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敬(甘肃省康乐县畜牧局,甘肃康乐731500)
浅析育肥牛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何志敬
(甘肃省康乐县畜牧局,甘肃康乐731500)
摘要:供作育肥的牛以专门肉牛品种最好,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培育出优良专门肉用牛品种,引进的国外优良肉用牛品种的繁殖数量不多,大部分以优良肉用品种杂交品种居多,与国外肉牛业生产还有很大差距,良种化程度低是制约我国优质肉牛生产的最根本因素,增重慢、牛肉质量差、饲养成本高、此外小型养殖场和一些养殖户饲养管理粗放,养殖效益本来就不高,特别是去年以来进口牛肉和走私牛肉对市场的冲击,养殖场和广大养殖户利润微乎其微,甚至亏损,在这种环境下,如何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养殖场饲养管理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浅析一下架子牛强度育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和存在的一些误区,供大家参考。
我国牛业长期以来依附于农业,以役用为主,发展十分缓慢,1980年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养牛业开始由役用向肉用转变,特别是1992年国务院决定实施国家级秸秆牛示范县项目以来,不少地方把养牛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突破口,肉牛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肉牛育肥也成为农民增收和致富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国家实施封山禁牧以来,舍饲育肥成为肉牛养殖的一个新常态,因此提高肉牛舍饲管理技术已经成为我国肉牛产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笔者根据10多年来养殖场饲养管理经验,侧重实际,从饲养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误区,做一简要阐述。
误区一:商品意识不强,有的农户不是把养牛作为致富的重要项目,而是当成副业,不好好经营,饥一顿,饱一顿,闲时饲喂较好,忙时管理粗放,造成养殖效益低,在管理中需要改变此种做法。
误区二:市场波动抵御能力弱,当市场牛价有波动时,养殖户心理不稳,牛价有上涨时,等待价格再上涨,甚至牛价越涨越不愿意出售,牛价有下跌趋势时,牛价越低越着急出售,由于贵买贱卖,每头牛经济损失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牛价波动还直接影响到肉牛改良的积极性,牛价越贵越愿意改良,牛不值钱则不愿搞改良,面对市场变化,养牛应具有良好的心态,要多学习,多了解国内外市场信息,增强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做到早了解,早预防。当市场有波动时,及时调整饲喂计划,把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误区三:杂种公牛配种,有些农户缺乏科学知识,加上基层推广体系不健全,推广人员少,图方便省钱,怕麻烦,利用杂种公牛进行本交配种,杂种公牛虽外貌高大,但遗传基因不稳定,容易造成近亲繁殖,后代退化,料肉比下降,养殖效益低下。
误区四:养牛不注重驱虫。牛是草食动物,容易感染多种寄生虫,可使日增重下降28%~33%,饲草转化率下降25%~30%,寄生虫危害严重时也会造成牛死亡。
误区五:圈舍建造不科学,管理粗放。有些养殖户圈舍多数简陋,不科学,不注重朝向,阳光照射不到,育肥牛舍的温度偏低,冬季保暖措施不够,湿度过大,夏季不注重通风,有害气体蓄积,粪便清理不及时,舍内潮湿,粪污沾满牛体,没有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养牛首先要规划好牛舍建设,因地制宜建造冬暖夏凉的牛舍,北方地区要选择坐北朝南方位为好,冬季使舍温保持在5℃以上,夏季15~18℃为好,每天定时清楚粪便,中午通风换气,刷拭牛体,增强体质,有利于增膘。
2.1重视肉牛品种的选择
育肥牛要选改良的杂交品种,一般要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二元或三元杂交品种为好,像西门塔尔牛、德国黄牛、夏洛莱牛等杂交品种进行强度育肥就能取得较好的育肥效果,特别像康县近两年来引进推广的肉乳兼用型品种德系西门塔尔牛(佛莱维赫),杂交改良后,公犊进行育肥,母犊留作母牛进行产奶,就能补充养殖母牛效益差的短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2采用科学的饲喂方法
挑选好适宜育肥的架子牛后,要对架子牛进行驱虫,这一点尤为重要,有些小型养殖场和养殖户不注重这一点,有的进行了驱虫,但是不彻底,加大了精料的投入量,没有取得理想的育肥效果,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养殖效益。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用含“阿维菌素”有效成分的驱虫药就能达到理想的驱虫效果,每头牛要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进行操作,切不可过大或过小,过大将对畜体中毒甚至死亡,过小达不到驱虫效果;驱虫7~10 d后,要进行第2次驱虫,笔者根据这几年实践,阿维菌素成本小,市场上容易找到,驱虫效果好。使用5~7 d后,每头牛口服大黄健胃散350~400 g健胃,饮足水,先粗后精,为减少能量损耗、不放牧、不运动、舍饲栓系饲养,缰绳长短要合适,一般以80~100 cm为宜,过长相邻牛只间相互抵架,影响采食,过短影响卧地休息。饲喂中要做到,定时、定量、定专人进行饲喂。冬季饮温水,水要干净,每顿保证让牛吃饱,
2.3合理搭配饲料,搅拌均匀
精粗饲料要搭配好,有条件的养殖户要使用全日粮饲料混合机(TMR)进行进行精粗饲料混合搅拌后饲喂,及时做到饲料不浪费也保证了畜体的营养需求,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大,但从长远来看也较为划算。
2.4重视防疫和畜体卫生
牛在育肥前要搞好免疫的预防注射,防止传染病带来的危害,做到预防为主,定期消毒,特别是本地区有传染病发生时,更要加强消毒次数,闲杂人不准出入牛舍。
2.5把握好出栏时期
经过3~4个月短期育肥,牛已达到膘肥体壮,一般屠宰可达56%,净肉率50%,平均日增1.20 kg以上,此时育肥牛已增长到一定体重,如市场价格看好,应迅速出售,卖上好价,否则会增加饲养成本,降低增重速度,影响经济效益。正确判断育肥牛的最佳结束期在肉牛生产中有很重要意义,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出栏膘情;出栏食欲。这一点尤为重要,育肥牛育肥结束前的采食量有规律可循,绝对采食量随着育肥期的延长而增加,若出现采食量下降的势头,说明育肥牛即将到达育肥结束期;如果采食量下降为正常采食量的三分之一或更少时,应该结束育肥。
作者简介:何志敬(1978-),男,甘肃康乐人,兽医师,主要从事养殖场饲养管理方面的工作。
中图分类号:S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9X(2016)01-0066-02
关键题:育肥牛;饲养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