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永江
(遵义市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贵州 遵义 563000)
山区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要点
吕永江
(遵义市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贵州 遵义563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各项工程建设工作不断的增多。同时,由于公路工程负荷量不断的增加,公路改扩建工程也逐渐增多。主要针对山区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山区;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
1工程概况
拟建的S101绥阳至宽阔公路改建工程,起点位于绥阳县高坊子,顺接S101老路,起点桩号K0+000=原老路桩号K204+080,经槐子树、风华、工业大道、4号路、小峰坎、黄鱼江、唐家坝、观音岩、周家湾、枧坝镇、金竹林、杉木菁、大田坎、水井坎、岩坪、塘村河、柏杨、朝天坝、火秋坪、大堡、堰塘湾等地,终点位于绥阳县宽阔镇,与G352国道(原S303省道)在宽阔镇加油站附近平交,交叉处G352老路桩号K490+900,路线全长71.973 km。
2路线方案比选
(1)高坊子至宋家院子段方案比选(A线比选方案)
K线方案:路线起于绥阳县高坊子(项目起点),沿工业大道延长线规划线位布设路线经槐子树至宋家院子,路线长度3.4 km,线形很好,路线较短,拆迁较少,有小桥1座,工程造价高。
A线方案:路线起于绥阳县高坊子,起点桩号AK0+000,路线沿S101现有公路布设路线利用现有公路2.2 km,在绥遵高速公路蒲场互通出口处附近左转偏离S101老路,经李家咀至宋家院子接K线,终点桩号AK3+742.971=K3+400,路线长度3.742 971 km。线形较好,拆迁较多,有小桥2座(其中1座为原桥利用),工程造价低,路线与绥遵高速蒲场互通出口的连接最直捷,但路线横穿蒲场镇城镇规划区。
方案评价: A线方案利用老路较多,与绥遵高速蒲场互通出口的连接最直捷,工程造价低。但A线方案路线比K线长0.342 971 km,路线横穿蒲场镇城镇规划区,与工业大道延长线规划线位不重合,不满足地方建设需要。K线完全不利用老路,全部为新线,工程造价较A线多2 751.86万元,但K线完全沿工业大道规划布设路线,能促进整个绥阳县工业经济发展,且K线与蒲场镇规划完全不干扰。经综合比较,选择K线。
(2)绥阳县城过境段方案比选(B线比选方案)
K线方案:路线起于工业大道唐家桥附近,利用已建成的工业大道至4#路口,左转继续利用已建成的4#路,再左转沿2#路(规划未建)布设路线至余家店子,路线长度4.682 km,路线较长;因利用已建成的工业大道和4#路,拆近少,工程造价低。
B线方案:路线起于工业大道唐家桥附近,起点桩号BK12+318,沿7#路(规划未建)布设路线经金承社区、连丰社区至余家店子接K线,终点桩号BK15+143.905=K17+000,路线长度2.825 905 km,路线较短线形顺适,但拆迁很大,工程造价高。
方案评价: B线方案路线较K线短1.856 095 km,线形顺适、由于路线经过金承、连丰两个社区,拆迁量很大,拆迁难度也很大,工程造价高;K线路线总长4.682 km,其中利用已建成的工业大道2.782 km,新建路线长1.900 km,较B线新建路线短约0.926 km,拆迁较少,工程造价较B线少2 509.62万元,K线、B线均与县城规划相符。经综合比较,选择K线。
(3)小峰坎隧道段方案比选(C线比选方案)
K线方案:路线起于余家店子,沿S101老路廊带布设路线经泡沫厂、联谷农业公司,设小峰坎隧道穿过大山后接回老路经云盘山饮料公司至杨家沟,路线长度4.0 km,路线较短,线形较好,有中隧道1座,即小峰坎隧道(隧道长度995 m),因隧道进口前路基工程量较大,工程造价略高。
C线方案:路线起于余家店子,起点桩号CK17+000,沿S101老路廊带布设路线经泡沫厂、联谷农业公司,设小峰坎隧道穿过大山,因C线隧道设计高比K线隧道高计高程高约20 m,出隧道路线因高差过大无法接回老路,沿老路左侧山坡布设路线并设2处回头曲线克服高差后接回老路经云盘山饮料公司至杨家沟接K线,终点桩号CK21+794.441=K21+000,路线长度4.794 441 km,路线较长,线形较差,有中隧道1座,即小峰坎隧道(隧道长度960 m),因隧道进口前路基工程量较小,工程造价略低。
方案评价: C线与K线主要围绕小峰坎隧道的线形、隧道进口前路基挖方深度、隧道出口后线形等进行比较。C线小峰坎隧道进口前路基开挖量较小,隧道进口前90 m(CK18+240~CK18+330)路基挖为2.20~14.0 m。但C线方案隧道线形较差,隧道出口后线形也很差,设2处回头曲线以克服高差,路线也较K线长0.794 441 km。K线方案小峰坎隧道线形较好,隧道出口后线形也较好、路线也较C线短,但由于隧道出口路线较短不利于克服高差,小峰坎隧道设计标高较低,同时又为了控制隧道规模,造成隧道进口前路基开挖量较大,隧道进口前200 m(K18+070~K18+270)路基挖为8.50~25.0 m,工程造价较C线多566.16万元。经综合比较,选择K线。
(4)杉木菁垭口段方案比选(D线比选方案)
K线方案:路线起于枧坝镇新台村卷洞桥,沿S101现有公路布设路线经石王子、杉木菁水库(左侧)、杉木菁垭口至干树子附近,路线长度4.260 km,路线较长。因沿S101现有老路布设路线,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
D线方案:路线起于枧坝镇新台村卷洞桥,起点桩号DK43+440,首先沿S101现有公路布设路线约300 m,逐渐向右偏离老路进入新线路段,经老屋基、杉木菁水库(右侧)、杉木菁垭口,至干树子附近接K线,终点桩号DK46+833.614=K47+700,路线长度3.393 614 km,工程量较大,占用土地较多,工程造价高。
