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猪腹泻的原因及其防制措施

2016-03-10 14:36林杨洲伊科拜克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上海普陀200063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6年2期
关键词:毒苗乳猪日龄

林杨洲(伊科拜克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上海 普陀 200063)



乳猪腹泻的原因及其防制措施

林杨洲
(伊科拜克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上海 普陀 200063)

2010年秋以来,在我国一些规模化猪场较多的养猪大省或地区,发生了初生乳猪腹泻、且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疫情,很多地方呈爆发性或地方流行性。给这些地区的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2012年以来各地的疫情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至今仍未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临床兽医工作者们收集了大量发病猪场的临床资料,兽医检验机构和研究部门也都作了很多病料检测。大量数据表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主要元凶,有时伴有其他肠病毒的混合感染。这种秋冬季节性多发性疫病造成的广泛危害,也提示了我国养猪行业在环境设备建设、生物安全管理、动物营养配给、季节性流行疫病的控制预案等方面上存在严重缺位。

1 病因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本病1978年第一次在英国报道,以后比利时、荷兰、法国及丹麦都有发生,在排除了猪传染性胃肠炎后确定为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并分离到了代表毒株CV777株。在欧洲发生并流行的猪流行性腹泻病能引起公猪、母猪、保育猪、生长育、肥猪严重的水样腹泻,并能造成较大损失,但哺乳仔猪不发病。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种病在欧洲的流行和危害趋于缓和。1992后PED在亚洲掀起波澜,日本、韩国、泰国、中国等地疫情严重,和欧洲流行PED的疫情完全相反,PED主要危害产房的初生乳猪,特别是2~4日龄的初生乳猪高发病和死亡,而母猪、保育猪、生长育肥猪只有少数出现轻微的腹泻,一过性的呈良性经过。

PEDv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有不同地区的分离株。欧洲有以CV777为代表的五种以上毒株,韩国分离到9个S基因毒株,中国也分离出LJB-03为代表的多个毒株。

PEDv有四种结构蛋白:一是S蛋白,也叫纤突蛋白,是病毒的主要免疫原性蛋白。它由1 383个氨基酸组成。不同地区分离株的S基因差异性稍大,碱基序列的同源性在96 %~97 %之间。PEDv根据其S蛋白结构功能团又分为Sa和Sb二个亚型。S蛋白是一种糖蛋白,位于病毒粒子的表面。它的作用是识别靶细胞受体并与之融合进入靶细胞内,引起靶细胞凋亡,使成熟病毒粒子出芽和分泌。影响属主细胞的信号传导,抑制属主细胞核酸信息的转录与翻译。二是N蛋白,也叫核衣壳蛋白,也是病毒的免疫原性蛋白。由441个氨基酸组成。N蛋白的核苷酸排列保守稳定,它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免疫和细胞免疫。N蛋白在病毒复制和装配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M蛋白,它是病毒囊膜结构蛋白,它介导与属主细胞融合,刺激产生干扰素,参与病毒的复制与装配。四是E蛋白,也叫小包膜蛋白,能引起属主T细胞凋亡,参与病毒包膜和粒子的形成。和其他病毒相比PEDv结构蛋白的免疫原性(主要是S蛋白)并不强,介导产生T、B效应细胞的能力低。这给研制高效疫苗带来困难。

PEDv在一般的病毒培养细胞上不能繁殖。很多年后人们才找到非洲的绿猴Vero细胞适合它的增殖,而且还要在培养细胞上添加猪氨基肽酶N。即使这样,它在Vero细胞上增殖也不能丰收,所以要开发高效弱毒疫苗在细胞培养技术上必须要突破。

2 传播方式

PEDv的主要传染源是带毒母猪。母猪感染但并不表现症状,病毒从母猪的粪便排出,污染产房、产床、污染饮水饲料。出生乳猪与母猪的粪便,受污染的产房器物接触,通过消化道感染。带毒母猪还可以通过呼吸道黏液排毒,在连续发病的猪场母猪乳汁的排毒能使疫情更猛烈,死亡率更高。乳猪的胃部环境可能对PEDv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同一产房出生日龄不超过5 d的乳猪都极易感染发病,但出生日龄超过7 d的乳猪发病率低或不发病,死亡率不高。广西、湖北、湖南、浙江等地猪场对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初产母猪的乳猪发病率明显高于经产母猪,疫情更加猛烈,死亡率极高。这可能与初产母猪的免疫力低有关。很多猪场的育肥猪群,公母猪群并没有临床表现。这可能是病毒的毒力减弱所致。在发病猪场由于母猪配种产子的批次不一,疫情可以稍有停息后再次出现,常常20 d~30 d再次发病,以致有些猪场疫情延续3个月以上。

