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肆虐中的清朝皇帝和官员

2016-03-10 06:02喻大华陈事美
山海经 2016年17期
关键词:决口抗洪都江堰

■喻大华 陈事美

洪水肆虐中的清朝皇帝和官员

■喻大华 陈事美

每年的雨季,各地总有一些区域会受到强雨的袭击,造成洪水灾害。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洪涝从来都是最常面临的自然灾害。那么,清朝的皇帝和官员们,面对肆虐的洪水,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皇帝:被洪水冲走的生日喜庆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嘉庆帝即将迎来自己六十岁的盛典。

但是繁忙的国事和敷衍塞责的大臣,让嘉庆帝心情郁闷,七月二十日,他决定前往木兰围场行猎。本想换个环境,散散心,但连日阴雨绵绵,道路泥泞,走到怀柔后就为大雨所困,一连停留了三天,心情反而更坏了。

就在嘉庆帝心急如焚之际,顺天府前来报告:永定河漫堤决口,大兴、宛平两县所属村庄同时被淹,村民纷纷前赴南苑土堆避水逃生,村民倾家荡产,亟应设法抚恤。嘉庆帝立即命令拨银一万两,由官员带银两前赴南苑内外,分发给灾民,并于附近地势较高处所,搭建草棚,嘱咐官员“务各尽心抚恤,勿令失所为要”。

嘉庆帝忧心忡忡。当时,京郊农村整日演练锣鼓,准备庆祝嘉庆帝的六旬万寿,现在,这些“群众演员”全变成了灾民,喜庆气氛一扫而光,想来真是丧气。上天不给面子,还没法发作,只能默默承受。八月初一,嘉庆帝沮丧地策马跋涉在泥泞的路途中,一不小心马失前蹄,皇帝差点儿被闪下马来,虽然有惊无险,但嘉庆帝责备试马大臣,将其革职,仍不解气,又迁怒牲口,罚这匹御用宝马前去拉车。

然而,嘉庆帝哪里想到,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八月初,嘉庆帝刚到承德,就接到了一个“晴天霹雳”——黄河在河南境内多处决口,决口长达十几丈到几十丈不等,河南境内水系紊乱,人民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嘉庆帝不得不组织救灾,赈济饥民。然而,更让嘉庆帝难以接受的是治河大臣上报了堵合决口的经费预算——将近一千万两白银,这占国家全年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而且,这笔钱刻不容缓,又不能讨价还价或大打折扣,只好动用国库储备金应急。这样一来,心情大坏,行猎的兴致更不高了,加上雨水过多,木兰围场简直成了“梁山泊”,野兽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嘉庆帝沮丧地提前结束行围,赶回北京主持六旬万寿庆典。

嘉庆帝的生日是十月初六,从九月下旬开始,北京的庆典气氛就一天比一天浓重了。周边属国的祝寿使臣、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头人、蒙古王公、各省祝寿的大员陆续抵京。从圆明园到西直门还设了不少经坛,和尚、喇嘛在给皇上诵经祈福,香烟缭绕,木鱼声声,不少善男信女也到寺庙给皇上祈福。各衙门在北京街头搭起了很多彩棚、景点,各地方政府派来一些戏班,搭台唱戏。到处人山人海,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从乾隆晚年以来,已经有二十多年不见这种气象了。

嘉庆帝下发一系列谕旨,封赏亲贵、提升官员、宽免处分、赦免囚犯、宴请属国使臣、接见少数民族代表,又要求各级官员十月初一至二十一律着蟒袍补褂,文职三品以上官员可以献诗祝寿,尽量营造一种欢快喜庆的气氛。紧张忙碌之余,嘉庆帝也没忘灾民,下令豁免黄河决口地区人民当年的赋税,又指示在北京城内外支起多口大锅,为顺天府灾民免费提供小米粥。

其实,别看表面一团喜气,实际上嘉庆帝此时的心情很苦。一方面,以往黄河决口不过一处两处,本年达七八处之多,决口堵了决,决了再堵,顾此失彼,迟迟没有进展;另一方面,九月以来,两江总督孙玉庭报告淮河水势汹涌,而上游黄河来水更大(当时黄河从江苏入海),宣泄不畅,以致洪泽湖告急。各级官员、兵丁都驻扎在洪泽湖大堤上,严防死守,但依然没有把握。洪泽湖一旦决口,富庶的江苏、安徽将蒙受巨大的损失不说,更严重的是将扰乱运河水系,影响漕运的进行。一想到这里,嘉庆帝噩梦连连,哪里还有什么心思过生日。不过满腹忧郁不仅不能表现出来,面对臣民的孝心,还得装出满心欢喜的模样。

