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千里
(岷县清水乡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 岷县 748400)
如何防治仔猪腹泻
马千里
(岷县清水乡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 岷县 748400)
仔猪腹泻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营养和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腹泻,有的是环境温度过低或潮湿引起的,有的是细菌引起的,有的是病毒引起的。对仔猪,首先是要给予专用的开食料,刚出生的仔猪需要的温度是30~35℃,断奶仔猪的圈舍温度在24℃比较合适。因此,掌握仔猪腹泻防治技术要点,对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仔猪;腹泻;防治
仔猪腹泻病仅发生于猪,以哺乳仔猪发病最重,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经消化道传染给易感猪。本病呈地方流行性,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寒冷季节。
潜伏期一般为5~8 d,表现为水样腹泻和呕吐,呕吐多发生于吃食或吃乳后。症状的轻重与日龄的大小有关,日龄越小,症状越重。7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生腹泻后3~4 d,呈现严重脱水而死亡,死亡率可达50%~100%。病猪体温正常或稍有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断奶猪和母猪常呈现精神委顿,厌食和持续性腹泻,约1周后,逐渐恢复正常。
肠绒毛萎缩,绒毛长度和肠腺隐窝深度比2∶1或3∶1(正常猪为7∶1)。
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取病猪或人工感染发病仔猪小肠,做冰冻切片或肠黏膜抹片,风干后丙酮固定,加荧光抗体染色,镜检,细胞内有荧光颗粒者为阳性。
5.1 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怀孕90~107 d增加饲料量,108 d进产房,怀孕111 d至产下仔猪后7 d,饲料中添加葡萄糖粉或口服补液盐(2%~5%)。根据母猪个体肥瘦和带吃奶仔猪的数量不同,喂料量有所不同,总体来说,逐渐增加至5~6.5 kg,断奶前适当减少饲料用量。
5.2 接种疫苗
所有种猪打1次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肠炎二联疫苗,20 d左右后再打1次,母猪每次产仔猪前20 d左右接种1次。
5.3 全进全出
产房里所有的猪转出或卖出后,应彻底清扫、冲洗干净,每天消毒1次,消毒3次后,空7 d再进下一批母猪。
6.1 仔猪出生后的管理
擦干仔猪的被毛,并固定乳头,使仔猪尽早吃到初乳;做好保温工作,防止贼风侵入;仔猪生后24 h注射或口服抗生素;仔猪生后3日龄应补铁,因为奶中缺铁、补铁可提高血中铁浓度,缺铁时仔猪易患贫血病;8~10日龄应给仔猪补硒,补硒可提高抗病力;注意减少应激,如阉割、分群等;适时断奶。
6.2 仔猪断奶后的管理
6.2.1 早补料 仔猪断奶后能够适应独立生活,断乳应逐渐过渡,在仔猪断奶前应提早补料,一般为7日龄训料,14日龄补料,21日龄进入旺食。补料应坚持少给勤添,逐渐加量。提早补料可满足仔猪迅速生长的需要,并刺激肠道尽早适应固体饲料,增强胃肠道机能,以减少腹泻的发生。并将仔猪留栏饲喂3~5 d,待适应后进行并栏,尽量减少环境改变的应激。断乳后1~3 d应限食。第1天为正常采食量的1/2,第2天为2/3,第3天为3/4,少量勤添。3 d后自由采食。
6.2.2 调整饲料营养成分 天气多变,湿度较高时,应加强饲料的转换控制,必要时及时加入一些防拉稀的中草药制剂进行预防,同时饲料的转换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忽然间转换饲料,否则会对仔猪造成很大的刺激,从而使肠道正常菌群破坏,导致本病发生。
6.2.3 使用微生态制剂 若有条件可使用微生态制剂,无论预防还是治疗,效果都好于药物预防。可用调痢生1 500 mL加500 g红糖和125 kg清洁饮用水混合,数次饮用,治疗时可对5 kg体重以下的患猪灌服10~20 mL,每天3次,效果明显。
7.1 母猪
怀孕85 d开始使用“肠泰”(果寡糖)或“益新爱可”(甘露聚糖肽),直至产仔猪后10 d;母猪怀孕85 d至产仔后6 d,饲料加入人工盐,每头猪每天10~20 g,添加量随个体粪便的不同而定,以能软化粪便为最佳;母猪产仔饲料中加入环丙沙星,饮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
7.2 吃奶的仔猪
仔猪在出生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分别肌肉注射1次干扰素。
坚持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动物机体的抗病能力。力求做到自繁自养。加强检疫工作,减少疫病传播。消毒及定期杀虫、灭鼠,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免疫接种并进行药物预防。
(编辑:高真贞)
S216.4
A
1006-799X(2016)23-0063-01
马千里(1984-),男,甘肃岷县人,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治、产地检疫、草原草地防护和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