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霞,王丽英,李渊楠(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畜牧局,河南漯河462300)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治措施
黄春霞,王丽英,李渊楠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畜牧局,河南漯河462300)
摘要: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羊支原体性肺炎,是由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急性和慢性经过,病死率很高,近两年来发病率呈升高趋势。文章介绍了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情况,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羊支原体肺炎,其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肺炎,呈急性或慢性经过,病死率很高,群体发病率可达80%以上。给养羊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不同品种、年龄、性别均会感染。在自然条件下,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只感染山羊,3岁以下的山羊最易感染,而绵羊肺炎支原体则可感染山羊和绵羊。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和流行,但在早春、秋末冬初最常见。常呈地方流行性,夏季多为慢性经过。
根据病程和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
2.1最急性
病程较短,死亡较快,一般为1~3 d。病初体温较高,可达40.5~41.7℃,病羊精神不振,食欲不好,呼吸加快,流粘稠性鼻液,颜色为铁锈红色。随着病情发展,目光呆滞,颤抖,卧地,很快死亡。
2.2急性
刚开始发病,咳嗽、流浆液性鼻液,体温升高。经过2~3 d后,病情逐渐加重,鼻液变为粘液性、颜色为铁锈红色或红棕色,常常黏附在鼻孔周围或者上唇,形成污垢块。呼吸困难,腰背弓起,头颈伸直。眼角有粘液性的分泌物附着,眼睑肿胀。怀孕母羊容易发生流产。严重的病羊卧地不起,身体衰竭死亡。病程稍长,一般为7~10 d。
2.3慢性
多为急性病例转化而来。症状轻微,间歇性咳嗽,鼻涕时有时无,身体比较虚弱,背毛没有光泽,杂乱。在此期间,如果改善管理条件,病羊可以自然康复,若饲养管理条件较差,很容易使病情加重或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
肺呈紫红色,切面呈大理石样,充血水肿,并有针尖状出血点;胸腔常有淡黄色液体,有时多至500~2 000 ml。胸膜变厚而粗糙,胸膜和肺表面有网状或条状的黄白色纤维素凝块;心包积液、黏连,心肌松弛、变软;急性病例还可见肝、肾、脾、胆囊肿胀。
根据疫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剖检变化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还要做实验室检测。
4.1直接涂片检查
在病死羊的心血、肝、肺及淋巴结等部位取样,制成涂片并用革兰氏染色法和吉姆萨染色法染色,然后进行镜检,革兰氏染色的涂片没有观察到细菌,吉姆萨染色的涂片可以观察到0.3~0.5 μm的菌体。
4.2病菌培养
在病羊的肺、肝、淋巴结等部位取样接种于营养琼脂和血琼脂平板上,然后在37℃环境下培养48 h,没有发现有细菌生长。而取病料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在二氧化碳培养箱中37℃的环境下培养48~72 h,会生长出透明的细小菌落,取菌落制成涂片,然后吉姆萨染色镜检可以观察到细小菌体。
5.1预防接种
对健康羊群每年春季或秋季预防接种一次。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灭活疫苗,预防由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引起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6月龄以下山羊颈侧皮下注射3 ml,6月龄以上山羊5 ml,注射后14 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羊肺炎支原体氢氧化铝灭活疫苗,预防绵羊、山羊由绵羊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传染性胸膜肺炎,成年羊颈侧皮下注射3 ml,半岁以下幼羊2 ml,免疫期可达1年半以上。对身体瘦弱、体温升高或有慢性疾病的羊,不宜注射。对怀孕母羊、新生羔羊和从异地引进的羊应及时补防。
羊群一旦发病,立即对未出现症状的假定健康羊全部注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菌苗或羊肺炎支原体氢氧化铝灭活疫苗(紧急免疫应慎重)。疫区内或疫区周围的羊也应进行疫苗注射。待发病羊和可疑羊病情稳定后,再紧急注射疫苗。
5.2治疗
5.2.1胸腔注射胸腔注射5%恩诺沙星10 ml(胸腔注射对本病效果较好),胸腔注射还可以采用强力霉素、林可霉素等药物。胸腔注射每天注射一次,连续治疗5~7 d,为一个疗程。
5.2.2肌肉注射阿奇霉素10 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5~6 d;或泰乐菌素注射液5~13 mg/kg,每日2次,连用5~7 d。广谱抗菌药类:长效土霉素注射液10~20 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5 d。喹诺酮类:恩诺沙星注射液2.5 mg/kg体重,肌肉或静脉注射,每天2次,连用5~7 d。氟苯尼考:20 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天1次。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林可霉素、先锋霉素、磺胺制剂,用法及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的规定。支原体易产生耐药性,治疗时要注意药物交替使用和较长时间用药。
5.2.3制止渗出5%~10%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0~100 ml、维生素C 2~4 g,静脉注射。
5.2.4止咳平喘氯化铵片1~5 g、氨茶碱片0.2~0.4 g或复方甘草合剂10~20 ml,内服。
5.2.5对症治疗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中毒,可静脉或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每次4~12mg(孕羊禁用)。增强心脏活动,可静脉注射樟脑磺酸钠0.2~1g,每天2次,连用2d。呼吸困难者,肌肉注射盐酸麻黄碱注射液0.02~0.05g。体温升高者肌肉注射柴胡注射液0.1ml/kg体重。
5.2.6加强管理应注意对发病羊群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羊只的抵抗力,冬季应尽量降低饲养密度,同时保持合理地通风换气,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作者简介:黄春霞(1974-),女,河南漯河人,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诊疗工作。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9X(2016)01-00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