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廊——“里子”比“面子”更重要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钱夙伟认为,现在改善“地下工程”被官方提上日程,将“地下”作为城市建设的“主战场”,无疑是城市建设观念的一大突破,也是执政为民理念的体现。从现实角度讲,只有把百姓的利益真正当作自己的“政绩”,才会把财政资金投入到似乎“看不见”的“地下”。不论从政府执政理念上,还是从城市建设的实际出发,对于现代城市的管理而言,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都不应被忽视。
中国网记者叶祝颐指出,频繁内涝已经敲响了城市建设的警钟,中央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将城市地下管网建设与排涝防洪效率纳入官员政绩评价体系,督促地方政府改变“重地上轻地下”的城市发展观念,纠正“重建设轻维护”的市政管理模式,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优先投入地下,完善地下管网系统,增加城市排涝、防洪能力,提高城市应急水平与专业救援能力,让市民少受“淹城之苦、溺亡之祸”。
京华时报评论员舒天烈表示,城市不仅仅是人们的聚居,也不仅仅是信息、资源和权力的枢纽,更是市民社会与公共生活的形成。城市的“现代性”,也正体现于其“公共性”。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城市硬件的公共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要做到“致广大、尽精微”,让人们在每一个细节都感受到生活的便利与乐趣;另一方面则是软件的公共性,管理和服务应该变成一种更高质量的公共产品,给市民更大的舒适度和幸福感。
荆楚网记者王孝国说,“看海奇观”毫无浪漫可言。“面子”固然让人感觉心情舒畅,能够切身感受到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改变,“里子”才是安全、舒适的幕后保障。所以,“里子”其实是决定城市“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只有解决好了“里子”的问题,才能让大家更认同这个城市,才能让使居民在城市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因此,加强地下管廊的建设刻不容缓。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陶瑞钢指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被李克强总理视为“推动城市地下设施建设的一条可行通路”。这条“可行通路”,简单地说,就是把各种地下设施都引入地下综合管廊,相当于在地下建设一条“高速公路”,只要是铺设在城市地下的管线都要从管廊中通过。如果能用好地下综合管廊这一空间资源,既能拉动有效投资,又可以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城镇化发展质量。“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也会逐步消除。
北京青年报记者齐岳认为,强电、弱电、上水、下水、煤气、暖气这些应该在城市规划时就应有统筹、有记录地进行,考虑到周边配套的种种需求,同时预留下未来的备用空间。由此产生了综合管廊,将这些林林总总的线路一并放到统一的地下廊道中,各路人马铺设、维护、检修都在里面进行。下水这一类可能不好放进去的,也应该秉持相似理念,尽量一劳永逸地建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