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玄儿
不可否认,《聚焦》的背景事实就足以震撼人心。故事来源于《波士顿环球报》一篇荣获“普利策奖”的新闻,揭露了美国天主教会神职人员—神父,一系列猖獗的对贫寒家庭男童进行性侵的案件。现实中,从2002年1月6日起,到同年底的12月14日,《波士顿环球报》持续报道了近90起受害者家庭的故事。之后引发了全球对同类案件的广泛调查与报道,最后连罗马教皇也要做出行动,不再沉默包庇相关的神职人员。
这样人神共愤的故事,在观众们买票走进影院之时,就已经手持同情票。如何不卖弄地讲故事,不利用别人的伤疤,制造自己的关注度,影片要拿捏的尺度和分寸非常关键。有评论认为此片继承了1976年《总统班底》的风格,找到了一种丰富、吸引人却又平实的方式来刻画记者的基础工作,通过档案柜和复印机传达出这样的触感。这就是该片如何讲述平凡人的不平凡,进而得到更多平凡大众认可的原因。
影片中,全然不见任何英雄式人物的刻画与表现,没有悲惨的煽情,更多的是人们真实的隐藏和羞愧的心理情绪。故事开始于2001年,在繁忙的波士顿环球报社里,众人欢送前老板之余,迎来了由列维·施瑞博尔饰演的马蒂·巴戎,刚刚上任的他,就想借助聚焦新闻调查小组,挖掘一条神父性侵新闻背后的故事。
这位新老板用谨慎谦虚的态度,在极其冷静的表情下,讲出了该工作项目。就像在布置平常的新闻专题一样沉着,看不到任何张扬的野心或激进的正义。相信他笃定要追查这件事,不光是因为他曾在《纽约时报》工作,而是他认为无论在任何一个地方,记者和媒体的使命和任务应该是一样的,只是做事方式不同。
此片剧本曾一度被认为是没有被拍摄好的作品之一。而这样的脚本,除非是大制作、大导演,也许没人敢轻易碰触。这次由在业界有着多重身份—演员、编剧、导演和制作人的托马斯·麦卡锡自编自导,在近年来的电影主题偏执化、灰暗化的铺垫下,真实故事改编成了更有说服力的基础。而他对影片没有过度艺术化的处理,更好地掌控了各位演员间的平衡,剧情与对白的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让这部影片随着线索的铺设,一步一步带领观众,不知疲累地走到了终点。而回想全片,脑海中充斥的是大量的人物对话、眼神和忙碌的身影,一场无比真实的案件调查经过,不需要故弄玄虚的情节,只需要真相被一点一点地剥开,每一层外壳的瓦解显露出的内核,都足以令观众更加神经紧绷,目不转睛地等待见证真相公之于众的瞬间。
正是因为这样,影片没有被过多拍摄技术包裹,十分诚意地重现了当年的环境和人物白描。复古的台式电脑、翻盖手机、用烂的横格本,影片扑面而来的朴素感,令人感觉时间回到了2000年前后。而影片中的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10多年过去,他们依然还是新闻战线上的工作者。这令影片中4位小组成员的主演们,有了丰富生动的参考资料。
现实中,持续了近一年的调查压缩在两个小时的影片里,没有人质疑他们的动机,因为这案件太沉重,是看不到既得利益的项目。更没有人相信他们真的能撬动这块石板,最终在这片平静的土壤里掀起平地惊雷。他们没有任何的超人能力,就是靠着馆藏资料、无数的电话回访、约见被害者、与利益集团僵持,最终找到了突破口,可谓是没有顽石,只有坚持信念的执笔。
影片中的小组成员,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记者,更是作为父母与社会人。在西方,宗教与社会本是相辅相成的存在,每个周末去教堂里寻求安慰的人们,如何审视代替上帝之手的神职人员,如何拒绝与抵御这些以上帝之名亵渎孩童的魔鬼行径。这是他们在这篇报道之后,在这部影片之后,需要去坚定的立场。
当年这颗石子一经抛出,引起了无限波澜,遍及世界。令人们在渴求上帝之手的同时,也在心中埋下了假借神职,私下龌龊行事的潜在可能。这样的事实,不忍面对也要接受,影片不仅仅是为了重现这个故事,表彰这几位记者,更多的是唤起社会人的责任心,在揭露残忍真相的同时,带给人们以希望。影片中的数字从9到13,从20多到45,从70到最后的90,每一次随着调查而来的数量增加,都令人震动。如同约翰·斯拉特里饰演的编辑本·布莱德里说的:“如果是这样的数量,人们一定是知道的。”而记者迈克回答道:“也许,人们就是知道的。”画外音是人们自己选择了隐藏与沉默。正是因为他们的推动,人们才有了途径,敢于在神圣的领域指出黑暗的存在。
《聚焦》没有刻意走渲染人物情感的道路,而是客观呈现人物的状态,每个人都是无比的专注,一丝不苟,用大量严谨的事实陈述和访问对话,来呈现每个人面临的心理重压和坚定内心,就这样一步一步迎来胜利的曙光。很久以前,宗教曾经衍生了大量的艺术,而如今的艺术形式—电影,反而用来揭露宗教的阴暗面,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自我治愈。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同自我的恐惧斗争,如今也是一样,无论是否信仰宗教,我们的恐惧来源都是相同的,不同的信仰,给了我们不同的面对方式。不禁令人想起《出埃及记》中,摩西在红海前面对众人说的那句话:“请大家相互扶持,牵着同伴,我们一定可以跨过海面,到达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