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艳,罗永江,辛蕊华,彭文静,梁 歌,郑继方*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50;2.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66)
中药对牛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刘艳1,罗永江1,辛蕊华1,彭文静1,梁歌2,郑继方1*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50;2.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66)
摘要:中药的性味归经不同、炮制方法不同、配伍不同,其药理作用也不同,已有研究表明,多种单味中药和复方中药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以传统中药为原料研制的免疫调节剂,凭借其高安全、低残留、低毒性、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独特优势,在动物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论文分别从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方面对单味中药及复方中药制剂对牛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制效果良好、使用方便、成本低、副作用小的牛中药免疫调节剂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牛;免疫调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生产要求越来越高,中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认可。中兽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使用经验。中药源于天然动植物及矿物质,在动物保健、动物疾病防治、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方面,具有化学药物无法替代的优势。
近年来,对中药免疫调节作用的试验研究越来越广泛,很多中药和方剂被证实对动物机体具有免疫增强或免疫抑制的作用,还有一些中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多数补益类中药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如黄芪[1]、党参[2]、白术[3]等;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多集中于祛湿类和解表类中药,如青风藤[4]、雷公藤[5]等。中药免疫增强的机制包括增强机体的屏障防御功能、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增强免疫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因子生成、促进抗体生成、激活补体系统、促进红细胞免疫功能等[6-8];中药免疫抑制的机制包括抑制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超敏反应、抑制排斥反应等[9-12];双向调节多与药物剂量和机体状态有关[13-15]。本文从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三个方面,就中药对牛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1中药对牛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组成机体的免疫系统。非特异性免疫即固有免疫,是机体生来就有的,是特异性免疫的基础。固有免疫系统包括固有免疫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固有免疫分子等。
中药在大动物临床上的应用以复方药为主流,已有报道表明多种中药复方制剂对成年牛或犊牛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一些中药可以促进红细胞表面C3b受体表达并增强其活性,从而提高红细胞的免疫黏附能力。陈会良等[16]研究发现由黄芪、紫苏叶、杜仲叶组成的中药饲料添加剂可以显著高奶牛的产奶量、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超氧化歧化酶活性,证明中药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奶牛的抗氧化能力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孙福亮等[17]的研究也证明由黄连、野菊花、鱼腥草等配伍组成的复方中药制剂肠宁Ⅱ(CNⅡ)对新生犊牛红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陈现伟[18]研究了4种不同制剂的复方中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中复方中药子宫灌注剂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疗效最好,复方中药内服制剂对奶牛淋巴细胞的刺激效果最强并且对奶牛中性粒细胞吞噬力的促进作用也最强,表明复方中药制剂可用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防治并有益于奶牛免疫机能的增强。陈永庆等[19]研究发现由黄芪、党参、当归、女贞子、紫花地丁、益母草、蒲公英、木通、王不留行、炙甘草等配伍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可以提高健康奶牛和患隐性乳房炎奶牛的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和中性粒细胞吞噬率,改善其非特异性免疫机能。
丑有财[20]研究复方女贞子(由女贞子、党参、黄芪三味药配伍组成)和益生菌对新生犊牛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在生产性能提升方面,复方女贞子和益生菌联合使用效果最为显著,复方女贞子组效果不如益生菌组。在免疫功能方面,复方女贞子组和益生菌组胸腺和脾脏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联合使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且30 d~60 d血清溶菌酶含量达到最高,证明复方女贞子可促进犊牛的生长发育,提高犊牛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与益生菌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当湿温指数高于72时牛会处于热应激状态,处于热应激状态的牛生产、遗传和免疫方面的性能都会有所降低。胡永灵等[21]研究发现选用清热解毒、补气养阴类的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对热应激状态奶牛的生产性能有显著的恢复效果,能明显提升热应激奶牛血液中抗氧化酶基因表达水平,有效降低热应激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率,显著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机能。郑会超[22]的研究也证明加减白虎汤散剂能够有效缓解奶牛的热应激状态,提高牛乳质量,维持奶牛体热平衡,调节代谢,提高热应激奶牛的固有免疫机能。
据报道,苜蓿可增强反刍动物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提高奶牛产奶量和肉牛饲料报酬,但其深加工有待进一步的科学化和多样化[23]。中药不同制剂的不同给药方式可能会对受试动物产生不同的影响。药物吸收方式不同,其可吸收率也会有所区别,要根据不同的给药方式合理设计用药剂量。不同给药方式可能会使动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也是用药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复方中药制剂与益生菌联合使用效果优于分别使用,可通过进一步试验探讨二者的主辅作用,优化剂量配比,使药物的利用效率最大化。
