丰年间由平山知县李从今编撰的《平山县志》曾把沕沕水描述得如诗如画:有泉自半山涌出,其声沕沕,倾泻殆数十丈,山高流深,源清泉冽,鼓浪似雪,喷湍如花,瀑布遄飞如白练之经于天,白虹之饮于渊,浇田数顷,冬夏不竭,士人利之,十景中为沕水瀑布。

沕沕水生态风景区地处太行山东麓、滹沱河中游的支流险溢河上游,“三面环山,一水中流”,树木葱茏,是典型的青山绿水掩映下的山村景观,虽经岁月变迁,泉眼仍如湍,飞瀑更壮观。景区面积11.5km2,海拔高度800~1100m,山体多呈阶梯状陡崖狭栈形态,有的山顶为平面,有的山顶脊线呈梁状,还有峰丛、孤峰等。山崖边缘常见造型怪石地貌及大小不等的溶洞、天缝、一线天等地貌类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沕沕水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为生态风景区开发提供了丰富的造景素材。

2 造景艺术

2.1 自然性

2.1.1 巧于因借

沕沕水生态风景区充分利用了当地原有的自然景观,尽可能减少人为雕琢痕迹,保护了原始的地形、地貌,只是稍加修饰、改造便可引人入胜。

村西坡山坳处有一落差93m的“百丈飞瀑”,是景区的主瀑布,造园时依地势起伏、蜿蜒修建了青石台阶、石板路,使游人可以尽赏瀑布飞泄景象和“曲径通幽”的天然水景。瀑布落池南侧边缘建有平台,其上放置可供游人休憩、赏景的石桌、石凳,北侧边缘堆置大型上水石,其上栽植野草、藓苔,清翠苍润,犹如一组盆景,填补了视觉空白[2]。

将原有梯田进行整理、加固,又将九天沐浴瀑布进行引流,借助自然落差,便形成多级阶梯式瀑布,虽由人做,宛自天开[3]!

2.1.2 虚实结合

沕沕水村南的南山,北面为悬崖切面,长年背阴,气候凉爽,造景时,将抽水管道铺设于地下,把山下的河水抽至山顶,在山顶修建蓄水池及喷淋设施,当气温降至0℃时开始向悬崖切面淋水,逐渐形成自然冰瀑景观,绵延千米,可谓动人心魄,大有以假乱真之妙,瀑面挂置彩灯、灯笼,地面可作冰灯、冰路、地灯等各种冰雕小品,为景区晚秋、寒冬、早春及夜间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游人远眺,叹为观止!

2.1.3 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既是自然式园林的本质特征,也是现代生态园林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景观品味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4]。由于景区水分充沛,山上山下、峰顶、谷底植被极为繁茂,野生植物多达百种,色彩斑斓、争奇斗艳,主要有黄栌、楸树、华北落叶松、毛丁香、野皂角等,形成一望无际的天然森林公园,造景时尽可能不破坏一草一木,以自然树丛、树群、树带来区划和组织园林空间,对树木不加重剪,以体现其自然美。新植植物以乡土植物为主,尽量不从外地引进植物,这里新植最多的是垂柳,种植不成行列式,以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之美,花卉布置以花丛、花群为主,增添了景区的原始性、幽静感,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游人进入景区,如同进入天然氧吧,身心俱舒,流连忘返。

2.2 亲民性

2.2.1 园路布置

沕沕水生态风景区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游憩机会”的营造[5],游览路线的设计均沿用了景区未开发前村民的行走路线,也是最符合游憩行为的观光路线。为便于人流疏散,主线路进行了拓宽,修成了柏油路,景区内的园路则多以自然状态存在,偶有石子、石板铺就,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

跨过蜿蜒崎岖的险溢河才能进入景区,造园时在水面上建起一座曲线型仿枯木小跨径梁式拱桥,古朴沧桑,增加了景区的历史厚重感,游人凭栏,可远眺鸢飞戾天、近观鱼翔浅底,诗情画意激荡心胸。穿过枯木桥,借用小瀑布的山势、水流、地形,设计了一座小型荷花池,运用当地特产的上水石做为驳岸,沿池步道运用鹅卵石铺制,步道两侧种植垂柳、堆放自然石。炎热的夏天游人身处其中,倍感清爽宜人,偶有浪花飞溅入怀,顿觉惬意非凡。

2.2.2 汀步布置

由于沕沕水生态风景区水面开阔,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为让游人接近水面、变幻赏景视角,在“百丈飞瀑”落池水流出口布置若干直线形墩式汀步,丰富了水景,增添了意趣,虽无架桥之形,却有渡水之意。石材选用当地特产的大型不规则青石,就地取材、略加雕凿,苔痕依稀、水波悠悠,游人蹑足而过,惊呼声不绝于耳,满足了其追求刺激的需求。

下游河岸浅水处铺设小型汀步,或高或低、或疏或密,延伸至堤坝,既可让游人接近瀑布,也可踏石戏水、驻足赏飞瀑滔滔!

另外,在“九天沐浴”多级瀑布的浅水潭以及“五龙潭”中则铺置小型荷叶汀步,亦称“莲步”,如碧波中盛开的朵朵莲花,游人至此,俯身触水、大为造景师的匠心独运折服。

2.2.3 果树布置

沕沕水生态风景区造园时保留了大量村民种植和野生的杏树、枣树、桃树、苹果、山楂、核桃、柿子、桑葚等果树,春来百花盛开、姹紫嫣红,游人行走树下,听蜜蜂欢唱、看蝶飞燕舞,秋天果实累累、清香四溢,游人可上树或架梯采摘,尽享采摘乐趣。

2.2.4 餐饮服务

为让游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村民们对村舍进行了修整,开办了农家餐馆,让游人在饱览秀美风光之后就可以吃到地地道道的农家饭。游人坐在幽静的农家大院里,一边吃着玉米窝头,一边就着猪肉炖粉条,或是几盘清淡的野菜,真有点“乐不思蜀”的冲动!

