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
荒骨潜销垒已平,汉家曾说此交兵。如何万古冤魂在,风雨时闻有战声。
—唐·张蠙《古战场》
千年来很少有人敢细看一眼荒野上的尸首。漫天漫地的雪包裹着枯木血迹,在深深的遥望中残酷俯腰。古战场的杀伐素来习惯用“血流成河”来形容,殊不知大多时候雪来纷飞,满城迷眼,根本由不得血流下来就已凝固。
由古至今,多是这样的场景,古城内擂鼓铮铮,城墙下满目荒唐。百姓坐在家中便能听到杀人的声音,挥矛交战,生死一线。
战争结束后,他们出城为将士捡拾衣冠。站在城下却发现荒骨遍野,堡垒已被风雪吹平。若不是那战后挥散不去的血腥气充斥着眼鼻,恐怕所有人都会以为那只是一场有些恐怖的梦境罢了。
是梦?还是真实写照?许多人都不敢问自己。后来,连见过数万尸骨的老城都变作了故事里的一个黑白影子,在太多的红尘记忆中被赋予“似乎曾有过一场战事”的说辞。
曾听过战声,看过风雪,曾在梦里缠绵难醒,觉得对水净面时眼底有泪花闪过,曾亲手碰触白骨所以知道蚀骨的寒……太多太多。寒夜有高亢悲怜的笛声传来,萦绕在高高低低的沙丘间。冤魂犹在,事已苍白,不记得这出事也罢,总得记着乡里的那些旧人吧,毕竟数十万征人都曾在月下怅望过故乡。
记得刚出关时,偶尔还能听到一些乡人的消息,谁家的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谁家的爹娘托人送来了干粮,谁家的孩子身经百战却终究被敌寇刺穿身体……辛酸苦辣都是有的,但不管是怎样的消息,传到这里总是令人欣喜和宽慰的。
可是慢慢地,消息越来越少。经年之后,已忘记那年乡间的气候、田里的庄稼了,只约莫还记着这时该是村口大白杨飘絮的季节了。剩到最后,也就只有月色为伴了。哦,不,还有这一眼看不到头的沙漠。
在这里,唯有一腔思乡之情支撑着他们挥矛而战。他们思念家里的热酒热菜,思念妻子温暖的笑,思念娘亲手做的厚袄子,思念老父亲偶尔的怒骂,多半也是恨铁不成钢……
白日里万里黄沙相照,数十万将士的影子都被拉得又细又长,每张脸都是粗粝而悲伤地贴在滚烫的沙地里,潜伏时仍在思念家乡。入夜后沐浴月光,柔软的笛声和身体的疲惫令他们面面相觑,足以一笑,然后慢慢地笑出泪花。
有可以思念和盼望的乡人本是幸福的,但一声号角,一句誓言,一个战友的牺牲,就能够击垮他们所有的隐忍。因为乡音渐少,归期无定,黄沙吹响了赴死的烈歌,在这个没有退路的战壕里,只有这同生共死的将士。
月色终是温柔了他们的一生。千万白骨,血色峥嵘,相依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再也没了笛声,没了每个夜深人静时掩面痛哭的隐忍,没了记忆中的旧人面。后来,连思乡之情也没有了。
古时战场被人形容为牢笼,一个巨大的、进去了再也出不来的牢笼,笼子里没有战士,只有英魂。也有人说,那是月色唯一照不亮的地方。
陈陶的《陇西行》最是照人心:“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他们来时满身英勇所向无敌,是满腔热血的少年。但战后呢?死后呢?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最好的结局是,他既不思念她,她也未曾梦到过他,未曾醒来后枕头湿润,月色凉薄。次好的结局是,他葬身无定河边,夜歌时有时无,渐渐末了,她伤心过后亦嫁了旁人,一心一意相夫教子。再好一些的结局是,她为他立下牌位,刻上“吾君”二字,此生每一次征兵之行,她都会远送,却再也无法爱上一个要去打仗的男子。最令人难堪的结局便是,他早已成了一堆白骨,灰飞烟灭,而她却不知,仍夜夜思念他,对家人的劝说置之不理,一味等下去,但心中却是清醒的,九死一生,恐是未有归期。
太多的无法回首都在岁月的尽头被磨得失去了最初的模样。她渐渐老了,也快要忘记他的音容笑貌,却依旧记得送他走的那天,满城风雪直抵眉间,她在月下的庭院里站了一夜。第二日,梨花满地。
世上长情至此的人终究太少,十万英魂白骨成枯,过了些岁月,连爹娘都快记不起事了,还会有旁人想念吗?
于是,这一个个故事到最后都会被人遗忘,再不被记起。连故事里的人和故事中牵涉到的情和义,就像是黄土矮墙上的黑白影像,逢月色烛火照耀,总会灵动鲜活宛如战场将士,可一旦阳光洒下,就会生死无息。
这就是古将。
提及此,总要说一说古书中的“守灵人”。刚死之人灵魂未安好,便有守灵之说。提灯笼于城墙头,枯坐的这些日子里,食素,不说秽语。夜里有白骨捉住脚踝,这就意味着他们选择了守灵人。来世这守灵人会得到最深的庇佑,譬如情爱温婉,譬如战无不胜。
但如果是那些战士侥幸未死做了这守灵人,又会有怎样的期望呢?世人猜过,答案只有一个:万里而归。
只可惜,只可惜!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只一句,肝肠寸断,吾辈自问,何以为战,何以为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