十月初六(11月23日),嘉庆帝的六旬万寿庆典进入高潮,皇帝在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蒙古王公、西南土司、属国使臣的朝贺。大家祝愿皇帝洪福齐天、万寿无疆,典礼庄严隆重又不失喜庆。次日,嘉庆帝在群臣的簇拥之下乘轿前往圆明园,沿途彩旗招展,鼓乐喧天,北京市民夹道欢呼,万岁声似山呼海啸。嘉庆帝大驾一过,戒严解除,市民立即涌入街市游观,填街塞巷,成为闹市。入夜,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北京的上空绽放,欢呼声不绝于耳。

庆典结束,曲终人散,漫天北风裹着黄沙带来了萧瑟的气氛,嘉庆帝的心情也降到了冰点。就在六旬万寿庆典期间,嘉庆帝批准了正在河南负责堵合决口的协办大学士吴璥的奏请,开捐卖官。这是饮鸩止渴的办法,官场成了市场,吏治从何整顿?但国家经费入不敷出,只好将就眼前。

官员:当官不作为,百姓追着打

在乾隆年间的一个夏季,云南红川县遭遇洪水侵袭,房倒屋塌,居民流离失所。红川县官府高度重视,县令立即亲赴灾区视察。按常规套路,县令视察灾区,应该穿着胶鞋,蹚着洪水,深一脚浅一脚查看灾情、慰问百姓。但这个县令很会摆谱,出行依然是八抬大轿,鸣锣开道。反正老百姓也习惯了官员的这种做派,倒是也没说啥。如果接下来,县令大人能给老百姓送米送油,嘘寒问暖一番,事情也就过去了。

谁知,该县令来到受灾最严重的安村等地,看了看被淹的房屋、道路、农田后说,这不是很严重嘛,村民完全可以自救。此时,正在陪同县令视察灾情的一位郎姓地主说,您看,村民房屋倒塌过半,道路损毁严重,村民无家可归,甚至还有淹死的。县令说,让大家发扬一下自力更生的精神,积极展开自救。作为本地最大的地主,你拿出点银子来赈灾。郎地主说,我拿点钱是应该的,不过还是要县财政拨付一些赈灾银。县令不悦,说,你要体谅官府的难处,县财政也没有多少余粮。再说,你们这灾情并不算多严重,你们最好还是自己解决吧。

郎地主顿时急了,大声训斥县令,你身为本县衣食父母官,如此轻慢灾情,视百姓如蝼蚁,居心何为。郎地主情急之下,将县令从轿子里拽出,操起一根木棒,就把县令的坐轿直接捣毁。几个轿夫想阻拦,但被地主家的几名壮丁拦住。县令心虚,敢怒不敢言,灰头土脸走了。

此事传到当地知府那里,并没有责罚郎地主,反而从省府派来更高级别官员来视察灾情。省府官员就是不一样,离村子很远,就下轿步行进村。郎地主备受感动,召集同村人都来迎接,缓和了官民矛盾。

丁宝桢:抗洪不力被降三级

1878年,清光绪四年的五月,四川都江堰遭遇连日大雨,岷江洪水暴发。

在洪灾中,都江堰渠首各工程均遭到冲损。这场洪灾,还给时任四川总督的丁宝桢带来了一场政治上的风波,导致他连降三级。

话说丁宝桢,乃贵州平远(今织金县)人氏,系晚清重臣。他为官做事重大义,知变通,重实效,约束部属甚为严厉,为政清廉,官声甚好。他57岁那年,受到慈禧皇太后和光绪皇帝的接见,慈禧还特为他写了一幅字《国之宝桢》。

1876年10月,丁宝桢调任四川总督。次年,他组织了大修都江堰的工程。

大修前,丁宝桢注重调研,他与时任灌县知县陆葆德往返勘工十二次后,得出这样的结论:都江堰用竹笼堤“岁修累甚”,拟修建成永久性的防洪堤。

说干就干,他向朝廷上奏请求拨款。这项工程,在朝廷的支持下,由丁宝桢主持,顺利开工了。

丁宝桢将都江堰分水鱼嘴、内江仰天窝鱼嘴、蒲柏河鱼嘴和人字堤全部改用条石修砌。条石之间用铁锭互相闩住,并用桐油、石灰、糯米汁嵌缝。同时,还石砌堤岸一万二千余丈,修建白马槽、平水槽等导水、泄水工程,疏淘内、外江干流及江安河入口段等被淤塞河道,挖河方四十多万方,用竹笼一万九千余条,花费银一十二万九千四百四十余两。

