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探析

2016-03-10 12:28燕铁艳
科技视界 2016年25期
关键词:心理学大学大学生

燕铁艳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710000)

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探析

燕铁艳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710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会对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当代合格的大学生所要掌握的并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拥有自我管理的能力,来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业。本文从自我管理能力的心理学基础入手,通过分析当前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所面临的问题,从学校、学生、教师等三方面阐明要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各方面所要做出的努力。

大学生;自我管理;培养方法

自我管理,最早由管理学大师皮特·德鲁克提出,他认为“所谓的自我管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等表现进行的管理,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我管理对个人的成长成才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与学业成就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当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时候,学业成就也会显著提升。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应不仅仅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应当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2004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指出,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就成为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课题。

1 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心理学依据

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是管理学、心理学的跨学科命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与以往大学生管理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管理的方式,以往的管理方式以外界干预为主,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比如学校、老师等,而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更强调大学生自身因素,强调自我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其心理学依据之一,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认为,人都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人能够努力克服自身条件的限制,主动而又积极的实现自身潜能。而实现自我潜能,满足成长需求,不断提升自我恰恰是自我管理的重要目标。

个体管理的另一心理学基础则是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该理论提出了一个由个体因素、行为和环境刺激三者构成的复杂互动系统。这三者中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另一个元素,并且这种影响是相互的。人的行为会受到思想、观念、个体经历以及环境中事件刺激的影响;人所做的会对环境产生作用,人的态度观念也会根据环境的反馈发生变化。这一理论为我们指明了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途径,通过改变环境,给予积极、正确的反馈,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2 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1 家庭、学校环境影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形成

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强制性的学习,在学校有老师教导,在家里有父母约束。所有的学生学习都是在为高考而准备,为了升入一所理想的大学,学生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在高考中取得好的分数,而其他方面的能力训练并未得到重视。学习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差,在生活方面,因为父母的过度关心爱护,很多学生不具备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来到大学后无法适应大学生活,更无法管理自己的生活,以致出现适应困难,焦虑等情况。

2.2 大学的传统管理模式不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发展

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要突出发挥学生自我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为了管理的效果和效率,管理者往往会对学生的活动干预过多,忽视了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直接导致即使来到了大学,学生依然是一种服从式、听从式的心态,欠缺自主意识,欠缺对问题的思考,无法形成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将会成为他们面临的一大挑战。而这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应该是从大学入学之初就逐步形成发展的。

2.3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发展不平衡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是指大学生对自我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活动的认识与理解,良好的自我认知是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前提与基础。一个人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而当代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发展并不平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明确自己的目标,在面对选择时,容易出现跟风、随大流的情况,仅有小部分同学有明确的目标和目的。因此,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需要帮助他们建立对自我清醒的认知。

3 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方法策略

3.1 转变学生管理理念

大学要转变管理理念,从领导至普通教师贯彻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理念。管理者要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人才的标准已经发生变化,真正的人才掌握的不仅仅是学校传授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通过对自身拥有资源的管理,获得掌握知识技能的方法。大学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因此其管理理念也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3.2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正如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说,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基础在于对自我有良好的认知。 因此,对于经历了十几年应试教育的大学生而言,首先要让学生对自我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形成有三种途径:第一,即通过对自我的观察,认识自己;第二,通过别人的反馈,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获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第三,内省,通过自省获得对自己在情绪、情感、意志等方面的信息。在初入大学阶段,辅导员和班主任可以通过班会等形式,通过比较自己眼中的我与他人眼中的我,让学生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自己。同时,通过对专业、就业前景的介绍,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树立目标。在认识自我与明确的目标之间,则是学生需要实现目标的过程。当学生开始思考如何去实现目标时,自我管理的意识也正在形成。当然,自我管理的意识并不仅仅存在于对个体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还应存在于集体目标中。这也要求学校的管理者要充分发挥班委会、学生会此类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真正让学生干部发挥自己的协调、沟通才能,带领自己的团队实现目标。

3.3 转变管理者身份定位

教师要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将自己的定位从管理者转为引导者,更要分析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实际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要打破以往求稳、求快的工作理念,在实际工作中,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去尝试自己的想法。当然,在鼓励学生实现自己想法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是对学生完全放任不管。相反,教师要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引导导学生,包括帮学生分析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在失败的时候,帮学生分析失败的具体原因以及今后如何避免等。对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过程,更是对教师耐心和能力的一种挑战。

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它离不开学校、老师、家长的鼓励和引导,更离不开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和教师要不断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分析当前学生个体的特点,探讨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努力为学生创造适宜的环境,为其提供更多的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实现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1]陈乐.大学生自我管理对学业成就影响的调查研究[J].山东高等教育,2016(2).

[2]王椿阳.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心理学探析[J].鲁东大学学报,2016(2).

[3]郑天霞.“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

[4]肖祎.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J].人力资源管理(汉),2016(7).

[责任编辑:张涛]

猜你喜欢
心理学大学大学生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