2中药对牛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特异性免疫指免疫细胞因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而活化、增殖、分化,最终形成效应细胞,并通过其所分泌的抗体或细胞因子表现出一定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由于中药复方的组方配伍不同,某些中药复方制剂只对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有促进作用,而有一些复方中药则对牛的免疫机能具有全方面的提高,但会具有一定的偏向性。
2.1中药对牛体液免疫的影响
Du J L等[24]研究了复方益母生化散对子宫内膜炎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复方益母生化散能显著提高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血清中IgG和IgA含量,增强牛的免疫力。
丑有财[20]研究复方女贞子和益生菌对新生犊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在体液免疫功能方面,复方女贞子和益生菌联合使用可使血清IL-1含量极显著升高;复方女贞子单独使用或与益生菌联合使用在30 d时可使血清中IgG和IgA含量极显著升高,90 d后可使血清中IgM含量极显著升高。说明复方女贞子对犊牛的体液免疫功能有较为理想的促进作用。
一些中药被证明具有协同提高疫苗免疫抗体效价的作用,利用中药的免疫活性加强疫苗在动物体内诱导的免疫应答是新型疫苗佐剂研究的方向之一。杨高丰等[25]的研究发现参苓白术散对于肉牛长途运输的抗应激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恢复受应激影响的肉牛的口蹄疫亚洲1型抗体、口蹄疫O型抗体、支原体抗体、巴氏杆菌抗体等多种免疫抗体水平,显著提升应激奶牛的体液免疫机能。申义军等[26]的研究也证明黄芪多糖能显著提升牛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效价,延长口蹄疫抗体效价的平台期,其提升效果与用药剂量呈正相关。
2.2中药对牛细胞免疫的影响
丑有财[20]研究发现复方女贞子和益生菌能显著提高新生犊牛淋巴细胞的转化率,二者联合使用对淋巴细胞转化率的提升效果极显著,表明中药复方女贞子对犊牛细胞免疫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益生菌联合使用效果更佳。中药对益生菌具有益生元作用,益生菌可促进中药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加快吸收并增强药效,二者协同作用,互相促进,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孙福亮[27]研究了中药复方制剂CNⅡ对新生犊牛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CNⅡ能显著提高犊牛Ea玫瑰花环形成率、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球蛋白含量和EAC花环率,高剂量组用药效果优于低剂量组,证明CNⅡ对新生犊牛的免疫机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会大幅降低奶牛产奶量和牛奶质量,对奶牛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防治奶牛乳房炎容易引起兽药残留超标、耐药菌株增加、内分泌紊乱等问题,因此,随着人们对牛奶质量要求的提高,中药在奶牛乳房炎防治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张淼涛等[28]研究由当归、川芎、黄芪、芍药、丹参、蒲公英、益母草等中药配伍组成的复方中药对患隐性乳房炎奶牛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药物组奶牛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和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同时该复方具有降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的功效。宋华容等[29]的研究也证明由胡桃仁、白术、当归、白芍、柴胡、蒲公英等中药配伍组成的复方制剂能提升患乳房炎奶牛的免疫功能,对细胞免疫的促进效果极其显著。
3小结
中药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饲料生产中可部分代替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是安全无公害肉牛生产发展的一条新途径[30]。许多单味或复方中药被制成不同的剂型应用于动物免疫机能的研究,诸多中药免疫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在临床上使用后都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反馈[31-33]。大量试验证明,多种中药制剂可以明显提高牛的生产性能,促进犊牛免疫器官发育,对牛的免疫系统发挥多方面调节作用。中药作为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不如免疫促进剂普遍,使用时对于剂量的把握十分关键。不同药物对牛非特异性免疫水平、细胞免疫水平和体液免疫水平的影响效果侧重不同。将中药制成超微粉可减少临床用量,节约成本,提升药效,也是将来中药免疫调节剂剂型发展的一个方向[34]。目前,中药免疫调节剂存在着化学结构不明确,制剂大多粗糙以致其作用受限,质量不易控制,不符合国际规范等问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解决。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兽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药免疫调节剂的应用必将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Yang B, Xiao B, Sun T Y. Antitumor and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ofAstragalusmembranaceuspolysaccharides in H22 tumor-bearing mice[J]. Int J Biological Macromol, 2013, 62 (4):287-290.
[2]Zhao X N, Hu Y L, Wang D Y. The comparison of immune-enhancing activity of sulfated polysaccharidses fromTremellaCondonpsispilosula[J].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3, 98(1):438-443.
[3]Sun W J, Meng K, Qi C H, et al. Immune-enhancing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s isolated fromAtractylodismacrocephalaeKoidz[J].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5,126(3):91-96.
[4]黎炼, 罗志刚. 青藤碱的免疫抑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5, 43(1):86-89.
[5]张敏, 王守安, 刘黎星. 雷公藤多苷干预TLR-NF-κB通路发挥免疫抑制作用[J]. 中药, 2014, 45(9):1288-1292.
[6]晏继红, 王仕宝, 刘文虎. 中药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J]. 西北药学杂志, 2013(5):549-552.
