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东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工作部体育工作队,北京 102218)
拳击竞赛得分规则演变对摆拳技术的影响
冯晓东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工作部体育工作队,北京 102218)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 对目前拳击竞赛得分规则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其对摆拳技术的影响进行深入讨论。
拳击竞赛;得分规则演变;摆拳技术
拳击竞赛取胜方式有分数、击倒、被取消资格、弃权、裁判终止比赛等多种,其中分数获胜是绝对核心,评判员通过现场评分确定比赛胜负。摆拳是一种横弧线运动的拳法。为了更好地应用摆拳技术,根据得分规则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有必要对拳击竞赛得分规则演变对摆拳技术的影响进行分析。
1.1 拳击竞赛得分规则变化
拳击运动是一种技能主导的格斗对抗性项目,为了提高拳击竞赛的对抗性、竞争性、激烈性和观赏性,拳击竞赛规则在不断修改变化,整体演变规律符合格斗对抗性项目的发展趋势。早期拳击规则单场拳击比赛共4个回合,2min一个回合,间歇1min,比赛和回合时间较短,比分领先的运动员利用距离控制、步伐及摆脱等战术拉开距离,消耗比赛时间,甚至故意使用多种犯规拳法,裁判员为了保护运动员并阻止犯规,需要喊暂停,从而为运动员提供了短暂的休息机会,恢复体能,同时消耗了大量比赛时间,比分落后的运动员则失去了猛烈进攻追回比分的机会,失去了反败为胜的条件,影响了拳击比赛的对抗性和观赏性。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国际业余拳联将拳击比赛改为3个回合,单个回合比赛时间延长至3min,通过规则的修改,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和对抗性,得分优势运动员消极跑动和恶意犯规得以减少,得分规则和职业拳赛接轨。新规则比赛时间增加了1min,单个回合延长1min,总休息时间减少了1min,对运动员体能、技术、战术以及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拳击比赛则更加激烈,对抗性和客观上性更强。
2013年开始,国际拳联宣布所有国际拳赛男子组比赛均使用最新竞赛规则,按照职业拳击比赛评分系统对运动员比赛状况进行10分制评分。该规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运动员技术、战术的使用以及训练等方面。2013年的拳击世锦赛中,中国男子拳击队表现不佳,成绩下滑,这和对新规则要领、核心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深有着密切关系。
1.2 竞技竞赛得分规则变化的影响
1.2.1 对比赛形式的影响 拳击运动是强格挡对抗性比赛项目,竞技得分规则需要顺应格挡对抗性项目时代发展趋势进行革新演变。2013年以前,得分规则要求,场上5名裁判根据运动员击中对方有效部位得分,3个接近分数平均值作为有效得分,不额外评判运动员的主动性程度、犯规情况、比赛优势控制、战术技术水平,这种得分规则导致运动员首先进行试探性攻击,获得比分优势后消极避战,利用各种方式保持得分优势,缩短对抗时间,影响了拳击比赛对抗的激烈程度和观赏性。而2013年国际拳联使用的新规则从有效拳数量、优势比赛控制、主动性、技术/战术水平和犯规情况5个方面进行运动员打分,比分优势运动员保持比分优势的避战策略得以有效遏制。
1.2.2 对单拳技术使用的影响 拳击进攻拳技术动作有单拳、组合拳等形式,其中单拳可细分为6种不同拳法,不同规则下,不同单拳技术使用作用和次数都会出现较大变化。新规则实行之前,运动员使用单拳技术清晰、有力击中对方有效部位,就被判定为得分,而新规则同时将进攻次数和得分次数作为评分标准,运动员需要同时考虑出拳次数和得分次数。新规则修改的当年世锦赛中,9个级别冠亚军运动员直拳、前后手摆拳使用次数均有所增长,除后手直拳,其他单拳拳法使用次数均有所增加。
1.2.3 对拳击战术的影响 新规则将运动员技术/战术发挥水平以及战术击打效果纳入得分规则,改变了运动员迎击战术使用次数和种类,运动员更多地使用迎击战术,幅度增大,间接迎击战术因为需要做假动作,影响身体稳定性和注意力,从而降低了迎击准确性、力量以及连贯性。而直接迎击身体动作少,注意力集中,准确度高,力量大,导致直接迎击战术的应用更普遍。防守反击战术方面,新规则导致运动员更加频繁使用后仰、格挡、闪躲等防守反击战术,而后撤步等其他防守反击战术应用更少,其中后仰技术和对手距离最近,打击效果最好,格挡防守技身体
事实上,Lightroom提供了两种调整曲线的方法:点曲线与参数曲线。参数曲线虽然不够灵活,但是对于初学者非常友好,不仅调起来简单,而且也不至于把照片弄得一团糟。点曲线相对来说更加灵活,可以做更为精细的调整操作,但一个不小心也有可能把照片调得一塌糊涂。
稳定性最高,闪躲反击迎击力量最大,动作最连贯简洁,后撤步等其他格挡技术反击距离大、时间长、击打效果差,容易为对手迎击、反击。
投稿日期:2016-07-21
2.1 摆拳开掌犯规
新规则施行以前,竞赛规则规定有效打击为拳套拳峰部位10cm白色得分线击打部位,白色标记击打对手才计分,否则是否开掌犯规动作,甚至有可能被警告而对手得分。之后规则改革取消了拳峰上的白线标记,有效打击标准放宽,摆拳的应用更加广泛,判为开掌犯规的概率显著下降。
直拳、勾拳开掌犯规概率很低,修改规则之后,摆拳开掌击打犯规概率下降了70%,抡摆打击犯规下降了90%,表明规则变化对实战应用影响巨大,同时抑制了不规范抡摆拳法击打犯规,在增加拳击竞赛对抗性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
