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军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 兰州 730070)
甘肃平凉生态环境建设与畜牧业经济发展
——甘肃草原生态建设与畜牧业发展调查的分类研究
张平军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 兰州 730070)
平凉市的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性气候。在全省气候区划中,属于泾渭河冷温带亚湿润区。在农业气候区划中,属于陇东温和半湿润农业气候区。实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使生态发生良性循环。在实施草地建设工程中,采取围栏封育、补播改良、有害生物防控等措施,落实基本草地保护和禁牧制度。采取人工种草、饲草料基地建设、秸秆转化利用等措施,加强草地生态保护和建设,实现林地、草地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发展。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积累了以苜蓿、麦秸和玉米秸作粗饲草,用玉米、麦麸、油渣作精饲料,舍饲养牛的祖传经验,使生态建设与畜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平凉;生态建设;畜牧业;发展
甘肃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甘肃天水和陕西宝鸡,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毗邻。辖1个市辖区、6个县,即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六县和崆峒区。总面积1.1万km2,总人口233.02万人,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3%。平凉又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大省会城市几何中心,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之重镇,史称“西出长安第一城”,历史上号称“兵家必争之地”,是屏障西北、保障部队北上南下、东挺西进之迂回大通道和物资补给的重点区域,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承东启西的“桥头堡”作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平凉是我国西部物流节点,陕甘宁交汇区交通枢纽和西兰银几何中心物流枢纽,陇东南主要能源通道,市内经济动脉,民族团结和陇右地区咽喉。312国道横穿全境,宝中铁路纵贯南北,初步形成了以国道、省道为主干,县乡道路为支线的公路网络。随着平定高速、银武高速、西平铁路、天平铁路的陆续建设,平凉将成为贯通西兰银三条高速、三条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围绕建设小康和谐文明生态平凉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等“八个转型跨越”,全力实施能源综合开发、现代农业“五个百万”增收、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等“十大工程”,全力抓好城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70万t烯烃、180万t煤制甲醇等“十个投资过10亿元项目”,加快构建“一中心两园区”的城市布局,努力把平凉建设成为甘肃东翼腾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西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中心。
平凉地形位置于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为陕甘宁三省(区)交汇的“金三角”,地处北纬34°54'~35°43',东经108°30'~107°45'之间,海拔在890~2 857 m之间。年均气温8.5℃,降水量在450~700 mm之间。平凉市的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性气候。在全省气候区划中,属于泾渭河冷温带亚湿润区。在农业气候区划中,属于陇东温和半湿润农业气候区。全市气候总的特点是南湿、北干、东暖、西凉。由于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响,气候的垂直差异明显。一般规律是:海拔每升高100 m,生长季缩短5 d,大于10℃的积温减少107℃,无霜期减少3.1 d。平凉市年平均降水量511.2 mm。各季降水量分布很不均匀,冬春雨少,6月下旬进入雨季,至10月上旬左右结束。主要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大。由于陇山余脉的地形影响,降水的区域分布比较明显,但总的趋势是由西南向西北递减,西南部山区年平均降水量可达600 mm以上,西北部的安国、大秦、西阳一带降水量在500 mm以上,泾河川区及北部塬区降水量在550 mm左右。
草甸植被和灌丛草甸植被大都分布于海拔2 500~2 857 m,主要分布于通边、太统林区麻武部分地带。据平凉调查统计看:森林植被约有90科,265属,500多种。植被类型受土壤水分和空气温度因素限制,其生长和分布各不相同。由于坡向不同,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发生很大差异,造成阳、阴坡植物分布的鲜明对照:阴坡日照短,蒸发小,相对的空气温度与土壤水分大,以中生群落为主;阳坡日照强烈,蒸发量大,相对的空气温度与土壤水分小,以旱生群落为主。阴坡湿润环境的植被选择了以辽东栎、山杨占绝对优势的乔木混交林。其中,有少量的木梨、黑桦、槭等杂生;林下灌木主要有绣线菊、珍珠梅、忍冬、荚迷、五茄、毛榛、胡枝子等,数量较多,分布普遍;草本有蒿类、水杨梅、大蓟、委陵草、长芒草、唐松草、苔草、蕨类、淫羊藿等。阳坡比较干旱,相适应的植被类型是灌丛草地。灌木以沙棘占绝对优势,其次是胡枝子、黄蔷薇、杭子梢、铁线莲、山杏、山桃等;草本有茵蒿、长芒草、苔草、狗哇花、二裂叶萎陵菜、甘草、杜蒿、马先蒿等。沟道特殊的水分条件和各种综合土壤的环境,适应了沼泽群落和沼泽化草甸群落。主要植物有水麦冬、芦苇、小叶臭草、旋复花、茴茴蒜、苍耳、百合花、金银花、一枝花、藜芦、淫羊藿等,阴坡沟岸生长茂密的沙棘、木姜子、盘叶忍冬、铁线莲以及草质的茜草、穿龙薯蓣等灌丛及山杨、稠李、花楸等乔木。
