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玲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413000)
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简析《围城》中方鸿渐的悲剧形象
廖玲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413000)
钱钟书笔下的方鸿渐个性鲜明、形象丰满。他本性善良温顺,但是性格被动懦弱。他的聪明机智都只停留在逞口舌之能上,在处理学业、事业、爱情、婚姻这些重要问题时,没有原则的顺从,不加抵抗的妥协,显得无用至极。引用他的好友赵辛楣对他的评价:“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读者细读小说,不由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善良;儒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作品。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和作者钱钟书有相同的成长城市,相似的家庭背景、留洋经历和内地教学等等,很多人推测方鸿渐就是钱钟书、《围城》是钱钟书的自传作品。对此,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女士写过一篇创作随笔《记钱钟书与<围城>》,在文中,杨绛女士作为知情者详细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小说《围城》“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但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节全属虚构。尽管某几个角色稍有真人的影子,事情都子虚乌有;某些情节略具真实,人物却全是捏造的。 ”[1]“方鸿渐和钱钟书不过都是无锡人罢了,他们的经历远不相同。”[1]“方鸿渐取材于两个亲戚:一个志大才疏,常满腹牢骚;一个狂妄自大,爱自吹自唱。”[1]小说中的很多场景来源于现实生活,很多故事情节也取材于身边的人和事,尽管如此,《围城》绝不是钱钟书的自传作品,方鸿渐也绝不是钱钟书。
钱钟书笔下的方鸿渐个性鲜明、形象丰满。他本性善良温顺,但是性格被动懦弱。他的聪明机智都只停留在逞口舌之能上,在处理学业、事业、爱情、婚姻这些重要问题时,没有原则的顺从,不加抵抗的妥协,显得无用至极。引用他的好友赵辛楣对他的评价:“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读者细读小说,不由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方鸿渐本性善良温顺,但是并不是一个勤奋努力的学生。大学期间,他从社会学系转到哲学系,又从哲学系转入中国文学系。后因机缘巧合,中国文学系毕业的方鸿渐得以到欧洲留学深造。在欧洲留学期间,他“四年中倒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 ”[1]
第四年,钱用完的方鸿渐计划回国,没想到父亲、丈人都来信询问是否已经获得博士学位。“方鸿渐受到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1]本来觉得博士学位毫无用处的方鸿渐,被迫想方设法地去得到这块 “遮羞布”。
为了满足父亲、丈人的虚荣心,他在一个爱尔兰骗子手中购买了一张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但他并非真想当骗子,这一点从后文中可以看出来,一是他和唐晓芙的交往中,他直接否认自己的博士学位;二是在三闾大学任教时,他羞于拿出自己的博士文凭。
方鸿渐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丈人的银行里面挂个名混日子,白天去银行走走,晚上教教小叔子的功课。 他本来学的是中国文学系,这份银行的工作属于“专业不对口”,但他的工作也算是没有什么过错。随着他和丈人一家人关系破裂,这份挂名的工作不得不草草了之。
第二份工作是和好友赵辛楣一起到三闾大学担任教师。这份工作是个不错的选择,既可以衣食不愁,又可学以致用。但是,知识分子云集的大学校园没有想象中美好,而是充斥着趋炎附势、勾心斗角。方鸿渐无法适应这样的环境,他从无所适从到懦弱屈从,最终变成了自己讨厌的虚伪、自私的人。终于,方鸿渐在一次相互倾轧中被排挤出来,踩狗屎运般谋得的好职业以被辞退告终。
第三份工作是上海某报社的职员,这份工作还是好友赵辛楣的推荐。报社由于刊登言词激烈的文章得罪了当局,王总编出于正义辞去了职务,方鸿渐也因同情王总编而离开报社,丢掉了维持生计的工作。
失业后的方鸿渐再次想到了好友赵辛楣,希望到重庆去找他,谋求另外一份工作……
早在读大学期间,方鸿渐就有自主恋爱的想法,但在父亲的一顿痛骂下,顿时“吓矮了半截”,一下子便打消了念头。他从此不敢再妄想,开始读叔本华,常常自我安慰地对同学们说:“世间哪有恋爱?压根儿是生殖冲动。”[1]在这件事情上,方鸿渐的懦弱性格就暴露无遗了。
回国的游轮上,方鸿渐遇到了风流潇洒的鲍小姐。她有意无意对方鸿渐说的一句话“你像我的未婚夫”,把方鸿渐这个没有任何恋爱经验的人引诱到了她的床上。而下船前,她突然冷落了方鸿渐,调整身心,第二天一早,扑向了来迎接她的未婚夫——一个半秃顶的黑胖子怀里。此时,方鸿渐才知道自己被蒙骗了。
在后来与女博士苏文纨的交往中,方鸿渐明明知道自己与她“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不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长,始终合不拢成为一体。”[1]。但是,在苏文纨的软硬兼施、恩威并重中,性格懦弱的方鸿渐迟迟不敢表明自己的心。
当失去最心爱的女性——唐晓芙时,内心十分痛苦的方鸿渐只是呐呐的说:“你说的对,我是个骗子,我不敢再辩,以后决不来讨厌了。”[1]然后站起来就走。在这关键时刻,尽管他的内心觉得万分痛苦,但是他没有选择积极主动的争取,而是轻率的结束了一切。因为他被动懦弱的性格,他痛失一生中最心爱的女性。
方鸿渐在三闾大学的工作受人排挤和诽谤,他没有设法抗争,而是选择一走了之。对于内心的痛苦,他从不敢直接面对,而是一味的逃避。这次他逃到了孙柔嘉设置的“温柔的网”中——和孙柔嘉结婚。
可是他错了,正如那句法国谚语:婚姻是一座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1]婚姻并不能成为方鸿渐的避难所和归宿地。结婚之前,他的学业和事业都堪称失败,感情生活乱七八糟;结婚之后,生活惨淡,他连维持生计都很艰难。在妻子和双方家长的压力下,他如同木偶人一样,一步一步的让自己走向崩溃。
从婚前到婚后,他只要稍加抗争,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可是我们没有看到他对命运对婚姻的抗争,他一直在妥协在接受。由于自身的懦弱,他宁肯自认失败,却不敢面对现实,被孙柔嘉连骂三声“你是个Coward!Coward!Coward!我再不要看见你这个Coward!”[1]这句话仿佛戏剧高潮般地对方鸿渐的悲剧形象添上了点睛之笔。
方鸿渐的一生,从学业、事业、爱情再到婚姻,一再陷入困境,始终是从这一座“围城”走进另一座“围城”。正如钱先生在《围城》扉页上的那句: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1]方鸿渐的思想性格,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方鸿渐的人生际遇,也正是当时一些较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遭遇与困厄。方鸿渐,正是这个时期这部分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在崎岖的人生道路上苦苦挣扎,处于彷徨、苦闷的境地,但是又缺乏为之努力奋斗的理想。
[1]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杨绛.杨绛散文[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朱丽娜]
廖玲,女,湖南益阳人,本科,硕士,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高职语文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