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法官对年轻人的善意提醒

2016-03-09 13:12赵兴军
廉政瞭望 2016年2期
关键词:庭长发言稿耕牛

赵兴军

近 日,一名在法院工作30年的女法官,因为要参加院里组织的“法官宣誓仪式”发言,委托我对她的发言稿进行校对。

这名女法官,我是去年才认识的。她被省委表彰为一等功公务员。单位六百多人,仅她一人。

读完她的发言稿后,我无比汗颜。

女法官1985年参加工作,从打字员起步,从自学法律开始,历经办公室、执行庭、行政庭、刑庭、民二庭、立案庭等不同部门岗位,办理了执行、行政、刑事、民事等不同类型案件,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用了20年时间,成长为基层法院审委会委员、所在县十佳政法干警。

2006年她被遴选到省法院工作,在立案信访、民事审判岗位,一干又是9年。以近50岁的年龄、30年工龄,任劳任怨地从事着接访处访、材料起草、开庭审案、文书制作等琐碎重复的工作。

我打电话问她:“你通篇都是付出,收获呢?”

女法官笑了,“我是正科级助理审判员啊,已经不错了。”

我的脸再次发烧了。

回想我刚从部队转业时,青春年少、几许轻狂。25岁以部队上尉军衔转业,加上诸多证书、发表文章压底,自以为会分到理想的职务。没曾想,在中级法院的第一份工作,是让“能说会写”、但对审判工作一无所知的我,到民事审判庭当书记员,搞案件记录。

我仗着年轻,自以为记录还不是信手拈来。哪知一坐上书记员席位,我的手总是一个劲地抖,心一味地扑通扑通乱跳,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解全然不能原样记下来。第一次庭审记录,我给自己打了50分,惭愧至极。

知耻而后勇。一个月的勤学苦练后,我的记录基本无可挑剔。由于法官缺额,案件实在太多,庭长看我自学过法律,也还能在说话、记录中运用一些专业术语,便叫我协助办理一些案情简单、适合书面审的案件。

犹记得办理的一起两头耕牛引发的纠纷。A家耕牛的牛角被B家耕牛撞断了一只,愤而索赔一审败诉,上诉二审。

这案件咋判啊?对于牛,对于牛角,对于耕地,对于断角对耕地的影响,我全然不知。诚惶诚恐地请教庭长。老庭长忙得头都不抬,问我,“你就不能跑去案发地,看看牛咋耕地的啊?”

一语点醒梦中人。我赶了3个多小时的长途汽车、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汗流浃背地赶到了案发地。正遇到A在耕地,耕牛耷拉着脑袋,走得歪歪扭扭,被A不断呵斥。

我问A:“断个牛角不影响耕地撒?”

A气冲冲地说:“我这牛原来都是走直线的,你看现在!”

我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正巧,旁边田里一名大爷也在耕地,便跑过去攀谈。

大爷说:“你们城里人不知道耕牛对我们庄稼人的重要啊。牛角断了一只嘛,就不平衡了撒,犁地就不走直路了撒,就影响犁地了撒,以前半天犁完的地,现在就要一天了撒。”

大爷的4个“了撒”,一下子就让我找到了判案理由。

我立即召集A、B两家人进行现场调解,B家心服口服地赔偿了损失。

这几年,各级法院公招了很多年轻人。这些“新鲜血液”,文凭高、心眼活、知识面广、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但年轻人难免心浮气躁,其实,正因为年轻,更应趁着大好年华,踏实苦干、细心钻研,用工作成绩、实绩说话。

猜你喜欢
庭长发言稿耕牛
耕牛和农民
我来做侦探
“小康社会”主题班会发言稿作文导写
法院副院长和女庭长因“马虎”获罪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忠厚的耕牛——《五牛图》
院庭长办案制度定位与运行模式重构
——基于对C市部分法院院庭长办案情况的实证分析
家庭“法院”
买头耕牛
耕牛“猝死症”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