从平凉近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到他们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中力度很大。平凉市把造林绿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一项长期任务,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全市上下以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重点,广泛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大力开展城乡造林绿化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造林规模不断扩大,绿化档次逐年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由于平凉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长年干旱少雨,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水资源利用率低,森林覆盖率不高,水源涵养功能差,水资源的短缺与水土流失严重的矛盾并存,资源型缺水和功能型缺水的矛盾并存。面对这样的严峻问题,他们认为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生态自然条件的改善,必将严重的影响当前发展,而且会对我们子孙后代留下无穷后患。因此,平凉市总结先进经验,大胆解放思想,本着对民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大力开展造林绿化活动,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城乡造林绿化率,改善气候条件,增强涵养功能,减少水土流失,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子,为构建陇东生态屏障,加快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较好的环境自然保障。
平凉市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中,以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国有林场在林改后,以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为重点,以提高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为核心,建立适应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的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森林资源培育和生态建设中的骨干作用。集林地要结合林改后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林权主体的变化,围绕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资源有增长这一总体目标,深入推进配套改革,积极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扎实推进林地流转,扩大林权抵押贷款,大力发展林下种养业,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及社会各方面经营林业的积极性,进一步解放林业生产力,努力实现大地增绿,农民增收。
平凉有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和多类型的植物,气候水土植被资源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饲养条件。首先平凉南山及东南丘陵地带林边有大量野生自然饲草是山区自然养殖的天然资源,及草地面和人工种草,及农作物秸秆饲料。同时平凉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以大力实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坡改梯和淤地坝建设,加快水土流失区治理步伐;高度重视生态修复工作推进了矿区、矿山自然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使生态发生良性循环,未来有更大的饲草资源。同时在实施草地建设工程中,采取围栏封育、补播改良、有害生物防控等措施,落实基本草地保护和禁牧制度,及加强“三荒”草地治理和鼠虫害防治。采取人工种草、饲草料基地建设、秸秆转化利用等措施,加强草地生态保护和建设,实现林地、草地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发展。预计到2020年,使“三荒”林地、草地面积达246.1万亩,人工种草面积达到156.3万亩。这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同时平凉土地宽广,土质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劳动资源充沛,盛产小麦、玉米、谷类、荞麦、油菜、胡麻、瓜类、蔬菜及林果,粮食自给有余。饲草资源雄厚,全市有草地面积390万亩,其中天然草场280万亩,人工草地110万亩,特别是紫花苜蓿经过长期繁衍和栽培驯化,已形成独特的“陇东紫花苜蓿”优势品系,品质优,产量高,粗蛋白含量高达17%~21%。养牛是平凉农民的传统产业,积累了以苜蓿、麦秸和玉米秸作粗饲草,用玉米、麦麸、油渣作精饲料,舍饲养牛的祖传经验。