2.2 技术特征
2.2.1 打力点 修改规则之前,摆拳击打得分要求击打瞬间手臂抬肘、扣腕,食指、中指第一指节拳峰为打力点,拳套上白色标记接触击打部位。该规则导致摆拳打击需要在打击过程中再控制肘部和末梢腕部,摆拳击打技术难度高,控制因素多,变化复杂,制约了摆拳击打腰侧肌群的收缩,击打速度和力量均受到了影响。修改规则之后,摆拳击打得分规则对击打力点要求大幅度放宽,形成拳峰击打就能够得分,对抬肘、扣腕等技术环节不再做细节要求,摆拳打击需要控制的技术点更少,动作更加贴近人体自然运动本能,腰侧肌群有效参与,摆拳击打速度更快,力度更大。该规则变化重新认识了摆拳击打力点,并非提倡无限制非标准拳峰击打,开掌击打仍然是犯规动作。
2.2.2 运动轨迹 修改规则前,摆拳击打拳峰从身体侧面沿中轴随身体拧转弧线运动,接近目标后肘关节摆动抬肘,接触击打点后向下扣腕,运动轨迹不在同一平面,至少有2个运动轴,肌肉群在击打过程中动态变化,发力程序复杂,连续性不强,技术难度大。修改规则后,摆拳击打对抬肘和扣腕不再提出要求,运动轨迹转为沿同一平面,无肘关节弯曲度要求,击打动作只需重视瞬间硬度就能够得分,类似抡摆式打击,手臂运动没有需要控制的中间环节,腰大肌、腰方肌和身体拧转力量的发挥更加充分。
2.2.3 摆拳技术 竞技体育发展都建立在竞技得分规则演变基础上,没有规则,也就无所谓体育竞技。规则的演变本身是技术、器材、认知、情景发展基础上对竞技体系的修正和完善,是社会发展和需要和体现。竞技比赛规则改变中影响最大的是得分力点的变化,尤其是摆拳击打,修改规则之后,摆拳击打的使用次数显著增加,得分数也明显增多,进一步证明规则改变对摆拳应用的影响。规则演变甚至加快了摆拳技术的发展和变形,多种新的有效摆拳击打方式出现,包括侧平勾拳、侧闪摆击、挫步摆击、弧线摆击、防反摆击等多种形式,给竞赛中摆拳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变化,给拳击战术、技术带来了创新。
2.2.4 摆拳训练 拳法打击发力程序可以总结为起于根,转于腰,发于肩,达于梢,脚蹬地,扣膝转胯,传至腰而扭转,驱动躯干转体,手臂击打,到达拳峰。该发力程序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但是在竞赛实际应用中需要在遵循基本发力原理的同时,对动作关键结构环节进行突出强化,重点训练腰侧肌群拧转力。竞赛中,摆拳除了规范打击之外,各种变形打法同样大量使用,包括闪身、前后挫步、弧形摆拳、变形弧线等,在双方攻防位置的动态变换中形成有效击打,从腰部启动发力,能够在身体失去重心的情况下击打得分,或者上步、退步后侧身击打,锻炼运动员在下盘支撑不稳固情况下摆拳击打能力。该能力以腰侧肌群拧转力发挥最为重要,运动员需要在领悟规范摆拳击打的基础上,锻炼没有稳固支撑情况下的摆拳发力。
腰部拧转是拳击中间发力环节,对摆拳打击力度影响很大。在训练中,要有意识地锻炼运动员腰侧肌群力量,通过训练腰侧肌群增加腰拧转力,增强摆拳打击力度。拳击运动员比赛成绩和选手专项力量素质有着直接关系,力量素质主要有最大力量、快速力量以及力量耐力等方面,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快速力量,指肌肉最短时间内发挥的最大力量,是运动速度和运动力量的综合指标。日常训练中,发展快速力量的方法有减负荷、增加负荷后减负荷2种方式,减轻外部阻力,给予助力练习,或者先增加阻力,机体适应之后再减小负荷,从而加快拳手标准阻力下相同动作完成速度。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到快速力量训练成果和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度有着密切关系,训练过程强不宜过于密集,组间充分休息。
拳击竞赛得分规则的变化对拳击当前技术、战术体系带来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摆拳技术,运动员需要尽快适应现行规则变化,同时创新训练系统,提高竞技能力。
[ 1 ]王海峰,王德新,张亚琪,等.伦敦奥运会女子拳击60kg级冠军泰勒的技战术运用特征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2).
[ 2 ]康恩君,那日苏,龙跃玉.拳击竞赛得分规则演变对摆拳技术的影响[ 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15(1).
[ 3 ]赵光勇,陈养胜.比较论视角下散打发展研究[ J ].搏击·武术科学 ,2015(9).
[ 4 ]王海峰,王德新,张亚琪.国际拳联新规则对世界男子拳击运动员技、战术运用变化影响的研究[ J ].中国体育科技,2015(6).
[ 5 ]张辉,樊庆敏,樊蕊.新规则下我国男子拳击小级别运动员2016年奥运会备战研究[ J ].中国体育科技,2015(6).
[ 6 ]王海峰,王宾,祁国鹰,等.新规则对拳击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
[ 7 ]张辉,樊庆敏.世界优秀男子拳击小级别冠亚军技战术制胜特征对比分析[ 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6).
[ 8 ]范铜钢,郭玉成.武术散打与奥运会同类项目技术标准化水平比较——以拳击、摔跤、柔道、跆拳道项目为例[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3).
G886
A
1674-151X(2016)08-034-02
冯晓东(1982—),教练,本科。研究方向:拳击教学与训练。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6.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