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2016-03-11 13:22杨虹菲河南工业大学45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6期
关键词:书法传统艺术

杨虹菲 (河南工业大学 450000)

浅谈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杨虹菲 (河南工业大学 450000)

中国传统艺术已经深入渗透在我们生活之中,它不仅是我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同样是现代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是一种美和意的印记,它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有着深刻的影响力。加之现在国家领导人提倡将传统文化注入商业,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号召,传统艺术元素在设计领域的价值不言而喻,本文就浅析如何将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应用,从而分析传统艺术元素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包装设计;和谐统一

一、 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

中国传统元素拥有悠久的历史特点,涉及题材内容亦十分广泛,如传统绘画、书法、建筑、民俗工艺等,它们都反映了我国祖先们巨大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经过传承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它具有想象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例如吴道子的人物画有“吴带当风”之说。他的画笔势圆转,衣服宽松,裙带飘举,优柔回环,别有风貌。米芾《画史》说他“早年行笔言细,中年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人物有八面,生活意动,方圆平正。高下曲直,折算停分,莫不如意。其传彩行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世谓之吴带当风”也就是说吴道子的飞动的线条,有一种超越的精神;杜甫对公孙大娘的剑势有这样的描述“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气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而我们从张旭的《古诗四帖》中,似乎可以揣摩公孙大娘的剑意;前人评价王羲之书法“飘若游云,矫若惊龙”,而我们在《快雪时晴帖》中可以体会到这种精神。还有就是它重“传神”而忽略“写实”、重“表现”而不重视“再现”的特点,王羲之曾说“实处就法,虚处藏神。”这个虚处藏神的四字箴言把中国书法的妙处说尽了,其实这也是一种“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最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例如“曲”它在美学中的独特表达含义,自唐代之后许多文人在作品里都比较重视“曲”的表达,可以说这是在审美领域中文人意识的表现和反映。“曲”是中国园林的至上原则之一,所谓“景露则境界小,景隐则境界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造园是造曲的艺术。因此我们要恰当合理的运用中国传统元素的这些特点,完美和谐的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去。例如励忠发先生设计的“中国联通”标志,表达了“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精神。也向我们表达了联通公司的服务宗旨:通信、通心,联通公司永远与顾客在一起心连心。

二、 如何将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包装设计中运用

艺术起源于模仿,设计亦如此,它是设计师创造新事物的一种手段。其中模仿也分为几种:一是全盘接受直接挪用。例如三星堆的古酒包装,直接照搬商周青铜器的纹样,吸取挪用了纯粹的传统元素——青铜纹样,切合主题。二是在中国传统元素的亮点中提取应用,这时设计师就需要根据商品的自身特点去归纳、提炼和加以总结。具体繁复的图案去简单、秩序化,同时同时还要保证图案的形式美这一原则不丢失。例如在色彩这一领域,中国色彩的代表性和西方的就大有不同,黄色是中华民族的中央色,备受推崇,象征着中央政权和国土,是历代封建帝王所专用之色,清代帝王接受历代五行观念,服饰颜色由转变为黄色,还规定皇宫的屋顶为黄色,王府的屋顶为绿色,庶民只能用灰色屋顶;在每个民族,又有着各自用色的民族风格,例如新疆的维吾尔族是生活在沙漠的民族,那里绿色植物稀少,因此他们喜爱把室内装饰的五颜六色,将室内生活颜色与室外颜色进行互补。而服装也多喜爱用绿色、玫红、格黄等鲜艳的颜色来装扮,玫红是维族妇女最喜爱的颜色,这与维族人直爽、豪放、能歌善舞的性格极其吻合。在造型上,我们以书法为例去分析举例。宗白华先生曾说,书法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形式。高妙的书法就是一个舞者,它表现出了发自生命深层的自觉力量。因此传统书法无论是在现还是在意境的表达层面上都是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比拟的,所以它在包装设计中运用十分广泛和常见。例如喜之郎果冻的商标,喜之郎的中文名字洋溢着喜庆、吉祥、欢乐、亲切、活泼的气息,它的电视广告内容也一直切合这些主题;喜之郎的企业标志图形里中英文造型对比鲜明强烈。“喜之郎”三个字的书写律动极强,书法线条“舞”的优美典雅而又苍穹有力,在视觉冲击力上令人深刻难忘。英文字母为“ STRONG”,喜之郎的命名就是取其音译。整个标志主要由红色和黑色两大色块组成,分别代表的是健康与热情、意志与力量。充分体现了喜之郎企业昂扬向上、奋力开拓的整体意志,标志图形与中、英文标准字体造型有机结合,构成点、线、面交融的现代视觉识别系统。真实地向消费者传达了“追求更强更好,共创健康快乐的明天”的企业精神,寄寓了“爱心、精心、责任心”“诚意让消费者满意”的经营理念,贴切地反映了产品营养、健康的属性功能。

因此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商品找到其特性,在综合各方面去提炼、归整、创造,使包装在当代时代下焕发特有的时代特色。

通过以上论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现在中国传统文化被人们过分关注,导致一些产品被定位为“跟风”产物,毫无设计创新而言,怎样去避免呢?首先,拒绝没有任何文化内涵的表层化的模仿。这样的设计产物只注重外在形式,忽略了元素中的文化内涵、寓意、历史意义、人文价值,很容易陷入死板、空洞的误区,解决方法就是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有机的结合,挖掘亮点。其次,拒绝对传统元素的穿凿附会,虽然对传统元素我们常采用提炼抽象法或局部分割法,但是对于包装外观,最好设计就是“取其神,延其意,传其神”,注重商品的精神功能。再次,就是要重视消费者们的认知能力,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审美喜好认可程度。

三、 总结

我们应在继承祖先留给我们瑰宝的同时,也学会有选择的对其进行创新。怎样合理的创新?就是将时代前沿的文化精神与传统的文化积淀进行提炼、分解、整合和创造。这则需要设计者的思维觉醒,正确的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设计领域。发展我们的人文优势,赐予传统图形新的生命力。

[1]国货专题:喜之郎企业介绍.中华商标超市[DB/OL]http://news. gbicom.cn/wz/6543.html,2009-12-25.

[2]张如画,张嘉铭,李鹏.构成基础[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3]迪人.世界是设计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4]朱良志.曲院风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5]程宇红.浅谈中国传统设计风格的视觉表现与创新[J].大众文艺,2010(19).

[6]汪辉.肖琼娜.民间剪纸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装饰,2010 (5).

猜你喜欢
书法传统艺术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纸的艺术
书法欣赏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