疫情是哪里来的?人们疑惑不解。疫区的调查统计发现,疫情可能来自四个方面:(1)引进种猪是疫病导入的主要原因,许多猪场发病前均有引进公母猪或使用它场精液的记录。

(2)人员车辆的交流带进疫情。运输种猪、商品肥猪,特别是收购病猪、残次猪的车辆最危险,这些没有任何处理的车辆就像疫情的播种机,走到哪里疫情就散布到哪里。猪场间人员的流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另外,啮齿动物(如老鼠)、猫和狗在疫情的传播中有着重要作用。

(3)在生猪养殖密集区,河水的流动是疫情扩散的重要方式,许多地方的疫情呈线性串状发生。

(4)根据疫病流行的特点人们推测可能是没有完全致弱的弱毒苗所致。换句话说:引起乳猪发病的病毒就是疫苗毒。

3 致病性

PEDv专一性嗜肠黏膜上皮细胞,主要侵害空肠、回肠、盲肠黏膜柱状上皮细胞,使之变性凋亡脱落。这样虽然肠上皮细胞腺窝分泌水分、消化液、电解质能力依然存在,但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水分、消化状的营养物质、电解质的能力丧失。发病乳猪会表现剧烈的水样腹泻,迅速脱水而呈现酸中毒。这种恶病质极易引起乳猪在短时间衰竭死亡。

PEDv感染的潜伏期很短,一般只有3 h~5 h。乳猪出生2 d感染病毒10 h后就能出现症状:一部分乳猪开始表现呕吐,吐出凝固的乳块;可能是腹部疼痛,乳猪不安,走动,尾巴不停摇动;水样腹泻,每次腹泻末期都从肛门排出黏性的乳白色长黏液。随着病情加重,腹泻的次数增多,水样腹泻物也增多,腹泻10 h乳猪就有脱水的表现,眼窝下陷,眼眉骨,后前肢关节突出。腹泻36 h的乳猪就可能死亡,同窝发病的乳猪死亡率达90 %以上。濒死前的许多乳猪倒地四肢划动,表现神经症状(低血糖与脑部缺氧)。在发病猪场没有有效的救治措施。疫情造成的损失常给养猪生产者很大的心里伤害。

PED的病变在消化道的小肠,特别是空肠回肠。在感染的早期,病毒能使腺胃部出血,还能出现损伤性浅表层溃疡;肝脏肿大黄染,这表明肝细胞变性损伤,肝功能严重障碍。空肠回肠的柱状上皮细胞是病毒感染复制的靶细胞(也许这里有许多氨基肽酶N),病毒在这里植入-快速复制-分泌。这一过程只需要几个小时。肠绒毛膜柱状上皮细胞迅速凋亡坏死脱落。由于小肠分泌消化酶、水分、电解质的能力依然存在,不能被吸收的肠内容物愈积愈多,导致腹泻快速剧烈发生。肠绒毛膜的脱落使小肠壁菲薄,肠内充满气体。由于病毒只损失肠黏膜,不伤及肠基底膜血管,临床上看不到肠出血的病变。

PED的防制必须有综合措施,建立健康的母猪群是其核心内容。

4 预防措施

严格有效的能合理实施的生物安全措施。

4.1 安全引种,有效的隔离与驯化

把住这个疫情流入的关键环节。避开疫病高发季节引种,不到疫区引种,不从问题猪场引种,不同时向二个以上的猪场引进种猪。了解引种目标猪场一年来本病疫情状况。PED从感染病毒到完全排完病毒需要55 d以上,因此引种隔离的时间也需要60 d以上。在此期间做好后备母猪的免疫注射十分重要。

4.2 对运输活猪(包括残次、淘汰猪)的车辆及人员严格管制

运输车辆的轮子和车厢、来访人员的鞋、外衣、用具、皮包都要进行灭源处理,可以参照对口蹄疫的处理措施。

4.3 灭鼠及杜绝家养动物

猪场的呲齿动物(老鼠),驯养的狗猫,是本传播病的重要媒介。猪场必须做好灭鼠,圈养狗,不养猫。

4.4 建立良好的消毒制度和有效的实施措施能有效地控制疫病流入和病毒在猪群中的传播

每周二次对猪舍和猪场环境喷雾消毒必不可少,消毒液要湿润所有的喷洒物。对PEDv来说,碘和复合碘消毒液最有效。

4.5 粪便处理

PEDv主要通过感染发病猪排出的粪便,污染猪舍、用具、水源使疫病扩散。做好猪场的粪便处理能控制疫病传播或减轻对发病猪的危害。猪粪便的堆积发酵,沼气池的过滤发酵都能使病毒快速失活。

