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一奇 梁景利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在矿藏方面的开采技术,文章分析了矿床的地质特点,同时根据铅同位素的特点分析了胜利沟金矿床的具体成因。铅的同位素范围非常窄,从构造模式图的投影位置,就可以分析出矿石中铅的来源,地壳和地壳上是主要的来源位置,俯冲造山作用对其也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金矿床;铅同位素;矿床成因;矿藏开采;地质特征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8-0148-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08.076
1 成矿地区地质的基本情况分析
在柴北缘陆内裂谷地带有一个胜利沟矿场,经过实地勘查发现是中央造山带-秦祁昆褶皱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由复合造山运动构成的,一共有9个三级构造区带。其中的胜利沟矿区含矿石的地层是一套下古生界浅变质火山-沉积岩,之前也有人分析研究过,定义为上奥陶统滩间山群,该地层一共可以分成4个矿组,而胜利沟矿区是B岩组,主要的地层还包含第二岩组,这一岩组分布非常广泛,第三岩段是属于露安山岩段,而第四岩段属于夹安山岩段,这是几个比较多而且比较重要的岩组。该矿区由于地理原因,严重地受到区域构造的影响,总体发展方向是呈北西向南东,断层发育非常好,从整体上而言,岩体的规模非常大,没有太大的变形量,而且大都是分布在韧性剪切带上。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北东向张性断裂带。最大规模的要属北西向断裂,该地质活动的时间非常长,控制该区域的岩浆发展和地层发展同向。多数的脉岩也受到其影响,在南北、北东向断裂的情况比较少,而且规模也不是很大。黄铁绢英岩化蚀变破碎带非常常见,有些地方可以看到铅矿,呈条带状富集在这一地区,从南到北可以划分两个矿带,从平面上观察,这两个矿带呈北西-南东走向。
围岩蚀变类型有很多,但是主要为钾化、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等,钾化蚀变有明显的高温特点,其他都是中低温热液蚀变,总体蚀变呈面形展开,没有明显的分带,而且黄铁绢英岩化和金矿化有直接的联系。通过对这一地区的矿脉穿插进行观察分析,掌握了这些矿岩之间的关系,同时使用显微镜对矿物间的交代穿插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之间的关系更为清晰。该矿区的矿化期一共可以分为两期,即表生淋滤期和构造热液成矿作用期。
2 采集样品和测试结果分析
这次测试主要采集了矿区内脉状硫化物、浸染状矿石,选择的是单矿物,一共收集的10件样品都是方铅矿。这次研究委托北京的地质研究院进行测试分析,使用的仪器主要有IsoProbeT热电离质谱仪,对同位素比值测试中,使用了NBS2981的标准样重复测试结果所确定的单位原子质量0.1%的分馏系数进行校正,最终的结果误差在0.05%范围内,也就是208Pb/204Pb=16.923±3,207Pb/204Pb=15.467±3,206Pb/204Pb=36.733±6。
3 最终结果分析
3.1 分析铅同位素的特征
从表1中可以看出,胜利沟矿区中矿石铅208Pb/204Pb的比值范围在38.054~38.346,平均数值达到了38.166,从总体上分析要比39.000低一些,也表明钍铅有微弱的亏损;而207Pb/204Pb的比值在15.602~15.688范围,平均值达到了15.636,数值要比15.600大,也就表明该地区的铀铅含量比较多;206Pb/204Pb之间的比值在18.300~18.374范围内,平均值是18.333。μ值为9.48~9.64,计算出其平均值为9.54,比正常的铅μ值要高,正常值在8.686~9.238范围内,这一地区矿石中铅的同位素所组成的Th/U值在3.63~3.73范围,和其他地区的数值进行比较,相对还比较平均,而且接近陨石的Th/U值3.8。从Zart m an-Doe图中就可以看出:在图1左中207Pb/204Pb-206Pb/204Pb的关系图,在图1右可以看出208Pb/204Pb-206Pb/204Pb之间的关系图,所有的样品都是在造山带和上地壳演化线之间,而且大都是靠近造山带演化线的附近,由此可以说明这一地区的铅来源可能是在上地壳中。
