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村肉牛养殖的原因

2016-03-10 01:53:06路青各南阳市黄牛良种繁育场河南南阳473000
河南畜牧兽医 2016年1期
关键词:养牛母牛肉牛

路青各(南阳市黄牛良种繁育场,河南 南阳 473000)



影响农村肉牛养殖的原因

路青各
(南阳市黄牛良种繁育场,河南南阳473000)

目前在农村养牛,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在饲养管理上存有不少误区,还缺乏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有力支持,势必会影响到养牛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农村肉牛产业发展出现了发展缓慢、停滞甚至下滑的趋势。现将影响当前农村养牛产业发展的原因及对策简述如下。

1 原因

1.1资金缺乏

农村金融政策落实不好,农村金融服务缺位,农民从事畜牧业生产积极性很高,而贷款需要抵押、需要担保,多数农民由于缺乏抵押物,没有担保人,无法获取贷款,购买基础母畜和育肥畜缺乏资金,只能望畜兴叹。

1.2品种单一

目前农村养牛户,大都从传统养牛习惯来挑选父本,所以较普遍喜欢养夏洛来牛,而其他品种不被农户所接受。但由于多年使用夏洛来搞级进杂交,品种单一,致使其杂交优势有所减弱。结果造成增重慢,饲料报酬低,养牛收入少。

1.3饲料资源利用不充分

加工技术普及力度不够,秸秆资源的总体利用率低,很多秸秆被粉碎还田,甚至一些地方还焚烧秸秆。不少农户在养牛舍饲期间,利用整株玉米秸来喂牛,使秸秆的利用率30%左右,多数育肥户也只能做到将秸秆切短,而采取青贮、氨化和微生物发酵等处理秸秆新技术的普及面小、数量少。饲养规模与科学技术普及率呈正比,青贮、氨化、微贮技术只在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养殖场、小区实施。有些农户也想利用青贮、氨化技术,但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了秸秆霉变或处理效果差,影响了养牛户科学利用秸秆的积极性,也影响了秸秆科学利用技术的普及。

1.4牛源短缺

牛的生长期长,需要18个月才能出栏,另外母牛饲养户明显减少,大量的能繁母牛被淘汰,基础母牛数量减少,肉牛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出现了犊牛、架子牛购买难现象。

1.5走私牛肉冲击市场

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走私牛肉,给消费者带来食品安全隐患,扰乱市场供需,挤压农村肉牛养殖的利润空间。

1.6科学饲养、肥育技术水平较低

标准化饲养及育肥技术应用程度低。饲草料不足和长草整喂仍普遍,除集约化生产场使用日粮配方饲料外, 90%的肉牛养殖户没有采用。疾病防疫体系尚不完善,牛群容易患的消化系统疾病,在散养农户中较多见,肉牛育肥场较为少见,主要原因是饲料营养不平衡、霉变和毒物污染。

传染病防治体系不健全。一是对从外地引进牛群没有严格进行检疫,部分牛购自疫区,引发了传染病;二是环境消毒意识差,目前农户养牛的牛舍多数较简陋,不少育肥牛舍温度偏低,牛每日排出的粪尿清理不及时,舍内阴暗潮湿,养牛常年对牛体不刷拭,常年拴在舍内不运动,不晒太阳。三是草料单一,导致部分肉牛营养过剩,造成资源浪费,而部分肉牛营养不足,导致肉牛育肥增重慢、育肥生产周期长,肉牛养殖效益不高及牛肉品质差的问题突出,严重地影响肉牛屯肥性能的发挥。

2 对策及建议

2.1加大繁殖母牛饲养,建设并完善肉牛良种繁育体系

以一家一户饲养为宜,在素有养牛习惯的山区和半农半牧区,可充分利用当地的饲料资源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借助政府部门的黄牛改良、人工授精技术条件、繁殖母牛补贴、扶贫专项经费等扶持基础母牛养殖,繁殖商品牛。肉牛良种是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各级政府要通过加强品种改良研究、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建立公牛站及技术推广站等一系列措施,形成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保障肉牛产业持续发展。

2.2调整完善农业信贷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调整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大对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倾斜力度;调整用于支持肉牛规模经营的补贴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与补贴规模场、户为主的指导思想相联系,对肉牛产业的财政补贴向大干的、干成的、多养牛的、养好牛的大户、规模场倾斜,在帮助一些大户、场解决信贷资金的同时,视实际投资对这些场、户给予财政贴息。这样的方法既简单准确、便于操作,又可使财政补贴资金用到重点上,用到要害处,用出效果来。创新规模经营有效实现,加强财政与金融协调合作,支持引导有利于适度规模经营的体制机制创新。

2.3健全肉牛科学饲养管理

推广肉牛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要做到五个改变:①改变过去一牛一户单槽饲养为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和标准化规模养殖;②改变过去“有啥喂啥”为按肉牛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饲养、饲料合理搭配的科学喂养;③改变过去粗放管理为科学化管理,做到三定(定时、定量、定位)、四勤(勤添、勤拌、勤检查、勤刷拭)、六净(草净、料净、槽净、圈净、水净、牛体净);④改治病为防病;⑤改变养老龄牛为适时出栏牛,研究开发与组装应用现代肉牛饲养管理和快速育肥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水平,适时出栏获得高质量肉品及取得较高经济效益。

2.4大力发展肉牛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养殖

当前,省内肉牛饲养方式正逐渐由放牧向全舍饲和舍牧结合的规模化养殖方向发展,肉牛生产正在形成产业化雏形,并将成为全省农业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提升肉牛养殖档次和水平,推进肉牛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肉牛生产效益,让肉牛产业实现突破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S82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090(2016)01-0036-02

收稿日期:(2015-10-19)

猜你喜欢
养牛母牛肉牛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 06:17:58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48
肉牛口炎咋防治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夏季养牛提高利润有办法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母牛的分娩与接产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怀揣百万转行养牛的能人
新农业(2016年23期)2016-08-16 03: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