4.6 免疫接种

对于猪的病毒性疫病一般使用疫苗都有很好免疫效果。使用相应的疫苗建立非易感猪群就能预防感染发病。但迄今为止PED还是一个例外:现有的灭活苗、试制的弱毒苗不能取得十分有效的免疫保护,这与PEDv特性有关。

PEDv属正粘RNA病毒,它有四种结构蛋白,抗原决定簇以纤突蛋白S为主,它介导产生IgA和中和抗体IgG。膜蛋白M的免疫原性很差,不能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应答。对于肠病毒来说,抗病毒感染的黏膜抗体IgA对病毒进入靶细胞致关重要,它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就能封住病毒进入靶细胞的门户,这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但IgA也只有阻止感染功能,并不能阻止本病的发生。现有的灭活苗疫苗没有产生黏膜抗体的能力,效果不佳。作为抗病毒感染的中和抗体IgG不仅姗姗来迟,而且产生的抗体滴度也很低,不能完成中和作用,这会导致感染迅速扩大,动物发病并快速排毒。冠状病毒(PEDv)的免疫方式是以T细胞免疫为主,由于病毒的S蛋白的免疫原性很差,即使是活疫苗也不能刺激产生足够的效应T细胞(T细胞抗原受体细胞TCR,细胞毒性细胞)和淋巴因子,被PEDv感染的肠柱状上皮细胞不能及时清除,病毒会安然地完成在病猪细胞内的复制,完成它的增殖与破坏性使命。

PED病毒培养困难,收获率低,制约着高效安全疫苗的开发。经过15年的努力人们才找到PEDv在非洲的绿猴Vero细胞上(一种病毒培养细胞株)培养的方法。而且需要添加猪氨基肽酶N。即使这样它的增殖量也很低,条件稍有改变(如pH等)就不能有好收成。所以在小范围的实验室中病毒培养成功并不一定保证工厂化生产的弱毒苗质量稳定。韩国已经有弱毒PED疫苗供应市场,这种疫苗在中国使用并没有收到满意的效果,不能阻止PED的发生。中国也有研究机构研制了弱毒苗投入市场试用,试用的效果也不理想。笔者注意到在广西、浙江、湖南的一些猪场使用这些弱毒苗后,疫情反而加重,产房乳猪死亡更多。分析原因可能有二种:一是这些疫苗毒致弱不充分,即这些弱毒苗不是安全疫苗。韩国和中国的弱毒苗都是利用各自分离野毒株在猪传代细胞上连续接种,让PEDv在自然属主细胞上来致弱,这种传统的盲目的减毒培养方式会有一些作用,PED弱毒苗就是继代80代后被认为安全的弱毒疫苗,它们可能对母猪、公猪、保育、猪生长育肥猪是安全的,但对于没有任何抗病能力的新生乳猪仍然是强毒。二是弱毒苗使用的方法不正确。PED的弱毒苗接种母猪后,其疫苗的排毒期也会有55 d以上。如果人们在母猪产前30 d接种弱毒苗,这些母猪生产后正好在排疫苗毒,乳猪吸食了乳汁,接触了母猪的粪便,便会马上发病。

猪场的经营者们在对付生猪疫病时,第一想到的是用有效的疫苗,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第二想到的是疫病发生后找一种特效药物来治疗。这种思路正确,想法善良,对于猪瘟伪狂犬、圆环病毒病能达到他们的要求,但PED疫苗免疫的结果达不到他们的愿望。

现有的病毒性腹泻三联灭活苗免疫效果不好,灭活苗不能产生黏膜抗体,即使添加了好的免疫佐剂也只能产生微弱的细胞免疫,且中和抗体姗姗来迟。而免疫效应细胞和黏膜抗体才是抗PEDV真正需要的物质。PED弱毒疫苗能产生粘膜抗体,中和抗体,也能产生细胞免疫,但现在要解决活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二个问题。