方案评价:D线方案路线较K线短0.866 386 km,平面线形较好,没有回头曲线,但D线为新建,工程量较大,新增占地较多,工程造价高,同时对杉木菁周边的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大;K线沿S101现公路布设路线,路线较长,线形较差,有2处回头曲线,但K线全部为利用老路改建,工程量较小,新增占地较少、工程造价较D线少1 846.40万元,对杉木菁周边的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较小。结合本次改建设计原则—多利用老路、少占地、节约投资,选择K线。
(5)岩平段方案比选(E线比选方案)
K线方案:路线起于宽阔镇岩坪小学,沿S101现有公路布设路线经岩坪烟叶站至大立帽,路线长度1.1 km,路线沿老路布设,有利于岩坪村发展,但线形差,工程量略大,拆迁多,工程造价略高。
E线方案:路线起于宽阔镇岩坪小学,起点桩号EK55+600,路线不沿S101现有公路布设绕经岩坪烟叶站,直接右转从陡崖边缘布设路线至大立帽接K线,终点桩号EK56+201.571=K56+700,路线长度0.601 571 km。线形较K线好,路线较K线短0.498 429 km,由于路线经过陡崖,路基开挖工程量较大,但拆迁较少,工程造价略低。
方案评价: E线方案路线较K线短0.498 429 km,线形较K线好、由于路线经过陡崖,路基开挖工程量较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较大;K线虽然路线较长,线形差但完全利用S101现有公路进行改建,工程量较小,但拆迁较多,工程造价较E线多71.89万元。经综合比较,选择E线。
(6)大菁沟垭口段方案比选(F线比选方案)
K线方案:路线起于宽阔镇大堡,沿S101现有公路布设路线经烟兜圈、坟岗至大菁沟垭口,路线长度1.66 km,线形较差,有回头曲线2处,由于沿老路布设路线利用老路改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较低。
F线方案:路线起于宽阔镇大堡,起点桩号FK69+140,首先沿S101现有公路布设路线约200 m,逐渐向左偏离老路进入新线路段,经烟兜圈至大菁沟垭口接K线,终点桩号FK70+143.408=K70+800,路线长度1.003 408 km,路线较短,线形很好,由于为新建,工程量大,工程造价较高。
方案评价: F线方案路线较K线短0.656 592 km,线形直顺、没有回头曲线,但全部为新建,工程量较大;K线虽然路线较长,线形较差,但完全利用S101现有公路进行改建,工程量较小,工程造价较F线少180.84万元。经综合比较,选择K线。
(7)火秋坪至宽阔段方案比选(G线比选方案)
K线方案:路线起于宽阔镇火丘坪,沿S101现有公路布设路线经大堡、坟岗、大菁沟垭口、堰塘湾至宽阔镇加油站附近与G352国道(原S303省道)平交。路线长度4.071 km,线形较差,有回头曲线2处,因利用老路改建,工程量较小,工程造价低。
G线方案:路线起于宽阔镇火丘坪,起点桩号GK68+400,路线右偏离开S101老路顺山形布线经
大乔湾、高原小学至窑子坝后进入开阔的坝地,沿原有机耕道走廊带布设路线经观音桥、老房子至谢家坪与G352国道(原S303省道)平交,终点桩号GK72+508.033,路线长度4.104 08 km,线形较好,没有回头曲线,但全部为新建。工程量较大,工程造价高。
方案评价: G线方案线形好,平、纵指标较高,但全部为新建,新增占地较多,工程量较大,工程造价高,同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较大;K线线形较差,有回头曲线2处,因利用老路改建,工程量较小,工程造价较G线少2 429.27万元,结合本次改建设计原则——多利用老路、少占地、节约投资,选择K线。
参考文献:
[1]杨同伟.合理线形指标在山区低等级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5:122-123.
[2]朱作云.浅谈山区普通公路路线线型设计思路[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23-24.
[3]唐耀春.关于山区公路路线勘查设计要点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45-46.
[4]邢瑞民,刘午亮,韩建国.山区公路路线勘察设计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178-179.
Route design points of the reconstruction highway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LV Yong-jiang
(Zunyi Traffic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Zunyi, Guizhou 5630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constantly on the rise.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load increasing, highway reconstruction project also gradually increasing. In this paper, route design of the reconstruction highway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has been analyzed.
Keywords:the mountainous area; reconstruction; highway; route design
收稿日期:2015-11-15
作者简介:吕永江(1988-),男,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公路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6)04-00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