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拓宽工程的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2016-03-12 05:03:23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路基施工

王 霞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九州 330013)



公路拓宽工程的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王霞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九州330013)

摘要:主要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路基施工技术具体应用、特殊路基施工工艺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科学分析,从而为保证公路使用需求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公路拓宽工程;路基施工;路基稳定性

1公路拓宽工程的路基施工技术具体应用

1.1基底处理

通常对于公路拓宽工程的路基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而言,基底处理是重要的基础保障之一,这样可以把潜在的路基施工隐患进行有效去除。针对水田路段来说,路堤填方作业前,施工人员应对地表植物、种植土以及强度较低的原土进行有效去除,并依次进行开沟排水、晾晒、压实、分层填筑以及碾压等工序作业。对于取土坑路段填方作业阶段,施工人员既要去除表面50 cm流质淤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扰动以及对硬壳层的破坏,再使用片石进行挤淤作业,然后进行分层填筑砂性土。但就老路基来说,施工人员应当拆除路基挡土墙,并挖成台阶,这样可以与拼宽路形成统一整体。通常上述填方路段需根据相关设计要求进行相应的密实度检验,并保证其施工质量满足施工验收规范和验评标准。

1.2防雨和排水

具体施工阶段,通常会遇到雨天,尤其是施工工期在雨季范围内,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防雨和排水工作。如原有路面可以进行双向排水,施工人员可以在旧路面的搭接部位布设相应的拦水梗,并预留一些流水槽,这样可以将雨水引流路基外,但施工人员也要注意挖过台阶的旧路边坡不能被雨水冲刷。而新路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将预留横坡往外,这样可以使得路基不会出现积水以及泡水等问题。

目前很多扩建工程主要是单向排水,如出现有个别路段反向超高的情况时,则需要采用横向排水方式,当其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后,施工人员才能进行逐层调整超高,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雨水对路基的渗泡程度。而对挖方路段来说,施工人员需在坡顶外侧设置简单的截水沟,这样可以使得雨水不会渗进平台,而换填路段的外侧需要设置临时排水沟,这样可以使得雨水不能流进施工现场,如雨水流入施工现场也需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排出。一般来说,石方填料的水稳定性相对较好,但雨水渗入会对不同区域地基的稳定性以及强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施工人员需要及时将水从地基内部排出。

1.3填料规格

地基填充作业前,施工人员需要依据相关规定对填料的规格进行检验,首先石料的强度需大于15 MPa,其次路槽地面80 cm区域内的填料最大粒径需小于10 cm,而超出80 cm区域的填料最大粒径需小于15 cm,而含泥量则需小于10%,这样有利于保证以路基均匀性,最后填料级配要求粗细均衡,这样可以使得压实作业后的很多缝隙能够被均匀压实。当施工使用的填料满足上述要求,才可用于实际施工,这样可以大量节省施工成本,同时也可保障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

1.4填筑压实

(1)填前压实

实际作业阶段,施工人员在填筑作业前将路基压实是保障填筑效果的基础条件之一,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对旧路边坡、边沟等重要位置进行有效压实,这样才能保证填前压实质量。通常旧路拓宽路基的一部分在原有边坡以及边沟范围内,所以这部分的含水量相对较高,压实作业前,施工人员需要对基土进行翻松以及晾晒,这样才能保证压实作业阶段含水量保持在最佳含水指标。同时施工人员要对新路基路槽部位实施整体碾压,这样才能保证其强度符合填前压实的施工设计要求,从而有效避免出现沉降差异的问题。

(2)分层填筑

施工人员首先需要进行松铺层的铺设作业,其在作业过程中需要保证路床厚度约在30 cm,而路床外则需在40 cm以下。当铺设作业完成后,施工人员需要将超出相关标准的填充石料进行人工分拣,并采用细石块或石屑进行表面找平,再进行相应的分层压实。一般来说,压实设备为重型震动压路机,而压实路线则是由路基两侧逐渐向中心移动,轮迹重叠程度需大于50 cm,当表面不再出现下沉痕迹时,技术人员可以判定期已为密实状态。

1.5弯沉试验

根据相关规范以及标准要求,检测人员需要进行路床表面回弹弯试验,一般来说,弯沉检验时间越短,其填石表面产生回弹反应时间越长,所以试验阶段,检测人员需要延长一定的卸载以及加载时间,并且使用百分表读数稳定后开始进行时间控制。当试验完成后,检测人员需要对检查结果进行核实,如出现大于1.0 mm的检测点范围则要进行挖坑检查,主要找寻导致结果超标原因,如含泥量过大,填筑石料体积大、基底含水量高和桥头台背范围内压实程度不够等。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超标原因进行相应整改后再由检测人员进行重新测量,直到其检查值小于1.0 mm。

2拓宽工程采用的特殊路基施工工艺

2.1土工格栅施工

针对新旧路基结合处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适当加入土工格栅,这样使得路基处于拉伸应力的范围内,其可将土拉应力传递给格栅从而使得格栅成为抗拉构件,从而使得格栅和土体进行镶嵌咬合,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土体的侧向变形,并可有效提升土体的抗剪应力,并可有效降低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防止出现不同尺寸的裂缝。

2.2安装反压护道

通常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过程中,为了有效保障路基填筑稳定性,施工人员需要清理路基,并将填土作为护坡道,这样可以使用护坡道的压力有效降低旧路边坡和软弱地基的侧向滑动程度,减小拓宽段路基侧向滑动的发生概率,从而大幅度提升路基稳定性。通常反压护道高度是路堤高度的1/2,而其宽度需参照边坡稳定性试验计算结果。

参考文献:

[1]詹凡,张峥. 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施工的工艺与关键技术[J]. 江西建材,2014,(21).

[2]陈国长,陈贻强. 高速公路改扩建新老路基差异变形影响因素及路基拓宽施工技术[J].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10).

[3]王春元. 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拓宽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

收稿日期:2016-03-24

作者简介:王霞(1974-),女,副教授,研究方向:公路桥梁。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6)04-0060-02

猜你喜欢
路基施工
公路路基施工关键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山区公路路基施工关键技术及质保措施研究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及质量控制技术
中国水运(2016年11期)2017-01-04 12:39:11
路基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的运用
居业(2016年9期)2016-12-26 21:50:52
公路桥涵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浅议市政道路桥梁路基施工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探讨
浅论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企业导报(2016年11期)2016-06-16 15:08:13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