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杨
(北京外国语大学 孔子学院工作处,北京 100089)
“聪明”一词词汇化过程探析
李杨
(北京外国语大学 孔子学院工作处,北京100089)
[摘要]文章从历时的角度考察“聪明”一词的词汇化过程及其隐喻机制,认为“聪明”是由双音节并列短语发展而来,词义通过隐喻由“听觉和视觉灵敏”发展到“聪察、明智”,再到“天资高,智力强”,最终固定成词。经考察,“聪明”作为词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明时完成词汇化过程。
[关键词]聪明;词汇化;隐喻
从历时角度考察汉语的语法化越来越得到关注。本文以历时语料为基础,探析汉语“聪明”一词的词汇化过程,同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其隐喻机制。
一、“聪明”词汇化的历时考察
词汇化是指一个从句法层面的自由组合到固定的词汇单位的演变过程。[1](P329)董秀芳指出:“双音词有三类主要历史来源,一是从短语降格而来,二是从由语法性成分参与形成的句法结构中衍生出来,三是从本来不在同一个句法层次上的跨层结构中脱胎出来。”[1](P329)经考察,“聪明”一词应为短语降格而来的双音节词。
现代汉语中,“聪明”指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2](P227)为形容词,可做定语修饰名词,或做谓语说明主语的性质。如:
例1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聪明的女人。
例2在动物中,狗、海狮、熊等都很聪明,通过人们的精心训练,它们的智能可以不断提高,可以做各种杂技表演。
“聪明”在现代汉语中词义单一而固定,通过考察不同历史时期的使用情况可清晰地反映出“聪明”的词汇化过程。
(一)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聪”和“明”为两个独立的词,可分别处于两个短句或中间有其他词,也可并列连用,两词并列连用时,构成并列短语。通过考察语料发现,这一时期“聪”有“听觉灵敏”和“聪察”两义,“明”有“视觉灵敏”和“明智”两义,并列短语“聪明”亦同时具有“听觉和视觉灵敏”和“聪察、明智”两义。
1.“聪明”之“听觉和视觉灵敏”义
(1)“聪”和“明”分处两个短句或中间有其他词,如:
例3今有药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墨子》)
例4若夫充虚之相施易也,“坚白”“同异”之分隔也,是聪耳之所不能听也,明目之所不能见也,辩士之所不能言也。(《荀子》)
例5嫫母、力父,是之喜也。以盲为明,以聋为聪,以危为安,以吉为凶。鸣呼!上天!曷维其同!(《荀子》)
例6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
例3中“聪”和“明”分别作“耳”和“目”的谓语,说明主语的性质;例6中“聪”和“明”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其中“聪”和“明”也是用来说明性质的。例4中“聪”和“明”分别作“耳”和“目”的定语。“聪”和“明”常做谓语或定语,为“聪明”一词形成后的语法功能奠定了基础。
例5通过对举“明”和“聪”的反义词“盲”和“聋”,凸显“聪”的“听觉灵敏”义和“明”的“视觉灵敏”义。同时,先秦时期“聪”与“耳”、“明”与“目”经常搭配使用且常同用并举,距离不远,但顺序不定。这种搭配频繁使用使“聪”和“明”分别承担了“耳”和“目”的语义,进而发展出“听觉灵敏”和“视觉灵敏”义。
(2)“聪”和“明”并列连用。同一时期,“聪”和“明”也有并列连用的情况,构成并列短语“聪明”,有“听觉和视觉灵敏”义。如:
例7去朝吴,出蔡侯朱,丧太子建,杀连尹奢,屏王之耳目,使不聪明。不然,平王之温惠共俭,有过成、庄,无不及焉。(《左传》)
例8吁!何君见之晚也。夫四时之序,成功者去。夫人生手足坚强,耳目聪明圣知,岂非士之所愿与?”应侯曰:“然。”(《战国策》)
“聪明”连用,在表“听觉和视觉灵敏”义时,常与“耳目”搭配。
2.“聪明”之“聪察、明智”义
(1)“聪”和“明”分处两个短句或中间有其他词,如:
例9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
例10申子曰:“独视者谓明,独听者为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韩非子》)
先秦时期,“聪”和“明”分处两个短句或中间有其他词时,表 “聪察”“明智”义的用例较少,说明该用法此时并不普遍。
(2)“聪”和“明”并列连用,如:
例11用百里之国,则将有千里之听;用千里之国,则将有四海之听,必将聪明警戒和传而一。(《荀子》)
例12王今命之,臣固敢竭其愚忠。臣闻之,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战国策》)
例13聪明睿智,天也;动静思虑,人也。(《韩非子》)
用例中“聪明”既可作“听觉和视觉灵敏”义,也可作“聪察、明智”义,处两可状态。
