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国(荥阳市动物防疫监督所,河南 荥阳 450100)
动物卫生监督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李卫国
(荥阳市动物防疫监督所,河南荥阳450100)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蓬勃发展,随之而来了动物频繁调运、潜在疫情风险等问题。2005年国家启动兽医管理体制改革,重修的《动物防疫法》于2008年重新施行,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逐步成立,相关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得到推进。虽然许多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卓有成效,但在动物卫生监督行政执法工作中仍然显露出诸多问题。以下笔者结合现状和自身工作经验,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2005年,河南省颁布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市县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并设立了关于动物卫生监督的五大工作体系,包含动物卫生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支持和乡(镇)区域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以及村级动物防疫员,各级政府机构职能部门积极改革动物卫生管理体制。使动物卫生行政管理机构体系逐步健全,相关法规基本出台。基本管理体系规模已经建立,但是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仍不时曝出。
2.1强化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执法人员的录入标准
由于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在动物卫生监督行政执法工作中处于主体地位,因此执法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执法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据资料调查,有一些执法机构所聘用的部分执法人员自身专业能力有限且缺乏职业道德,造成了检疫检验程序不规范、技术不准确、判断不标准,误检、漏检现象出现,甚至出现“只收费不检疫、以罚代检”等有损政府职能部门形象的违法乱纪现象。目前河南省乡镇区域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人员的录用都是按照公务人员的标准,需要通过笔试和面试的双重考核,最后择优录取符合条件的技术人员。但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仍不时暴露出整体素质偏低的现象,主要体现在文化与法律素质偏低,技术不规范等方面。因此有关基层政府机构需进一步加强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选拔、聘用、培训和管理,彻底规范人员录入的标准。
2.2执法力度不足的现象时有发生
《动物防疫法》的颁布实施虽为动物卫生监督行政执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但在实际执法工作中,由于执法人员的法律与文化素质偏低、技术不规范,导致执法工作薄弱化或特殊化等现象时有发生。比如一些执法人员暗受企业的贿赂、人情的交际或者受一些政府领导的私相授受等,便无形中造成了执法力度的放宽。另外,由于联合执法机制不健全造成行政执法力度软弱,在进行强制性行政执法时,相关行政、执法和司法机构缺乏协作精神,同样导致行政执法工作虎头蛇尾,无法有效开展。
2.3动物卫生监督体制中所存在的弊病尚待改善
我国动物卫生监督体系目前虽基本完成,但体制仍存在较多弊端,特别体现在各级省、市、县、基层单位执法体制的建设上。下级政府机构,较少采纳卫生监督和卫生监管分离的执法体制,一般都是采用合并工作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开展公正地行政执法留下了隐患。
目前河南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内设检疫监管科、防疫监督科、流通监管科、安全监管科、执法监察科、信息追溯科、体系监管科、综合办公室8个科室。从《关于推进市县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以来,各级单位对现有的动物防疫、检疫、监督机构进行整合,并划分职能,设置动物防疫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始负责动物检疫,动物检疫站在部分地区独立设置。从设置的机构而言,可以看到省级机构的职能分离情况和各级单位的职能整合,但仍可看到省级监管机构的设置明显多于监督机构,而下设的各级单位仍处在一个较低层次的管理体制阶段。另外,《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市县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省级政府的积极推进举措,但从实际操作来说,编制的人员往往难以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与需要。并且部分地方区域所与原乡级站仍然职能划分模糊,执法工作仍难高效进行。
2.4动物卫生监督经费欠缺,导致机构设施和人员财政保障出现问题
目前,国家财政投入到卫生监督部门的经费尚不能满足地方机构建设的全面需求,从而造成办公设备、防护设备等硬件设施简陋、不齐全,使得行政执法工作质量整体偏低。尤其体现在一些基层机构的建设当中,因为分配到的经费不足,很多基层机构多数是提供有偿服务。一些不发达地区甚至缺乏相应的化验、检疫设备,工作人员仅凭一支体温计、一把检疫刀进行操作。另外,不同执法人员在公共财政保障方面差异化管理。目前河南省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的人员,除动物检疫职能外的人员,其编制形式均为全额事业编制。在动物检疫站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的人员,其编制形式大多为差额或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因为专项经费不足,一些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花费多数仍需从动物防疫经费中支出。
2.5社会环境不利于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开展
因为大部分人民群众、生产经营者、企业单位、行政机构人员缺乏动物卫生检疫知识,所以动物监督执法工作往往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理解。比如一些生产经营者会对产地检疫和屠宰二次检疫产生不满,甚至阻碍执法,认为只是监督部门在变相收费。许多群众也不理解禁买检疫不合格或未经检疫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的重要性,所以购买时往往不会去索证。一些活畜禽市场管理人员阻扰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进入市场,认为执法工作会影响市场及他们的收益。因此,整个动物卫生监督的执法环境就出现了很多阻碍,由于没有大众的重视和监督,很多不法商贩便也有机可乘,将不合格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入交易市场。
目前河南省在网络上已经建立了公众平台,让人民群众了解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各项情况。然而下级较多的各政府机构的网络公众平台还尚未建立,或者虽有平台但没有信息公布,这就造成了执法与群众的脱离。所以笔者建议各级地方机构能够通过网络或者落实到各个基层单位的方式,将动物卫生检查执法情况和标准透明化,让人民群众逐渐了解机构所做的实事,不断增加对于动物卫生监督的管理意识,从而营造一个更好的执法环境与执法氛围。
目前我国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制度在逐渐地完善,虽然尚有较多问题待改善,但从总体而言,是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各级政府也在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相信在各方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中图分类号:S85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090(2016)01-0031-02
收稿日期:(201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