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一种实实在在的感知

2016-03-11 09:57
民生周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城镇居民城镇情怀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三年多前,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面对中外记者庄重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三年多来,1000多个日日夜夜,习近平总书记情牵百姓、心系民生,跋履山川舟车奔忙,践行承诺。

三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阐明自己的“民生观”,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民生工作的着力点,将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到追求幸福中国的目标上来。习总书记的“民生观”宏观层面具有原则性、实惠性、持久性,具体层面涵盖住房、就业、养老等各个方面。

三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20次中央深改组会议,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各个领域,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虽然这几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但民生建设和民生保障指标却逆势上扬、全线飘红:

2015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普及程度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提前实现了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2020年目标。

2015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的目标,全国新登记企业443.9万户,同比增长21.6%。

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更为可贵的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居民。

目前,我国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人数超过13亿,参保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

到2015年10月,全国31个省区市均出台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方案,4148家县级公立医院推开综合改革。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扩大到100个城市。

“十二五”期间,保障房建设驶入快车道,到2015年9月,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总开工量已达到3915万套,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要求。

2015年,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4.1%,“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已提前完成。

……

三年多来,民生改善步伐稳健扎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2015年3月的两会期间,他对代表说:“我正在集中思考‘十三五规划。”从2015年5月至7月,习近平总书记与18个省份“一把手”进行了座谈。“百姓导向、民生导向”已贯穿在“十三五”期间的五大发展理念中。

一步一履,一点一滴,习近平总书记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无不彰显着他的民生情怀,这种情怀实实在在可感知,温暖人心总关情。

猜你喜欢
城镇居民城镇情怀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文化边城镇远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