据先秦时期语料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先秦时期,“聪明”为并列短语并未成词。一方面,先秦语料中有大量“聪”和“明”作为词单用的例子,即使连用在意义上也是两词词义的简单相加,并未出现专指义。另一方面,通过与“聪明”相对举的词,也可判定此时“聪明”仍是并列短语。如“恃尽聪明,劳智虑”,“智虑”为并列短语,取“智慧和思虑”义,“聪”和“明”分别与“智”和“虑”对应,因而“聪明”尚未成词。
第二,“聪”的“聪察”义和“明”的“明智”义,应是由“听觉灵敏”义和“视觉灵敏”义引申而来。虽然从两种词义使用的时间来看并不能确定孰先孰后,但从词义上来看,人的“听觉灵敏”会使其变得“聪察”,“视觉灵敏”会使其变得“明智”,两义在意义上有先后承接的关系。此外,先秦时期,“聪察、明智”义的使用明显少于“视觉和听觉灵敏”义,而且“聪明”连用时,还出现了词义两可的情况。因此,我们认为“聪察、明智”义是由“视觉和听觉灵敏”义引申而来。
(二)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聪明”仍是并列短语,单用与连用共存,“视觉和听觉灵敏”义与“聪察、明智”义共存。如:
例14养气自守,适时则酒。闭明塞聪,爱精自保。适辅服药引导,庶冀性命可延,斯须不老。(《论衡》)
例15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史记·乐书》)
例16儒者论圣人,以为前知千岁,後知万事,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事来则名,不学自知,不问自晓。(《论衡》)
例17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史记·五帝本纪》)
表“听觉和视觉灵敏”义,例14为“聪明”单用例,例15为连用例;表“聪察、明智”义,例16为单用例,例17为合用例。
此外,这一时期两可义也仍然存在。如:
例18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史记·五帝本纪》)
例19先知之见,方来之事,无达视洞听之聪明,皆案兆察迹,推原事类。(《论衡》)
据语料分析发现,这一时期“聪察、明智”义用例开始多于“听觉和视觉灵敏”义。因而,到两汉时期,“聪明”的“聪察、明智”义虽尚未完全取代“听觉和视觉灵敏”义,但已经普遍使用。“聪察、明智”义使用频率的提高,是“聪明”出现专指义,完成词汇化的基础。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聪明”单用例已数量不多,“听觉和视觉灵敏”义也变得非常少见,只有部分“聪察、明智”与“听觉和视觉灵敏”两可义仍少量存在。如:
例20昔有古强者,服草木之方,又颇行容成玄素之法,年八十许,尚聪明不大羸老,时人便谓之为仙人,或谓之千载翁者。(《抱朴子》)
例21痒之何故,则彼天亦不能自知其体盈缩灾祥之所以,人不能使耳目常聪明,荣卫不辍门亥,则天亦不能使日月不薄蚀,四时不失序。(《抱朴子》)
魏晋南北朝时期,“聪明”连用开始出现词义的变化,“明智、聪察”成为主要词义。如:
例22故道业不足以相涉,聪明不足以相逮。理自不合,无所多怪。(《抱朴子》)
例23宾客盈坐,敦知帝聪明,欲以不孝废之。(《世说新语》)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聪明”由并列短语发展成为词的初始时期。这一时期“聪明”开始出现“天资高,智力强”义,这一释义不再是两词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词的专指义。如:
例24洁百日已上,又当得闲解方书,意合者乃可为之。非浊秽之人,及不聪明人,希涉术数者所办作也。其中或有须口诀者,皆宜师授。(《抱朴子》)
例25安得掩翳聪明,历藏数息,长斋久洁,躬亲炉火,夙兴夜寐,以飞八石哉?(《抱朴子》)
上两例“聪明”皆既可释为“聪察、明智”,也可释为“天资高,智力强”。
“聪明”的“聪察、明智”义引申为人生来就具有的能力,产生了“天资高,能力强”义,成为其专指义,这标志着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聪明”已开始作为词使用。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一时期“聪明”作为词使用极少,仅是词汇化的初始阶段。
(四)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聪明”的“天资高,智力强”义开始大量出现,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词义。如:
例26晏子对曰:“齐国大臣七十二相,并是聪明智惠,故使向智量之国去;臣最无智,遣使无智国来〔也〕。”(《敦煌变文集新书》)
例27师曰:“犹有纹彩在。”对曰:“无亦无。”师曰:“你大煞聪明。”(《祖堂集》)
上述语料中“聪明”皆为“天资高,智力强”义,隋唐五代时期此义使用频繁,使“聪明”进一步词汇化。因此,我们可认为隋唐五代时期为“聪明”词汇化的发展时期。
(五)宋元明时期
宋元明时期,“聪明”的词汇化过程基本完成,“天资高,智力强”取代“聪察、明智”成为最主要的词义。宋元时期,“聪明”作为词的用例要远远多于作为并列短语的用例,而到明时,“聪明”完成词汇化,完全成为一个词,几乎不再作为短语来使用。如:
例28颜子聪明,事事了了。子贡聪明,工夫粗,故有阙处。(《朱子语类》)
例29西门庆听见他说话儿聪明乖觉,越发满心欢喜。(《金瓶梅》)
二、“聪明”一词词义的隐喻机制