他的运气非常不好,次年,都江堰遭遇了一场特大洪灾,他修的水利工程被汹涌的洪水冲毁。

那年,都江堰水利工程发挥不了作用,内江水流由决口直注外江,整个都江堰灌区下游缺水,一场“索水风潮”由此爆发。农民成群结队到总督府上访和闹访,要求丁宝桢给个说法。

时值洋务运动与守旧势力争斗,洋务派丁宝桢这里出了事儿,给了守旧派之口实,纷纷上奏调查他。慈禧和光绪皇帝下令处理此事,当年十二月,军机大臣恩承、童华受命抵川调查。

纷繁的人事纠葛,官场争夺,对这次大修的意见各持一端。调查中,两位大臣百般刁难。但丁宝桢的工程经受住了考验,工程符合技术规范,也没有查出贪腐问题。当时规定,宝瓶口水划超过16划的洪水造成的水毁,乃因灾害太大,人力所不能避免,不予追究;小于16划的水毁,认为属于工程质量问题,需要追究。而丁宝桢所遭遇的洪水,宝瓶口水划已到22划,达到了水划的顶部。

据现代水利专家推测,当时岷江的径流量在每秒4000至5000立方米之间。但最后,朝廷仍以“堰功败于垂成,复蹈明之覆辙”为由,将丁宝桢由一品顶戴降为三品顶戴,仍保留总督之职。丁士彬、陆葆德也被革职留用,罚赔工银2万多两。当年十一月,丁宝桢、丁士彬、陆葆德自备经费,再次兴工修治,主要加固补建鱼嘴,恢复堤堰竹笼结构,扩宽和疏浚河道,尤其着重于鱼嘴以上岷江左侧白马槽段的河道疏浚工程,以加大外江过水能力,并在都江堰管理上作了调整,限定渠首岁修经费总数,免除了各州县的摊派。

1886年,丁宝桢在成都因病去世,享年66岁。

李鸿章:官员必须与兵丁一起抗洪

光绪十四年(1888年)夏季,连天大雨,山洪暴发。京畿直隶房山、涿州一带永定河河堤决口,洪水泛滥。灾情迅速奏报到直隶总督李鸿章那里,李鸿章高度重视,立即做出批示,要求各相关官员必须亲赴抗洪前线。同时,李鸿章也没闲着,立即冒雨赶赴灾区。

京畿附近河务关乎京城安危,通常由直隶总督直接负责。抗洪形势如此严峻,李鸿章不能不出面。总督亲赴前线,手下各大小官员更不敢怠慢。永定河道周馥率领永定河南岸同知,通判、千总、把总以及当地知县、县丞、主簿等几十名官员早已战斗在抗洪一线。可谓众志成城,严防死守。

李鸿章要求,全部官员必须下水,与兵丁一起投入抗洪战斗。胆敢违抗命令者就地免职。李鸿章的意思很明白,在这个关键时刻,守护京城、守护百姓是头等大事。若有丁点闪失,自己也会被问罪。最重要的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时正是官员捍卫荣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时候。

此命令一出,众多官员面露难色。湿身倒不要紧,就当洗澡了,关键是洪水凶猛,下去很危险,弄不好小命就丢了。李鸿章说,大清政府每年给永定河拨付12万两白银,并没有亏待你们各位。你们此时不卖力,如何对得起皇帝,如何对得起头顶的乌纱帽?最后,在李鸿章的强硬命令下,全部官员只好硬着头皮绑好绳子下水。

李鸿章还专门吩咐下属在河岸上进行监督,看哪个官员抗洪不卖力。

大清百姓也被舍身抗洪、奋勇抢险的官员感动了,纷纷与官员一起投入战斗。

李鸿章在严格要求下属的同时,也勇于积极承担管理责任。在这次抗洪的汇报中,李鸿章向刑部、工部坦陈,自己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希望进行处分。

洪水无情,但李鸿章还是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猜你喜欢
决口抗洪都江堰
拜水都江堰
彩铅画《锦鲤》
十联颂抗洪解放军
抗洪大堤上的“最美镜头”
如梦令
村翁雨中田间排水
拜水都江堰
烈日当空,看小编如何避暑
都江堰安澜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