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平 (潮州市文化馆美术摄影部主任 521000)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探析
黄秋平 (潮州市文化馆美术摄影部主任 521000)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精神为主导,通过引用历史故事、《三字经》《论语》来分析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必要性,同时发挥文化馆的场地和网络平台广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
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化育人。
要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
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要从娃娃捉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故事中了解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宋时的“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形象的表述了我们传统美德,当发现别人有困难、有危险的时候,能及时伸出援手给予帮助。一个小孩都能有如此传统美德,何况我们大人,同时也教育我们现在的小孩要勇敢自强、团结互助,弘扬正能量。“孔融让梨”也是流传已久的一个古代故事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这天,孔融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筐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三字经》是宋代王应麟撰写的蒙学书,它流传至今还脍烫人口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孟子曰: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人性皆善。当人们想起这一小句子,即可知道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是做子女的最基本的人格,社会上也就少见些子女不供养父母甚至抛弃年老穷困的双亲。这也就应言:人初生时聪明或愚蠢、贤惠或不肖都相同,生性本来也相近没什么区别的。当开始学习知识时各人接受知识的差异导致了人的区分,所以从孩童时期就要注意教导其学习好习惯,培养其正人君子的行为。我们不是圣人,哪能一生下来就什么都能知晓,我们做父母的就要亲自教育子女,没有教育是不行的是不会成才的,孩子小不懂事,外面的诱惑又多你不教育他就有可能变坏走上邪道。怎么教育好孩子呢,从小就要言传身教多做忠孝、仁慈、友爱、善良之举。教育他们尊敬老师、敬重长辈、孝敬父母,对人文明礼貌,对事明辨是非,学习知识要有恒心,这也道明了为人父母者对子女教育之重要性。
论语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礼”是人与人之间的仪轨、规范。有了“礼”,人与人之间才会互相尊重不轻易发生争执。“和”就是“礼乐”之“乐”,就是教化人们以和谐、调和为做人的可贵品德。一个国家的治理需要有制度、行为规范,也就是“礼”来作为标准来进行节制约束。同时我们也提倡人性化管理,也就是用“乐”来加以调和的,那么处理事务的时候就比较畅顺,也就能很和谐圆满地达到目的。
论语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信,一个人有信用而且行为规范、言论也比较切合实际,那么他的言行是可以被我们作为经验和榜样的。如果一个人能够有礼节地恭敬谦逊地待人处事,那就能够避免因干坏事而受牵连的耻辱。如果每一个人都能遵循礼仪礼节,谦逊诚实待人处事,注意自己的言行、道德规范,关心周边及亲人,他这种高尚品德修养,关心体恤他人的品质,是值得人们尊敬和效仿的。
论语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对于自己的欲望不会过分地追求满足,对于自己所居住的生活环境也不过分追求安逸。能够勤勉处理大众事务,积极工作,对于自己的业绩、自己的成果不过分宣扬。我们通过自我约束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使自己的行为规范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那我们就可以称其为一个正人君子了。这也告诫人们个人的欲望不能无节制膨胀、凡事不能过分,人们享受正常的生活和拥有居住的环境,不要过分追求奢侈的物质享受,我们要发扬传统美德勤俭朴素。你就不会因为满足自己个人的私欲,而作出损害别人和集体的利益甚至出卖国家的利益。有些不法商人为追求过分高利润,置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不顾,食品过分增加添加剂、建筑偷工减料,使得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害。文化艺术类方面也有个别人过分追求高的头衔和身份,弄虚作假,有叫人代写代画,明目张胆的拿了别人的作品写上自己的名字,送展览参加比赛,用以能获得奖项荣誉。更有些人把传统艺术,个人行为地搞成另类表演,使得人们的心灵受污染。如社会上有人手脚并用或反转倒立写字画画,甚至选取一些低级庸俗的题材来大肆宣扬所谓的“艺术”,大肆宣扬以丑的书法丑的画作来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标榜自己,用以吸引人们的眼光和一些不明真相的传媒报道。作为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更要认清真相,不传丑,同时多利用自己的知识和人脉资源多传播宣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美德。采集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素材来作为艺术的创作点,创作出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美德的艺术作品,来进行表演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前来观看,通过以上的对外演出来宣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美德,使其深入人心,同时通过这种文化宣传来净化文化的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分清什么是丑的坏的形象,什么是美的好的文化艺术。当大众都懂得欣赏健康纯净的文化艺术作品,就自然排斥那些不健康的丑的所谓的“文化艺术作品”,那些坏的不健康的垃圾的文艺作品,就失去了市场,也就没了立足之地。人们也就有了清净健康的艺术园地。
可以利用我们文化馆站的场地免费开放,开展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各种活动。各级文化馆利用自身的场地免费开放,结合公益举办一些讲座。通过举办讲座这一形式,向大众输送国学典故等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作为国粹的中国画和中国书法是中华大地上流传几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至今还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文化艺术。古训有:“字如其人”“练字先练人”,就是说练字就像做人一样,先要学会修心、立德、树人;也有话:“画品如人品”,要画好中国画也需要有好的文化素质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这也说明中国书画是一种修心、立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雅事,也可以通过举办书画作品展览活动把广大人民群众吸引过来,让他们亲身参与,我们搭平台,群众自己来展示。这种群众亲身参与其中的活动更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学习、认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能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同时他们也是我们的文化传播者,他们会把自己亲身感受向周边的人们传播开、向自己的亲人传播开;
在当前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也要运用我们文化馆的网站平台向外界宣传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我们可以通过网站发布文字、图片,更能运用会动的视频影像来宣扬。视频影像更能客观形象的再现场景,也更能直接的告诉观众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央视有播出这样的公益宣传片:从小孩受到母亲的呵护、长大了母亲在前面拉着他的小手上学校,上大学了母亲还能迈着轻盈的步伐跟上孩子。当孩子成熟了、工作了,母亲也开始老了,母亲跟在孩子后面散步,当母亲老了、走不动了是孩子搀扶着母亲的手在回忆。这场景“天伦之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画面也传播出健康向上的正能量: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亲人的关爱,从孩童起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付出了代价,当孩子长大成才了能对社会有所贡献了也要为父母为家庭有所担当,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积极健康的思想精神和崇德向善的实际行动播种在人们心田,让它生根、开花、结果。
[1]中共潮州市委宣传部编印.《理论学习参考》,2016(3).
[2]王孺童.孺童讲论语[M].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