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书伟
摘要: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现状的研究,提出了基于艺术符号与人机适用性的农村互联网Tv交互设计,从而建立研究的方法模型,提出主要的观点,为我国的农村互联网电视的发展提供可以参考的方式,也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服务。
关键词:互联网;电视;艺术符号;人机;交互设计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当前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可归类为以下几个部分:
(1)关于互联网电视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虽然传统有线电视发展迅速,几乎遍及全国,但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并没有完全建成畅通的有线电视网络。互联网电视相对有线电视来说,具有架设成本低、受众面广等特点,电视作为文化传播、新闻传播、艺术传播的主流媒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文化推广作用。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以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载体,互联网电视产业在我国正迅速产业化、规模化,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并且传统有线电视与互联网电视之间存在着合作与竞争关系(刘逸帆,2014)。据第三届中国互联网电视产业论坛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电视终端用户目前已达到5000万,传统电视开机率已从70%下降到不足30%(王梅,2014)。
(2)关于农村媒体互联网电视城乡一体化。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2015年“三农”依旧是中央重视的重大问题。电视广播媒体作为主流价值观传播媒介,对城乡一体化,社会价值观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陈宇瀚,2009)。城镇化过程是农村接轨城市发展的过程,而传统城市电视媒体主要通过有线电视铺设,其受到地域与设备的限制。通过互联网电视的发展可以降低铺设成本,不受地域的限制,从而提高电视媒体信息的传播效率,加快一体化建设的步伐。Yll(2015)认为解决好这个问题,能够提高农民使用互联网电视媒体的用户粘性,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3)关于互联网电视交互设计艺术符号与适用性。符号学集20世纪形式论思潮之大成,在互联网思维盛行的今天,其在各个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Davis(1989)年提出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应用于人机交互设计的领域中。随着三网融合的加速,互联网电视成为第3个互联网入口,需要有新的切入方式(刘洋,2012)。Kurniawan(2008)发现通过改变入口的交互形式可以提高其使用的效率,激活产品的使用价值,以及用户粘性。不仅仅如此,朱斌和江平宇(2004)均发现艺术符号与产品适用性对新的互联网入口的效度,都比较直接地发现了相关的问题,但当前学界对这些关系之间的研究仍然不够充分。
从已有研究看,农村媒体的建设是关系到中国农村社会主流媒介传播的主要途径,要做好媒体城乡一体化,从新的互联网入口端切入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并且新一轮的改革和开放进程将为这些提供良好的环境。
2.农村互联网电视交互设计的研究内容
(1)农村互联网电视媒体交互设计模式(艺术符号与适用性):描述与总结。本部分的研究旨在研究现今农村互联网媒体的交互形式,讨论通过提高其符号艺术性与人机适用性来促进农村互联网电视媒体发展的可能性。
具体来讲,这部分将首先基于现实数据,讨论互联网媒体在中国农村的存在性,估计现今的交互模式与符号学的关系,进而讨论通过提高交互效率,即本土符号艺术来促进中国农村互联网电视媒体城乡一体化的可行性。
这部分研究还将回顾中国农村过往电视媒体的变化,引入前沿分析(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等方法,将中国农村媒体发展分解为产品、使用者、使用环境3条线,再结合产品适用性与农村互联网电视进行交互研究,讨论以提高产品适用性来促进中国农村互联网电视媒体城乡一体化的可行性。
(2)人机适用性与农村互联网电视交互。这部分将在第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提高产品适用性来促进中国农村互联网电视媒体城乡一体化的可行性,讨论阻碍产品适用性发展的要素,分析适用性演进模型以及实证,在保持原有媒体传播模式的前提下,优化农村互联网电视交互方式,促进互联网媒体的城乡一体化建设。
(3)艺术符号与农村互联网电视交互。这部分将旨在研究本土符号艺术来促进中国农村互联网电视媒体城乡一体化的可行性。首先构建媒体城乡一体化艺术符号演进模型,依据时间,将演进模型分为时间、技术、使用环境、艺术符号特点4个方面。在4个方面讨论其演进的特点,寻找一般规律性,从而提出符合现今农村互联网电视媒体交互艺术符号,为互联网媒体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建议。
3.艺术符号与人机适用性的农村互联网电视交互设计的研究方法
(1)比较调研综合线性方法:与前期准备资料结合,将开展互联网电视产品的比较调研,从调研中选取主要样本,不断推演样本的采样可行性,并且综合多种方法,引入随机前沿分析(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和数据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等多种方法应用于前期农村互联网电视媒体交互设计模式(艺术符号与适用性)的描述与总结,确保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2)综合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构建艺术符号演进模型:艺术符号演进模型,依据时间,在不同时期比较技术、使用环境、艺术符号,并根据静态和动态分析寻找不同时期的媒体艺术符号一般规律性,从而提出符合现今农村互联网电视媒体交互艺术符号,为互联网媒体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建议。
(3)综合多种实证方法的产品适用性研究:现实比理论更复杂。产品适用性本身受到为产品、使用者、使用环境3条线的相互作用,引入前沿分析(Stochastic FrontierAnalysis)方法,在同一技术体系下,结合产品适用性与农村互联网电视进行交互关联,将关联产品两两结对,从而不断理顺各种实证的难易性,讨论以提高产品适用性来促进中国农村互联网电视媒体城乡一体化的可行性。
4.研究观点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第四次会议》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Xi,2014)。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还强调了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改革的推进和深入,曾经阻碍互联网媒体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和政策等因素将逐渐削弱甚至消失,通过运用符号学与提高产品适用性来推广农村互联网电视媒体的发展,促进农村互联网使用率,推动城乡一体化正变得越来越可行。
因而研究认为,中国农村互联网电视的发展,不能单纯依赖于新技术的研发,而应当充分利用本土艺术符号文化、人机适用性,统筹借鉴国际经验,在开放的环境下,优化农村互联网电视的交互模式,实现互联网媒体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5.结语
通过研究,在理论上体现,是通过对本土艺术符号、人机适用性的视角,构建开放环境下农村互联网电视人机交互设计方式的演进模型,使得对中国农民交互习惯与演进方式的认识更加全面化、深刻化。
体现在实践上,是通过对中国农村互联网电视媒体交互设计模式的研究,揭示农村互联网电视发展的方向以及媒体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变化的一般规律,指出中国农村互联网电视产品在现实背景下的使用与推广规律。
最终,体现在政策上,是通过对开放环境下中国农村互联网电视媒体交互设计模式的一般规律与具体实际发展模式的总结,提炼出优化中国农村媒体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模式和经验,为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设计提供咨询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