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树洁+刘畅+欧璟华
摘要:中国在经历了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之后,从2012年开始,受到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和压力的影响,GDP增长速度开始放慢。在新时期,经济结构调整,GDP增长速度和质量并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将成为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新常态”。文章回顾中国近40年经济改革开放所创造的经济奇迹,表述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内涵,提出“新常态”下中国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为今后时期进入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轨道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战略。
关键词:中国;新常态;发展;挑战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16)01000106
一、中国经济发展成就
中国经济改革走过了37年的路程,其发展速度和成就堪称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最大的经济奇迹。人均GDP从不到200美元,上升到8 000美元;从一个绝对贫困的国家,变成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贸易国和制造国[1-2]。
与中国同样有着长时期、连续不断高速经济增长的国家和地区不少,包括中国的台湾和香港,以及新加坡、韩国、日本和许多欧洲国家,它们都有过同样辉煌的发展历程。同时,亚洲“四小龙”、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已经进入了世界发达经济体的行列。尤其是新加坡,人均GDP已经超过了美国、日本和许多西欧国家。
也就是说,仅仅从经济的发展速度、持续时间和人均水平看,中国不是唯一的发展奇迹。然而,中国是世界到目前为止的人口最大国,其历史漫长而复杂,地区差别巨大,能够这样长时间不间断地发展,却是世界唯一的。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亚洲四小龙总人口的16倍。按人均收入计算,中国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其对世界的影响力,就等同于日本要增长10个百分点,“四小龙”增长16个百分点[3]。
1978年以前,如果按照现在的贫困标准计算,中国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于90%,而现在的贫困率已经小于10%。在消灭贫困人口方面,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最大。30多年前,中国GDP占世界的份额不到1%,而现在的份额已经超过11%。同期,美国GDP占全球的比重,从原来的32%,下降到现在的18%。美国占全球经济比重的下降份额,绝大部分被中国所取代,因而形成目前中美两国作为世界双巨头的局面。
可以预料,到21世纪中叶,中国的人均GDP将超过全球的平均水平,可以达到美国人均GDP的一半左右。那时,中国占全球GDP的比重,不仅是世界的第一位,而且将是美国的两倍。这样的发展方向,与习近平提出的第二个一百年的目标相吻合。也就是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候,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且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
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可以归纳为三个触发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促使农业翻天覆地地变化,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农业物资基础;外资流入和出口拉动促使中国技术急速升级和对外开放;加入世贸组织促使中国充分挖掘国际分工的最大潜能。改革成功的秘籍可以归纳为16个字——务实探索、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以点带面。而经济发展成功可以归纳为四大要素,那就是政府的开明政策,人民的勤奋和节俭,科技教育的大力投入,以及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并举的发展策略。
二、经济“新常态”的国际及国内背景
(一)国际背景
2007年,美国的“两房”债务危机引爆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经过7年多的挣扎,美国是第一个从危机的“泥潭”中慢慢走出来的国家,“适度”的量化宽松、科技的创新和制造业的重振使美国取得了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在欧元区,由于欧元设计的先天不足,使欧洲央行的许多宏观调控措施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欧元区国家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并且各国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实力存在严重的异质性,高负债的国家对整个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形成拖累,由原来的金融危机演变成债务危机,使有些国家原本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
日本经济熊市不改,人口老龄化、创新动力不足和资源匮乏成为困扰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安倍上台后,对日本经济低迷采取了三项措施:货币宽松,加大政府支出,剌激私人投资。但是,日本2013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仅为0.3%,大大低于此前预期的3%至4%的水平。其中,2013年第四季度的个人消费仅增长0.5%,出口增长仅为0.4%,日本央行每月向市场投入近8万亿日元资金,造成流动性严重过剩。
受国际大宗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的影响,许多原来靠资源出口推进经济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包括俄国、南非和巴西的经济增长大幅度下滑,本国货币严重贬值,它们都在忍受着经济调整的激烈痛苦。
(二)国内经济形势背景
经历了30多年近两位数连续不间断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后,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到2014年,增长速度下降至7.4%,为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2015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进一步下调至7%。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急速下降,甚至出现短期的负增长。外资流入的增长速度也大幅下滑。
中国经济增长正在面对“三期叠加”所造成的困难和挑战:经济增长速度处于换档期,面对前期快速增长所形成的过剩产能消化期,以及从中低端制造向中高端制造的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期。另外,过去30多年的快速经济增长,导致各种生产要素价格攀升,污染严重,人民币升值,腐败严重,收入分配不公,减少贫困和城乡一体化进展缓慢,这些都是目前经济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4-5]。
然而,中国经济增长乏力最根本的问题是缺乏明显的激发点。先期的外资流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推动作用,已经大大减弱。因此,下个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就只能通过中国内部的增长拉力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并维持稳定的、中高水平的增长速度。
三、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