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教育视域下精神赡养落实对策分析

2016-03-11 10:17王岩
2016年3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道德

作者简介:王岩(1990-),女,吉林长春人,学历:硕士在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摘要:本文将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探析现代精神赡养问题的困境,从物质、精神两者均衡的角度探析精神赡养问题的重要性,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及思想道德宣传工作入手等多角度提出解决精神赡养问题的合理对策。

关键词:孝道;精神赡养

泱泱五千载华夏文明史上“忠”“孝”是中华传统道德的最基本的两个准则。早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孝”,但是书写方式与今不同,由“老”“子”二字上下组成。《说文解字》中解释“孝”:“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承老也。”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是一切道德之本。李密在《陈情表》中也提到:“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可见孝道在我国起源之早,影响之深。我国古代受“家天下”的政治统治以及小农经济的经济形态影响,上至君主治世,下至百姓居家无不受孝道的影响。

孝道传承至今,成为华夏儿女与生俱来的美德。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将孝分为“养”和“敬”两个层面。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但随着经济飞速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不断冲击,如今的孝道却有些失去了本来核心价值,改革开放30几年来,在GDP不断攀升的中国,似乎孝道更多的被认为是重视物质给予,而其核心的精神层面恰恰被忽视。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空巢老人”“失独父母”“开放二胎政策”“社区养老”“父母将子女告上法庭”等新闻在各大媒体头版头条屡见不鲜,一时间赡养问题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传统孝道美德的国家出现危机,成为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重要谈资。“常回家看看”入法更是掀起孝道论战高潮,当物质生活满足过后,人们逐渐发现精神层面的严重缺失。随着人口老龄化急剧加速,80、90后独生子女成为赡养主要义务主体,“421”家庭养老模式形成,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成为短板。精神赡养成为养老问题的焦点。2011年我国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导思想是:“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我国提出的“六有”养老方案其中就有四项关于精神养老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已经将精神养老问题摆在首位。

和谐社会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是思想道德体系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精神赡养是中国重要的传统美德之一,做好精神赡养同时也是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个人养老与社会养老的和谐,是国家长治久安的良药。

学术界对于精神赡养的定义有很多界定,多采纳李瑞芬、童春林在《中国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一文中指出“所谓精神赡养,就是家庭、单位、社会乃至政府共同关注老年人心理和精神上的各种需求。”精神赡养不同于往常的赡养方式,着重强调对于老年人在精神方面而非物质方面的付出。精神赡养问题的产生及解决对策。精神赡养问题的产生及解决对策,周绍斌在《从物质保障到精神保障》一文中提出“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的老龄化是在经济欠发达的背景下出现的,由于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过度担忧,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都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物质赡养上”,正如作者所说,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形成“未富先老”的局面,忽略物质、精神两者不均衡的现象。周绍斌认为应该建立老年精神保障机制,帮助老年人营造一个充实、温馨的精神生活世界,具体做法:通过开办老年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激发老年人的积极性,引导和提升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在GDP指数不断攀升、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中国,如何尽好赡养义务已经不只是个人的居家养老问题,更是全社会的问题,而精神赡养问题恰恰是赡养问题的焦点。精神赡养需要全社会成员的道德支撑。增强精神赡养义务主体参与意识首当其冲要做好精神赡养问题思想道德宣传工作。

加强有关精神赡养问题的道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更多的是社会各个阶层。提到“教育”二字首先想到的是学校,但其实教育源于生活的每个瞬间并不止于校园。家庭是我们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用身体力行教会孩子们做人做事。小时候看过一个关于木碗的故事:妈妈因为爷爷年纪大经常将碗打破,给爷爷准备了一个木碗,儿子看到后在玩的时候捡了许多木块,妈妈不解问儿子:‘捡木块做什么,儿子答:‘等你老了给你做碗用。孩子并不知道木碗和瓷碗的区别,但他在模仿妈妈。一个家庭其乐融融、父慈子孝,儿子的儿子也会很孝顺;反之如果家长忽视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那么孩子也会觉得精神赡养是可有可无的,这就是源于家庭教育的力量。

校园里小、初、高每个阶段我们都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学校里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有人说:受教育者的心灵就像早春的土壤,播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结什么果实。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家常说一个好的教育者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在学校里最约束教育者我想应该是“为人师表”这四个字,教育者首先更应该具有优秀品德,以身作则践行孝道美德,成为合格的传统道德弘扬者;其次教导学生们“孝道”的时候正确解读孝的含义,不忽视孝道的精神层面,使传统孝道正确弘扬与发展;最后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正确引导受教育者孝道观念。布置家庭实践作业,如帮父母洗脚,每天陪父母聊天、不和父母随意发脾气等,定期组织学生去养老院当义工,陪伴孤寡老人聊天、表演文艺节目等。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在学生心里树立正确的孝道观念。道,源于教育;道,源于传承;道,源于坚持。道德教育是长期的教育、慢慢深入人心的教育。只有全社会重视道德,才会提高全社会的文明。

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几千来的美好愿望,保障“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党和政府在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后,为精神养老做出的庄严承诺。政府倡导家庭养老,重视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对家庭养老给予政策支持。“常回家看看”入法,给精神赡养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律支撑,为其实现保驾护航。开展道德讲堂、道德论坛、道德模范评选等形式,加强对道德的宣传教育,无形的影响人们对孝道的再认识,提高精神赡养意识。提倡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的养老形式。号召志愿者多参与社区以及养老院服务,提倡采用定期拜访,交流情感的方式改善老年人不良心理状况、日间护理中心,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交往慰藉老年人内心。建立人人参与的机制,鼓励人们从自己做起,滴水汇流。

道德就像一块美玉,容不得半点瑕疵,精神赡养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精神赡养问题便不可忽视。未来的中国精神赡养将成为经济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的今天它必将成为各国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当下的中国精神赡养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它的解决有利于社会长治久安、稳定有序的发展;有利于实现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内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道德力量。(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李瑞芬,童春林.中国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

[2]穆光宗.老年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

[3]周绍斌.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其社会政策意义[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

[4]陈恺悌,郭平.新加坡养老[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8.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养老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养生不是养老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养老之要在于“安”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