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叶青 封佩姣 ( 湖南师范大学 410081)
王羲之与褚遂良的书法比较研究
杨叶青 封佩姣 ( 湖南师范大学 410081)
王羲之西晋书家的代表,褚遂良是初唐的书家代表。从家庭背景,为官遭遇和对书法的追求都及其相似。二者的书法风格同中有异,那么是什么造就了两者的差异?本文结合书家的生活环境、职业、人生追求对两人的书法进行全面分析比较。最后得出褚遂良笔法精妙,功力扎实,笔画力度方面可以与之媲美甚至过之。但是由于职业和唐代的社会环境导致他的书法在个性洒脱方面不及王羲之。
褚遂良;王羲之;书法比较;个性
从二者书写作品的数量、类型、风格来比较。王羲之就手札来说就有700多册内容大致分四类:政治军事;亲情友情;闲情逸致;奉道养生。风格:楷书古雅中透出飘逸的气质,用笔有隶书味道,笔势具有往右上斜的张力;行书草书遒劲而洒脱,变化丰富。褚遂良书法存世的作品不多,总共40来幅,大都是碑且为朝廷所写歌功颂德类,少数抒情的作品。总体风格端正、劲健,笔画瘦硬,姿态飘逸。整体而言王羲之的洒脱飘逸,褚遂良的相对端正俊秀。褚遂良书风渊源是王羲之,米友仁云:"褚书在唐贤诸名士书中为秀颖,得羲之之法最多者,真字有隶法,自成一家,非诸人可以比肩”米友仁《跋雁塔圣教序》。朱长文云:"遂良书多法,或学钟公之体,而古雅绝俗;或师逸少之法,而瘦硬有余至于章草之间,婉美华丽,皆妙品之尤者也”(朱长文(墨池编))
师承关系:王羲之受卫夫人启蒙主要学习钟繇后来学张芝,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唯钟张,其余不可取”。褚遂良初学欧虞融入魏碑,后来潜心学习王羲之,上溯钟、张,受王书影响较大。褚遂良师承王羲之一路,只不过多了魏碑的影响。从这个方面看那,褚遂良的“硬”这也是原因之一。从《黄庭坚》与《伊阙佛龛碑》的对比可以看出褚遂良作品有吸收魏碑东西。
书学思想:《书论》说:“夫书者,玄妙之技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王羲之认为书法是一门主体性很强的艺术,书法若要“玄妙”,其主体必先是“通人志士”。这一观点是玄、道思想追求个性主义的体现。王羲之在《自论书》中说:“吾尽心精作亦久,寻诸旧书,惟钟、张故为绝伦,其馀为是小佳,不足在意。去此二贤,仆书次之。顷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王羲之认为,书法点画之间能表现一种“心”,一种“意”。《书论》亦说:“大抵书须存意”。“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其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存意”“意在笔前”这也是当时社会的一种美学趋势,由于当时道教老庄思想兴盛。从这里可以看出王羲之深受玄学的影响,追求主观上的“意”;在他的书法中我们能感受到他追求“意”“韵”的洒脱书学思想。
褚遂良在书论上留下的主张很少见到,但是通过当时智果、李世民、虞世南的书论我们可以得出在尚法度的唐代,以法度和“中和”美为核心。当时整个社会以儒学为核心,同时包容佛,道到等思想。所以褚遂良的书学思想无疑融入儒家思想的“中和”。
具体作品对比分析:以褚遂良早期的书法作品《伊阙佛龛碑》为例,文章是歌颂长孙皇后和对神的信仰又加上此碑置于佛窟之内,具有一个庄严的主题。所以,褚遂良将此碑写得特别的端整静穆,清虚高洁。横平竖直,刚劲质朴,清爽带一点锐利,没有太多修饰。用笔上有魏碑的大气刚硬,字形结构上清秀俊美。再从技法和书风上看,褚遂良充分吸取了汉魏碑学的特点有金石之气。字形较扁,横向取势,是取法隶书;方刚挺劲有欧体的影子;同时又融入了自己从容个性和刚严的气度,展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采。再看《孟法师碑》与《伊阙佛龛碑》只相差一年,虽然只有一年之差但是整体上流畅,圆润一些,明显在往王羲之书法的方向转变。只是这时还有很大差距。《雁塔圣教序》最有自家之法。在此碑中他把虞、欧法融为一体,旨波势自然。从气韵上看直追王逸少,但用笔结字圆润瘦劲之处却是褚法。写得“古雅绝俗,瘦硬有余”。我们发现以上三个碑都是朝廷命制,还有皇帝亲自撰文的,书家哪敢马虎,代表官方加上自身是官员,那么必然会恭恭谨谨,保持中庸之道。用孙过庭的“五乖五合”来看,至少这不属于“神怡务闲”,也不可能属于“偶然欲书”。那么比较王羲之的那些作品《黄庭经》:道教经典,养生之道;《兰亭序》亲朋好友聚会等许多轻松愉悦的题材,完全是可以做到“五合”。所以褚遂良的职位和赋予他的任务,以及整个社会环境都是不利于褚遂良对王羲之重意尚韵的学习,他身居要职也达不到王羲之那样老庄心态。
王羲之崇尚自由,在房玄龄的《晋书.王羲之列传》中有记载:王羲之屡次拒绝朝廷征召,不愿到中枢任官。王羲之告诉殷浩自己怀尚子平之志——即归隐。由此可知王羲之的兴趣不在做官,在于游山玩水和书法上。他不是专职书法家,书法仅仅是他的爱好,这给我们另一点提醒,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需要轻松的环境。褚遂良的书法作品大都是奉朝廷之命书写,虽然他天赋高、功力足,但相比王羲之他还是缺乏灵性。灵性是苦练不出来的需要有宽松和愉快的环境和合适的心情。
“守道不如守官”是褚遂良的为官态度。与王羲之的追求和为官态度完全不同。唐贞观十年,褚遂良任起居郎一职期间: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记之耶?遂良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旧唐书》卷八十)可以看出他的严谨。唐太宗想亲自征讨辽东,褚遂良也敢于冒太宗之独断而直言反对。我们不难看出褚遂良的为人耿直忠于君王,最能看出褚遂良这一性格特征的,是他在反对武昭仪为皇后的事件上“‘还陛下此笏’仍解巾叩头流血”。足以看到他的勇气和魄力以及耿直的性情。
从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王羲之痴心于山水玩乐和养生,褚遂良醉心效忠于朝廷。因为两个都是耿直的人,所以两人的字都飘逸洒脱,但是洒脱之余王羲之更加灵动率意,褚遂良则刚劲规矩。王羲之辞官不任是道家美学思想,褚遂良为朝廷效忠到被贬是典型的儒家美学思想。一个业余爱好书法,不喜欢为政事烦心;一个专职于书法,代表官方经常写字立碑。同样二人对书法痴心,发奋练习,王羲之代表的是“自由艺术家”,褚遂良代表的是“官方艺术家”。但从功力来说褚遂良不亚于王羲之,从意境来讲王羲之远胜过褚遂良。书法作为一门艺术,褚遂良的精熟,得益于饱览名帖,这是他的官职给他提供的有利条件,促使他书法在初唐书坛成为不可多得的杰出书法家,这是我们后人值得借鉴的。除了技法书法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养料比如心境和气概。纵然褚遂良在皇帝身边看尽天下名帖,缺乏一个任情恣性的环境,他保留下来的书法大都略显拘谨,不够自然。洒脱率意,乘兴、尽兴而写,这是晋人王羲之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重要的方面。
杨叶青,湖南师范大学,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
封佩姣,湖南师范大学,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