如果使用疫苗必须多次接种,反复刺激才有一定的作用。先要使用弱毒苗对后备母猪、公猪做好基础免疫,6~7月龄时连续免疫注射3次。经产母猪推荐的免疫方法有以下二种:

其一:病毒性腹泻弱毒三联苗,妊娠母猪40日龄、45日龄、50日龄注射3次。不允许注射妊娠65日龄以后的母猪。

其二:四次免疫法。45日龄、50日龄注射二次病毒性腹泻三联活苗。85日龄、95日龄注射二次腹泻三联灭活苗。

4.7 返饲

许多猪场受到PED的危害,没有理想的处置措施,于是有人想起了过去对付冬痢的一种方法即使用发病猪的粪便来喂未发病猪,让它们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保护未发病猪群。10年前,这种办法好像有些作用。现在很多猪场使用后非但没有作用,多数猪场使用病料返饲后,猪场发病更加严重(返饲可能对于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病有效,PED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排毒期长得多)。所以,返饲是一个无奈之举,存在负面作用,返饲会通过哺乳母猪给乳猪散毒;返饲会使病源通过易感猪循环下去。

为了发挥返饲的最佳作用,缩小返饲的副作用,这里介绍对PED返饲的正确方法;

A. 选用发生腹泻了12 h乳猪的小肠(不能使用发生了腹泻48 h后乳猪的小肠)和脾脏(胃大肠及内容物肝肾都不要),采集时避免污染,集中放入容器。

B. 采集的病料马上使用豆浆机绞碎,按病料的重量1∶4加入生理盐水,每20份病料加入100万青霉素和40万链霉素,搅匀。不要加牛奶(那样会增加更多的异种抗原影响免疫应答)。

C. 每份病料的制取液可以返饲4头母猪.

D. 返饲方法:病料只能返饲给怀孕50日龄前的母猪,70日龄的母猪不能与病料接触。45日龄饲喂一次,50日龄再饲喂一次。

E. 制备的病料剩下的一半要迅速冷冻保存,下次使用时自然解冻。

F. 返饲前后7 d不能使用抗病毒药物或免疫抑制性药品。

返饲后母猪如果出现轻度腹泻证明返饲效果良好,不必治疗。

4.8 产房管理

乳猪腹泻发生在产房,必定与产房和母猪有关。要保证产房清洁卫生干燥,合适的温度;做好产仔母猪产前洗澡消毒,乳猪吃奶前挤掉母猪各个奶头中的奶水;做好产仔母猪的粪便管理,及时清除产仔母猪排出的粪便,用拖把擦掉粪便的痕迹,再用复合碘消毒液喷洒粪便处,做到乳猪出生后24 h不与母猪的粪便接触;乳猪在出生后6 h内要吃到40 mL初乳(至关重要);同产房1周龄内的乳猪发生PED后迅速隔离,并做好消毒处理。

5 PED的治疗

PED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效果并不显著。

发病乳猪及时补液,自由饮用葡萄糖甘氨酸溶液。不能饮水的病猪,腹腔内注射补液。腹腔注射0.9 %生理盐水40 mL,加0.2 mL阿托品和3 mL庆大霉素。腹腔补液要加温。病猪群饮用补液盐溶液(氯化钠3.5 g、氯化钾1.5 g、碳酸氢钠2.5 g、葡萄糖20 g、兑水1 000 mL)。注射干扰素有一定作用,干扰素2 000 IU~3 000 IU,每天1~2次皮下注射。连续3 d。使用抗生素为了防止继发感染而加重病情。环丙沙星按2.5 mg/kg+黄连素5 mL肌注,2次/ d,连用3 d~5 d。庆大霉素每1 000 IU/kg~1 500 IU/kg,12 h注射1次。连用2 d。2.5 %恩诺沙星肌肉注射液1 mL/10 kg,每天2次。□□

参考文献:(4篇,略)

作者简介:林杨洲(1957- ),男,湖北汉川,兽医硕士,高级兽医师。长期从事猪病临床诊疗和技术服务,对规模化猪场疫病控制经验丰富。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6)02-0036-04

猜你喜欢
毒苗乳猪日龄
猪白细胞干扰素对乳猪疫病防治效果分析
羊群疫苗接种方法
提高乳猪成活率六要素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不同PRRS疫苗组合对仔猪免疫效果的研究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蛋鸡合理投料量
浅淡乳猪的饲养管理
猪蓝耳病灭活苗和弱毒苗免疫效果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