在畜禽品种资源上主要是肉牛品种,在养牛品种上,由于与陕西接壤,甘、陕之间传统的牲畜交易频繁,秦川牛顺市传入并与本地牛杂配,形成了不同代数的杂种牛和适应本地环境条件的秦川牛,两种群体经过长期混交繁殖和当地群众精心选育,形成了独特的“平凉红牛”的基础群体。改革开放以来,从用秦川公牛本交改良的同时,又引进了国外肉用利木辛牛、德国黄牛、丹麦红牛、短角牛还有秦川牛的冻精对本地牛进行经济杂交,加快了改良步伐,进一步提高了品种质量,推进了由役用型养牛向役肉兼用和肉役兼用型的转变。养牛基地不断壮大,品种结构逐步优化。“平凉红牛”是指在中国甘肃平凉特定自然环境和精细饲养方式下,经过长期繁育、改良生产的红色牛的商品品牌,包括当地秦川牛在内的各种杂交牛,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情温驯,好管理,以皮质厚韧,氨基酸含量高,营养丰富,肉质细嫩著称。
从平凉养牛业的发展看,在中央提出:把畜牧业要抓成大产业,和甘肃省提出“要把甘肃建成牧业强省和草业大省”的政策指导下,平凉也把草畜产业提到全市经济主导产业的高度。把对农业发展方向定位为“自给型农业、生态型林业、商品型畜牧业”。提出了以平凉为中心建立黄土高原巨型畜牧业基地的设想,即发挥平凉地处黄土高原中心位置和业已形成的畜产品加工贸易优势的作用,把不同生态经济系统间生产经营活动密切配合起来,形成从种草养畜到畜牧业机具、产品深加工等一条很长的产业链。可以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农区利用丰富的饲料粮和秸秆育肥牧区的家畜,可使相关的经济效益提高。同时,改变牧区粗放的经营方式,可提高经济效益。可见平凉在养牛产业化发展中,是一项关联度大、辐射面广的战略性举措,各级已形成共识。
从发展程度看,红牛产业已初步进入产业化的初级阶段。饲养基地、加工企业、流通市场各环节功能基本配套,养加贸一体化经营机制初步建立;在养殖技术含量上有所提高。品种优化,肉牛短期育肥,饲草料科学调制饲喂,牛温棚建设,牛病防制,肉品卫生检验等常规技术和牛胚胎移植、高档肉牛生产、优质牛肉加工等先进技术应用推广,提高了牛产业的技术含量,重点养牛户平均应用技术3项以上。使平凉红牛声誉传遍国内外。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肉、皮、骨、药加工企业已初具规模,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区,市场销路不断拓宽。从发展来看:一是,平凉红牛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利用了国内外市场和市内外资源优势,以饲草料生产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农户养牛为主体,以科技为动力,以项目为支撑,突出结构调整和机制创新,扩大规模,突破加工,实施无公害化生产的精品名牌。搞活了销售流通,建立起适应市场、产销紧密结合、收入分配合理、高效运行的产业化开发体系。形成了以平凉为中心,辐射黄土高原的现代牛产业基地。二是,产品加工能力提升。形成了牛肉、食品、皮革、革制品、骨制品、生化药品六个系列60多种产品的加工能力。屠宰总能力达到20万头;皮革加工能力达到60万标张。创出了“旭康牌”系列食品、“景兴牌”牛骨髓油茶和“泾河牌”骨制品等品牌,产品供不应求。三是,市场销路不断拓宽。初步形成了三个层次的市场营销体系,即市内形成了以崆峒区牛肉批发市场、皮毛市场和活牛交易市场为核心,县乡30多个活牛交易市场为骨干的营销网络;国内立足西北、华北地区,形成了辐射全国20多个省区的固定销售渠道,部分产品已打入了香港和俄罗斯及中东地区等国外市场。
产业化的发展,首先是根据发展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好独特的各种资源,在决策上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平凉红牛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就是平凉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中心和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有畜产品集散交易的传统和区位优势,特别是广大回族群众有以牛为业、靠牛维生、广做牛生意的祖传;气候适宜,草资源丰富,号称“陇东苜蓿带”和“西北肉牛带”。平凉地、县、乡、村与外界通讯便捷;环境污染小,水、土资源丰富有利于生产“绿色食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畜牧业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继续稳定市内饲养规模,利用市内和黄土高原地区资源,以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商品市场化、服务社会化为特征。进一步提高加工能力,再延伸产业链。按照国际质量标准,进行深加工,把平凉红牛产业逐步发展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牛产业生产、加工、出口,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把牛产业做大做强,促进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
未来对平凉畜牧业的发展,要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畜牧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开展集约化条件下的畜牧业生产体系中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研究,全面而又系统地进行畜牧业生产活动,使畜牧业生产向着高产、优质、高效和稳定协调的方向发展。
(编辑:高真贞)
F625
A
1006-799X(2016)23-0003-03
张平军(1954-),男,甘肃陇南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问题,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