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的一个冬天,北风呼啸,天气寒冷,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宰相谢安同侄儿谢朗,侄女谢道韫一块儿赏雪。
谢安忽然想考考孩子们的才学,他指着空中飞舞的雪花,诗兴顿发,只听他脱口而出:“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儿侄女一听,知道伯父又来考他们了,一个个凝眉静思,都想显显自己的诗才。
侄儿谢朗抢先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一听,就皱起了眉头:“比喻不恰当,谁能有那么大力气把盐撒得满天空都是,更何况盐在空中很快成直线落下来,一点也不像雪花飘落的样子。”
侄女谢道韫听了也摇摇头,她不慌不忙地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点点头,连声称赞说:“比得好!比得好!风吹柳絮上云霄,正像雪花漫天飞舞。絮白似雪,雪轻如絮,这个比喻又贴切又形象。你有诗人的气质,也许你能当个女诗人呢。”
后来,谢道韫果然成了文学家,人们称她有“咏絮才”。
我讲理
“雪花”和“柳絮”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二者又有共同之处:如颜色都是白的,看去都是软绵绵的。这就构成了拿“柳絮”比“雪花”的条件。利用两类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同特点,拿一种事物比另一种事物,这种修辞手法就是比喻。
“飘飘的雪花好像乘风飞舞的柳絮。”这个比喻,我们把它分作三部分:一是被比喻的东西——雪花,这叫“本体”;二是拿来作比喻的东西——柳絮,这叫“喻体”;三是用来联系本体与喻体的词语——好像,这叫“比喻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