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率走廊机制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16-03-11 12:12钟菲
2016年3期
关键词:货币政策

作者简介:钟菲(1974.7-),女,江西九江,江西省建设银行,经济师,学历(1999级学士)研究方向:金融。

摘要:我国利率调控模式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随着近期“利率走廊”模式多次被中央银行提及并实践,该模式在中国市场的影响正在日益增强。本文通过对利率走廊的本质、出现的背景、作用原理及其优点的介绍,阐述在利率走廊机制实施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关键词:利率走廊;货币政策;目标利率;利率稳定

11月17日,央行网站刊登了本年度的第12号工作论文《利率走廊、利率稳定性和调控成本》,对利率走廊的基本原理、作用机制作用、最优利率走廊上限以及政策建议作了详实的介绍和模型搭建。之后利率走廊迅速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两日后,央行官方微博提到“探索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发挥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加快建设适应市场需求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让利率走廊更受大众期待。与此同时,人民银行决定于2015年11月20日下调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对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隔夜、7天的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分别调整为2.75%、3.25%。并在2015年11月24日,进行了SLF操作0.5亿元,期限为隔夜,利率为2.75%。央行这一系列的动作,标志着中国跨入“利率走廊”时代,SLF将打造成利率走廊的上限,中国货币政策新传导机制正逐渐由数量型转向为价格型。

一、利率走廊概述

利率走廊(interest rate corridor)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向商业银行提供存贷款的便利,设定和调节自身的存贷款利率,构筑利率走廊上下限,实现对同业拆借利率的调控。在利率走廊的实际应用中,其上限为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商业银行在清算资金出现短缺时,可以以此利率向中央银行申请抵押贷款获得资金;而下限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利率,当商业银行资金较多,出现清算余额(超额储备)时,可以按照此利率存于中央银行。利率走廊的机制使得市场利率围绕目标利率中枢在上下限之间波动,从而形成一条“走廊”。

二、利率走廊出现的背景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电子货币在经济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信贷、金融储蓄以及非现金结算都成为电子货币快速扩张的领域。传统的货币调控政策(数量调控)难以应对电子货币的快速发展,对稳定利率的效果日益削弱。而先进的电子支付系统为中央银行实施利率走廊调控提供了技术保障,保证市场流动性维持在某个需要的水平上,从而平抑市场利率的波动。

另一方面,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创新为主题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新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目标制成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选择。这一新政策将控制通货膨胀作为中央银行的首要政策目标。政府公布目标通货膨胀率并对其实现做出承诺使得利率走廊成为必然选择和内在需求。

三、利率走廊的作用原理

利率走廊引导市场利率的原理主要有两点:

(1)利益诱导机制。商业银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促使市场利率限定于走廊内。在商业银行能够以贷款利率(利率走廊上限)向中央银行拆入资金时,就没有银行会在市场上以更高的利率借入资金。同理,当商业银行可以以准备金存款利率将清算余额存入中央银行,那么市场便不会出现更低的利率拆出资金。

(2)预期引导的告示效应。中央银行及时的向市场公布政策及利率目标,可以有效的引导和稳定市场的预期,避免预期利率飙升而出现囤积流动性的倾向,使得市场利率向目标利率聚拢。

四、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优点

在利率走廊调控模式中,理论上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无限的流动性,使得商业银行免于意外流动性短缺的冲击。超额准备金利率以及再贷款利率在市场拆借利率中起到上下限的作用,因此利率走廊调控模式具备公开市场操作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点:

1.利率走廊模式简单透明,有利于公众形成稳定预期

在传统的利率调控模式下,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数量的调节来稳定利率水平,不利于商业银行对当局的操作做出准确预期。中央银行一些防御性的调控行动可能被商业银行看做是主动型政策,这样的错误预期将导致利率的不合理波动,违背了中央银行为保持利率稳定做出的调整。利率走廊调控方式则一目了然,有效引导商业银行的预期,在商业银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了利率在利率走廊范围内趋于稳定。

2.利率走廊模式操作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传统的货币供应量调节需要中央银行频繁的在公开市场上进行操作,从而平抑短期名义利率的波动。在这样迂回的调控过程中,中央银行可能出现高买低卖的情形。与此同时,法定准备金的存在,中央银行还需要支付大量的准备金利息。这些原因都极大推高了调控成本。而利率走廊模式的调控只需要中央银行在交易日初设定利率目标,并承诺在必要时进行干预。往往在现实过程中,商业银行之间的交易将促使利率自发的形成中央银行的利率目标,自然也就降低了货币当局采取公开市场操作的频次和成本,无需通过共开市场操作稳定目标利率。

3.利率走廊模式更加明确有效

在利率走廊模式中,中央银行不需要主动进行干预,只需要调节利率走廊上下限便可清楚的表达货币政策意图。商业银行在相互博弈中,追求利润最大化,将利率的波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相比于公开市场操作可能导致利率的外生性波动,利率走廊模式对于利率调控更加明确有效。

五、利率走廊机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我国中央银行目前主要采用公开市场操作的模式,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多次进行了降息降准,并在10月24日开放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利率市场化近在咫尺。在利率市场化逐步到位后,央行利率操作也重新提上议程,在《2015年一季度常备便利开展情况》就提出将常备借贷便利(SLF)作为货币市场上限的功能。彰显出央行在不断丰富货币政策措施的同时,努力推动我国货币调控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利率走廊的框架下,商业银行需要提升自身的运营管理能力,以便在拆借市场上寻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与此同时,商业银行需清晰认识央行角色的变化,尤其在利率走廊收窄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将为借款和贷款的商业银行充当经纪人的角色,撮合借贷双方资金交易。

债券市场也将随着利率走廊机制的实施发生改变,在过去债券投资的重要研究内容是银行间的流动性,在银行间流动性紧张时,货币市场利率上行,同时债券的收益率也会升高;反之在银行间流动性宽松时,债券收益率将下降。这和我国债券市场投资者热衷期限错配,获取债券收益率与拆借利率的利差有密切关系。利率走廊时代的到来将促使货币市场的利率不再直接反应银行间流动性,而是直接和央行的短期利率目标挂钩。这使得过去根据货币市场利率探究债券市场的分析逻辑不再具备有效性。在利率市场化以后,长期债券的收益率将更加紧密的与基本面及风险偏好挂钩,可能造成长期债券收益率的波动区间扩大。而短期债券的收益率将与央行在货币市场的目标利率直接关联,波动性将会收窄。(作者单位:建设银行江西分行)

参考文献:

[1]牛慕鸿、张黎娜、张翔、宋雪涛、马俊,利率走廊、利率稳定性和调控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2015(12)

[2]纪敏、牛慕鸿,确定中央银行利率预期锚[J].中国金融,2014(09)

[3]贾德奎,胡海鸥。利率走廊:我国利率调控模式的未来选择[J].财经研究,2004(9):56-65

[4]刁节文.“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7)150-152

猜你喜欢
货币政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宏观审慎框架下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中国货币政策转型的四个维度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
外汇储备对最优货币政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