[7]赵东, 常江. 中药有效成分免疫增强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3, 29(4):122-124.
[8]李 龙. 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免疫增强作用研究[D]. 新疆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 2013.
[9]龚惠琳. 雷公藤及其提取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实验研究[D]. 江苏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10]宋喆, 罗志刚. 青藤碱对移植动物生存时间的影响[J]. 社区医学杂志, 2015, 13(6):77.
[11]史海霞. 中药青蒿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5, 24(1):77-80.
[12]徐文俊, 王莒生. 中药对T淋巴细胞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10(3):440-444.
[13]廖月霞. 半枝莲黄酮活性成分双向调节肿瘤免疫作用及机制[D]. 江苏扬州:扬州大学, 2014.
[14]刘微, 洪涛, 王福玲,等.中药对细胞免疫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医药, 2014, 27(1):1018-1020.
[15]张瑜, 李康清. 论中药双向调节作用机理[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 18(6):15-17.
[16]陈会良, 顾有方, 汪东胜. 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抗氧化能力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饲料广角, 2005, 21(7):25-26+31.
[17]孙福亮, 鞠玉琳. 中药制剂CNⅡ对新生犊牛红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J]. 中兽医学杂志, 2006, 50(4):8-9.
[18]陈现伟. 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效果及免疫增强功能研究[D]. 山东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07.
[19]陈永庆, 冯士彬, 王希春, 等. 中药复方制剂对奶牛免疫机能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51(13):2785-2789.
[20]丑有财. 复方女贞子和益生菌对犊牛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D]. 黑龙江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12.
[21]胡永灵,叶世莉,罗佳捷. 中草药制剂对热应激奶牛泌乳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15, 24(1):132-140.
[22]郑会超. 加减白虎汤散剂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效果及其机理研究[D]. 浙江杭州:浙江大学, 2013.
[23]薛艳锋,郝力壮,刘书杰. 苜蓿在反刍动物上的营养与免疫作用以及在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饲料与畜牧, 2015, (29)9:25-28.
[24]Du J L, Qin J H, Chu J S, et al. Effects of Yimu Shenghuasan preparation on the cytochrome P450 in endometrial cells and immune function of dairy cows[J]. Agri Sci China, 2010, 9(10): 1497-1503.
[25]杨高丰, 韩瑾瑾, 陈晓东, 等. 2种中药方剂对肉牛运输的抗应激效果[J]. 中国兽医学报, 2012, 32(8):1186-1189.
[26]申义君, 王斌, 周金伟, 等. 黄芪多糖对奶牛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水平的影响[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4, 26(10):1585-1588.
[27]孙福亮. 中药复方制剂CN-Ⅱ对新生犊牛免疫水平影响的研究[D]. 吉林延边:延边大学, 2007.
[28]张淼涛, 王秋芳, 效梅, 等. 复方中草药对隐性乳房炎乳牛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兽医科技, 2001, 31(1):24-25.
[29]宋华容, 李正国, 关辉, 等. 复方中药对乳房炎奶牛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动物检疫, 2009, 26(4):65-67.
[30]高辉, 杨静静, 刘翠艳, 等. 中草药添加剂对犊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3, 40(6):950-954.
[31]侯凯俪, 翟利娟, 葛佳静, 等. 黄芪、白术水煎剂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J].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2, 31(5):25-27.
[32]隋昀原,沈国顺. 黄芪多糖对猪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10):223-225.
[33]贾万臣, 史兆国, 刘根新. 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中草药对蛋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 2014, 41(3):230-232.
[34]金尔光, 陈洁,何斌,等. 中草药超微粉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兽药杂志, 2015, 49(9):60-64.
Advance in Immunomodulating Effects of Chinese Medicine on Cattle
LIU Yan1,LUO Yong-jiang1,XIN Rui-hua1,PENG Wen-jing1,LIANG Ge2,ZHENG Ji-fang1
(LanzhouInstituteofAnimalHusbandryandPharmaceuticalSciencesofCAAS,Lanzhou,Gansu, 730050,China;2.SichuanAnimalScienceAcademy,Chengdu,Sichuan, 610066,China)
Abstract: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have different properties, tastes and meridian entries, and can be processed and combinated in different methods. Therefore, they have different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many single herbs and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s have effects on immunological regulation. Chinese medicines are more and more widely applied in clinic as immunomodulators for its unique advantages such as safety, low residues, hypotoxicity and little drug-resistance. The article expounded the immune regulation effects of Chinese medicine on cattle from aspects of productive performance, humoral immunity, cellular immunity and nonspecific immunity. It was hope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immunomodulator made by Chinese herbs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cattle,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good curative effect, convenient use, fewer side effect, and so on.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cattle; immunoregulation
收稿日期:2015-10-12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403051-06)
作者简介:刘艳(1990-),女,山西长治人 ,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兽医药学研究。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S8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038(2016)06-009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