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岩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里山街道兽医站24710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断与防治
刘岩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里山街道兽医站24710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该病能引起母猪发情延迟,妊娠率下降,屡配不孕,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弱胎和木乃伊胎,以及仔猪的呼吸困难和高死亡率。合理的免疫接种能够降低发病几率,减轻发病症状。
蓝耳病;发病原因;诊断;防治
由于池州市梅雨季节的雨量很大,养殖场的地势较周围地势低洼,雨水聚集在养殖场周围,污染了养殖场。雨量大,饲料发霉,被霉菌污染。防蚊蝇工作没有做到位。免疫接种计划不到位,有很多的猪没有按时、及时接受免疫接种,加大了发病的危险性。养殖场应用的是有机发酵床技术,但是技术应用不合理。发酵床垫料太厚,不透风、不透气,没有定时翻料,使很多病毒和细菌不能被发酵床里的有益菌分解。
病猪、无症状带毒猪、康复猪、感染母猪所产仔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以及被污染的环境和用具均具有传染性,此外受感染活猪流动也是猪群疫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是猪群中蓝耳病病毒的主要宿主。此病毒能够经空气传播,并可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经子宫途径垂直传播给仔猪。受感染活猪流动也是猪群疫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患病母猪不食,体温升高,精神萎靡,呼吸困难,咳嗽,倦怠。其中有少数母猪耳部、腹部和阴唇等处出现蓝红色紫绀,所以称“蓝耳病”。
病猪表现为短暂昏睡、抑郁、厌食、轻度发热、性欲减退(后来对几头公猪进行采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精子的活力非常低,甚至是死精),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断奶前的仔猪体温升高至39~41℃,贪睡,精神不振,厌食,咳嗽,眼、鼻有分泌物。呼吸困难,有的呈腹式呼吸,耳朵有时出现紫蓝色,皮肤苍白。被毛粗糙,腹泻,消瘦,共济失调,四肢呈八字形,划水式躺卧。口吐白沫,眼球苍白,眼结膜炎。保育舍和育肥舍的猪多出现继发感染,表现为混合感染症状。
(4)病理变化。剖检可见肺脏表面凹凸不平,有的部位隆起。整个肺部出血、淤血,呈现典型的弥散性间质性肺炎,肺泡比毛细血管扩张,内充满红细胞。病灶周围的肺小叶呈气肿状。脾脏变化不明显,肝细胞出现散在性变性坏死。中央静脉和肝窦状隙扩张并淤积大量红细胞。肾脏表面和切面弥漫散布着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外观似雀蛋,体积稍微肿大。皮质和髓质充血、出血,肾小球扩张,毛细血管充血,肾小球周围间质血管充血。局部可见坏死灶。
根据发病原因、妊娠后期发生流产、所产仔猪死亡率高和其他临床症状等特征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1)治疗。药敏实验发现该病对青霉素较敏感,干扰素肌肉注射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同一时间给猪场全部猪免疫同一种减毒冻干苗。加强针头管理,注射疫苗或药物时,做到一猪一针头,防止针头传播病毒。饮水中加入维生素和葡萄糖等。尽量饮水给药,从而减少注射刺激。对发病的公猪在饲料中适量添加促进精子活力的药物。
(2)加强饲养管理。重新设定合理的饲料营养配方,提供优质饲料,减少霉菌毒素的污染。做好通风换气及防蚊蝇工作。发酵床定时消毒、定时翻料,3天一小翻,1个月一大翻。
(3)控制。及时淘汰或隔离发病猪,及时妥善处理病死猪。减少或阻止病猪和带毒猪排毒,消除向其他猪群及猪场传播的途径,降低易感猪群或猪场的数量。由于猪舍外的很多场地都被雨水浸泡,一定要全面彻底地消毒(道路舍壁等)。用消毒灵1∶600稀释液对猪舍、地面、用具、食槽和环境等消毒,对病毒和细菌都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工作人员进出猪舍都要在消毒房消毒。消毒池每天换水,放入适量的烧碱。加强对运输猪或饲料的车辆消毒,最好在猪场3km以外进行第一次消毒,在出猪台或猪场门口对车辆再次消毒。
(4)免疫。用弱毒疫苗对母猪群普免两次,间隔3周,产房内7日龄至断奶前所有哺乳仔猪免疫一次,然后对母猪群间隔3个月再普免一次,以后每隔3~4月普免一次;后备猪群可在配种前3周完成2次免疫,间隔3~4周;仔猪可在出生后的2~3周龄免疫一次。母猪群免疫2~3次后基本不再排放野毒,也不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或通过水平传播感染哺乳仔猪。
[1]王继秀,郑学彬,张丽琼.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预防措施现代农业科技》2007.
[2]段鹏,邓晓梅,王西成.高致病性疫苗免疫效果的原因与对策.
[3]彭公宽,徐联海.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措施《湖北畜牧兽医》.
[4]曾少玲,孙洁,秦智峰.耳病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检测方法的建立《动物医院进展》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