使用△γ-△β成因分类图解可以很好地追踪矿石铅源,在示踪方面有非常大的意义。通过对胜利沟位置矿石铅和同时代地幔之间出现的偏差进行对比,然后把数据利用投影方式投到△γ-△β成因分类图解上,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对样品进行投影,其结果是投影到了上地壳和地幔混合的位置,在图3中可以分清铅同位素构造环境,样品都处在造山带的区域。从上述的情况和下图就能分析出,这些矿物质都是来自地幔和地壳的混合,同时和俯冲造山作用有非常大的关系。
3.2 金矿床形成的原因分析
胜利沟矿区的矿体受到了构造的控制,在青龙沟到滩间山北西方向上形成了大型的剪切带,因此控制了滩间山、青龙沟以及胜利沟的多个金矿床,在矿区中北西方向的断裂程度是最大的,而且活动的时间也是最长的,控制了这一地区的岩浆。底层是开展方向,对金矿的产生和形成有很大的控制作用。围岩蚀变是面型的,因此没有明显的分带,金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在整个矿区绢云母化、微弱的硅化和碳酸盐化都非常多,在矿体中以及矿体附近有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强硅化发育,说明里面含有丰富的矿热液富硅和CO2,在胜利沟金矿区中,具有CO2、中低盐度和中低温的特点。
矿石中铅的同位素组成非常稳定,这些铅都来源于上地壳,从△γ-△β成因分类图就能知道,样品的投影都落到了地壳和地幔混合的俯冲带铅的位置,通过分析同位素构造环境判别图可以得知,样品的投影都在造山带范围内。从上述这些证据中就可以断定,在俯冲造山作用下,再加上地幔和地壳的混合,形成了这一地区的矿物质。在温度不断升高的时候,该区域的矿热液会沿着大型的剪切带做长距离大规模的迁徙,在不断的迁徙过程中还会淋取围岩的成矿元素,进而形成了这一地区的含金流体。当这些矿热液进入到矿区的次级构造后,也就是北西向断裂带后,因为和之前地区的构造性质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而在物理、化学条件方面也有了改变,导致这些富含金的流体发生沉淀,最终形成了金矿体。这些也和造山带的金矿床应该具备的特点相互
吻合。
3.3 最后结果分析
这一地区的铅同位素比值非常稳定,而且没有太大的变化范围,因此铅的特征非常正常。通过上述的分析和图解可以得知,样品都在造山带范围,说明矿物质都是从地幔和地壳的混合中产生的。在造山带的影响下形成了这些矿石,利用碰撞造山形成矿热液,这些液体向韧性剪切带移动,通过迁徙和淋取围岩矿元素,最后在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很快发生构造沉淀,拥有造山带型矿床的特征。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未来还会有很多金矿床需要开发,为了保质保量地开发这些资源,相关的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好铅同位素特征和矿床成因,通过细致的分析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进而使金矿床的一系列开采工作顺利开展,希望在以后的科技发展中,这方面的开采技术会有新的突破,推动我国金矿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勇.辽南分水金矿床铅同位素特征及矿床成因[J].吉林地质,2014,(4).
[2]章永梅,顾雪祥,程文斌,等.内蒙古柳坝沟金矿床40Ar-39Ar年代学及铅同立素[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41(5).
[3]胡荣国,赖健清,张绍宁,等.青海省都兰县果洛龙洼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与勘探,2010,46(5).
[4]刘军,武广,陈方伍,等.河南省石寨沟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硫铅同位素研究[J].中国地质,2012,39(6).
[5]袁士松,葛良胜,郭晓东,等.大坪超大型金矿床铅和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1,31(1).
(责任编辑:秦逊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