传统上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格,形象地表示不同领域的事物在某方面,特别是在本质特征方面的共同点。但是,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发现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格,而是一种认知模式。Lakoff和Johnson指出“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体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体。”[3](P403)“聪明”一词词汇化过程中词义的发展就是通过隐喻。
许慎的《说文解字》从造字角度分析了“聪”和“明”的本义:“聰,察也。从耳怱聲。”[4](P250)“朙,照也。从月从囧。凡朙之屬皆從朙。”[4](P141)先秦时期,“聪”和“明”开始频繁地与“耳”和“目”搭配使用,隐喻义“听觉灵敏”和“视觉灵敏”因此产生。
耳聪目明概念域A概念域B
理解概念域B是基于理解概念域A之上的,通过认知和推理,概念域A“耳”的“听觉”特征和“目”的“视觉”特征通过映射被作用到了“聪”和“明”上,使得“聪”和“明”分别获得了“听觉灵敏”和“视觉灵敏”的隐喻义。
随后,概念域B“聪”和“明”的部分特征又反过来映射到隐喻义上,并使其产生新的隐喻义“聪察”和“明智”。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聪明”的连用逐渐取代了单用,“聪”和“明”的意义也开始融合,最终出现了专指义“天资高,智力强”。至此,“聪明”开始作为一个词来使用,完成了词汇化(见图1)。
图1“聪明”的隐喻过程
三、余论
通过分析语料,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归纳“聪明”的词汇化过程。从意义方面,“聪明”经历由“听觉和视觉灵敏”义到“聪察、明智”义,再到“天资高,智力强”义。其中从“听觉和视觉灵敏”义到“聪察、明智”义,开始于先秦时期,完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从“聪察、明智”义到“天资高,智力强”义,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完成于明代。“聪明”的词义发展是通过隐喻实现的。从位置方面,“聪明”经历了由“聪”和“明”分处两个短句或中间有其他词到“聪明”连用的过程。从形式方面,“聪明”经历了由并列式双音节短语到双音节词的过程。
通过分析“聪明”一词的词汇化,我们可以看出,汉语双音节短语发展为词要具备三个必要条件:一是生成专指义,即意义由两词义的简单相加变为一个不可拆分的词义;二是两词单用时经常同时出现且位置较近;三是两词长期频繁连用。
从历时角度探讨汉语双音节词的形成过程,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汉语词汇形成的一般规律。因而,对汉语词汇进行词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参考文献]
[1]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
[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许慎撰.徐铉.说文解字(影印)[M].北京:中华书局,1963.
责任编辑:思动
Lexicaliz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 “Congming”
LI Yang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Beijing 100089,China)
Abstract:The process of lexicalization,as well as the metaphorical mechanism,is examined diachronically. It is believed that this word comes from a two-syllable phrase. The metaphorical meaning comes from “sensitive hearing and seeing ability” and later becomes “sensitive observation,wise” and “high talent and intelligent” and finally the meaning become lexicalized. According to the study,this word firstly appeared at Wei-Jin North-South Dynasty and lexicalized at Ming period.
Key words:Congming;lexicalization;metaphor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6.02.027
[文章编号]1004—5856(2016)02—0120—04
[作者简介]李杨(1983-),女,天津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