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兵 何木兰 石丙楼 周爱萍 桂宿奕
摘 要:鉴于稻飞虱发生期长、具有暴发性、抗药性强等特点,特开展了20%呋虫胺悬浮剂不同剂量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呋虫胺悬浮剂是防治稻飞虱的持效期长的理想药剂,剂量为30mL/667m2时,药后14d防效达90.43%,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关键词:呋虫胺;稻飞虱;防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3-04-65-01
宿松县地处皖西南边陲,位于长江中下游三稻混栽稻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5万hm2,主要种植单季稻。稻飞虱是宿松县水稻上主要的害虫之一,对水稻生长有严重的威胁。为探索药剂呋虫胺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及其经济合理的使用剂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概况及供试材料 试验设在安徽省宿松县破凉镇五谷村堰西组李文波承包的单晚田。该试验田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土壤肥力中等。试验品种为Y两优1928,该品种为两系超级杂交稻水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35d左右,在我地作单季稻种植。该品种于5月17日机械播种,旱育秧,6月4日机插秧,秧龄19d,移栽密度1.6万穴/667m2,穴栽2~3株秧苗,移栽前施50%(20-10-20)复合肥25kg/667m2作基肥。施药时水稻处于孕穗期。试验区域内稻飞虱偏重发生。
1.2 试验处理与设置 本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20%呋虫胺悬浮剂(安徽嘉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0mL/667m2;处理2:20%呋虫胺悬浮剂30mL/667m2;处理3:20%呋虫胺悬浮剂40mL/667m2;处理4:10%烯啶虫胺水剂(江西众和化工有限公司生产)30mL/667m2;处理5:清水对照(ck)。小区面积50m2,各小区筑小埂隔离,以防止田水串灌,每处理重复4次,小区随机排列,共20个小区。
1.3 施药时间与方法 2014年7月18日下午五(3)代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采用台州市黄岩绿野牌16升智能型电动喷雾器进行常规喷雾,喷头流量0.65~0.88Lmin,工作压力0.15~0.45mPa单个圆锥喷头进行作业,对水750L/hm2,均匀喷雾。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施药前、药后3d、10d和14d各调查一次稻飞虱虫口基数。每小区采用盘拍法平行跳跃式取样20点,每点调查1丛,共调查20丛。施药当天平均气温为28.9℃、RH85%、无降水,药后3d基本无降水,药后1~14d平均气温为27.7℃、RH82%、累计降水量561mm,试验过程中无恶劣性天气。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稻飞虱的防效比较
2.1.1 药后3d防治效果 药后3d以20%呋虫胺悬浮剂40mL/667m2处理防效最高,为89.55%;其余3个处理区防效在83.80%~87.03%,它们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同20%呋虫胺悬浮剂40mL/667m2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见表1)。
2.1.2 药后10d防治效果 药后10d以20%呋虫胺悬浮剂40mL/667m2处理防效最优,为93.56%,同其余处理差异显著;10%烯啶虫胺水剂30mL/667m2处理次之,为92.10%;20%呋虫胺悬浮剂30mL/667m2处理再次之,为91.97%;20%呋虫胺悬浮剂20mL/667m2处理防效最低,为88.50%,同上述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1)。
2.1.3 药后14d防治效果 药后14d仍以20%呋虫胺悬浮剂40mL/667m2处理防效最优,为92.59%;20%呋虫胺悬浮剂30mL/667m2和10%烯啶虫胺水剂30mL/667m2处理次之,分别为90.43%和90.42%,上述3处理差异不显著;20%呋虫胺悬浮剂20mL/667m2处理再次之,为86.88%,同前述3个处理差异极显著(表1)。
2.2 对水稻的安全性分析 药后1~14d观察,各处理区水稻生长正常,未见褪绿、黄叶、畸形等药害症状。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20%呋虫胺悬浮剂是防治稻飞虱的长效性理想药剂,30mL/667m2剂量药后10~14d防效达90%以上,同时对水稻生长安全。从试验结果看,20%呋虫胺悬浮剂处理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增加防效递增,且药后10~14d,30mL/667m2处理防效同40mL/667m2处理区防效无差异,综合经济效益等考虑,建议生产上使用20%呋虫胺悬浮剂30mL/667m2为宜。鉴于稻飞虱发生期长、具有暴发性、抗药性强等特点,而20%呋虫胺悬浮剂持效期长,相对速效性较差,在稻飞虱大发生时,可以混配使用速效性较好的药剂,既提高了防效,又可延缓抗性。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