2.3 人文性

2.3.1 村庄印记

沕沕水生态风景区建设时注重人文景观的保护,以“尊重历史、传承文化”为宗旨,并未拆除村民原有的老房舍,保留了街巷、古树,搜集旧农具、石磨、石滚等,并且修旧如旧,既可以让当地人寻到乡愁,又可以让游人看到山村印迹,体会山村文化。

2.3.2 先民遗址

由于景区属于太行山喀斯特岩溶地貌,这里有不少古老的洞穴,专家推断这里可能有先人活动的遗迹。经过挖掘,发现了古人类使用过的石英打制的各种石器,并发掘出一把由天然水晶打制的水果刮削器,堪称精品,专家们由此认定水帘洞遗址为距今3.2万年至2.6万年的先人遗址,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对研究我国北方先民的生活状态有重要意义。这个遗址位于景区内发电厂东50m断崖上,九天沐浴瀑布后面的洞穴内,为了保护先民遗迹,该洞穴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改造,进入洞穴内,可以让游人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久远的古代,想象先人活动的状态。

2.4 教育性

沕沕水生态风景区有一座水力发电厂,是在朱德总司令亲切关怀下东拼西凑、就地取材、克服重重困难建成的,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座水力发电厂,是我国水电事业的发祥地,解放战争期间为军工生产和党中央指挥三大战役提供了用电保障。景区建设时,对这座电站进行了保护和修缮,建立了纪念馆,用青石铺通连接景区的道路,并命名为“朱德路”,使景区具有了“红色”的特质,游人可以在此追忆往昔峥嵘岁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中获取精神力量,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小康社会建设。

3 改进措施

3.1 完善设施

景区入口建有一个大型广场,是游人出入景区的疏散场所,用大块青石铺就,北侧边缘种植大型乔木,树下放置长绿植物花箱,西侧为一排仿古建筑,景区入口为中式典型仿古牌楼,却缺乏坐椅、长凳等设施,可在广场南侧增加若干木质长椅,或建设长廊、小亭,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2 统一风格

整个景区是不乏绿植的,但通往水电厂的道路两侧只是种植了大叶黄杨球、绿篱、万寿菊等,既与景区自然风格不协调,也缺乏大树为游人遮阴,应适当增补一些高大乔木,让游人在炎热的夏天有凉可纳,从而留下更美好的印象。

景区入口检票处的栏杆为不锈钢式,垃圾桶也是不锈钢的,厕所是现代建筑,都与全景区古典风格不统一,可将栏杆换成契合仿古建筑风格的木制栏杆,以便游人在购票时就开始领略景区的古老韵味,垃圾桶可设计成动物造型、植物造型、卡通形象,厕所整修成仿古式,使其与周边环境一致,避免突兀感。

3.3 控制私搭乱建

景区周边私搭乱建现象比较严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陈腐观念有所抬头,破坏了景区整体形象。加强管理、适当引导,既让村民从开发旅游中获得一杯羹,又不致让建筑无限度、无规划地建设下去,才能有利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3.4 满足个性需求

在景区内增设一块宿营地,供游人在炎热的夏季纳凉、赏月、垂钓,将村民的菜地、庄稼地、果园或几棵果树出租给游客,或让游人帮一天工,从而体验种植、收获的快乐。

4 小结

沕沕水生态风景区充分利用天然山体、水系、瀑布、溶洞,通过适度开发,形成有分有合、有起有伏、千姿百态的峰、岭、谷、崖、湖、池、溪、堤、桥、山坡、田野、树林等共同营造的富有情趣的自然景观,符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自然式山水园林设计理念,还注重发挥园林休憩、娱乐、教育功能,充分展现了自然美、山水美、人文美、历史美的园林意境,堪称自然式园林的典范之作。

[1]许恩珠,谢家芬.园林景观的支柱--自然式园林[J].园林,2004(10):24-25.

[2]安光义,王桂霞.藓类植物与上水石[J].植物杂志,1989(5):43.

[3]王丹丹,李雄.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12,28(4):29-32.

[4]易小林,秦华,刘磊.当前植物造景中的几个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园林,2002,18(1):84-86.

[5]刘明丽,张玉钧.游憩机会谱(ROS)在游憩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林业研究,2008(3):28-33.

Analysis on Landscaping Art of Blood Fairy Spring in Pingshan County

YANG Li-li,LIU Qia-ran,LI Xiao-jun,QIAO Jian-guo
(Landscaping Administration of Shijiazhuang C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61)

From the four levels of naturalness,propinquity,humanity and education,this thesis analyzes landscaping art of Blood Fairy Spring in Pingshan County,Hebei Province.

Natural landscape gardens;Landscape;Blood fairy Spring;Landscaping art

TU986

A

1002-3356(2016)06-0078-03

2016-11-08

杨丽丽(1982-),女,学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绿化工作。

猜你喜欢
风景区游人造景
地铁上的九座城
新民周刊(2022年9期)2022-03-25 00:29:50
登神农顶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21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特点、策略与发展趋势
现代园艺(2018年1期)2018-03-15 07:56:31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12
明月湖水利风景区的水文化挖掘与诠释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08
GIS在风景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应用——以威海市圣水观风景区为例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17
“植物造景”——自然的装饰艺术
现代装饰(2017年12期)2017-05-22 02:41:29
用“尚方宝剑”保护沙澧河风景区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29
国家水利风景区(四)
中国水利(2011年15期)2011-02-10 07: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