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
(贵州省血液中心成分制备科,贵州 贵阳 550004)
成分血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梁艳
(贵州省血液中心成分制备科,贵州 贵阳 550004)
成分血; 关键控制点; 血液质量
成分血具有疗效好,节约资源,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传播疾病风险等优点,因此,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的主流。成分血制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血液的质量和临床输注的安全和有效,因此对成分血制备关键控制点的确立显得尤为重要[1]。现将我中心各种成分血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报告如下。
(1)从待检库接收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的起始血液,核对血液品种,规格及数量。(2)血液采集后置于2~6 ℃冰箱冷藏2 h。过滤前,应关闭旁路止流夹,防止血液不经过白细胞滤器直接由旁路进入血袋,使白细胞清除失败[2]。过滤结束关闭滤盘止流夹,开启旁路止流夹进行排气。(3)滤除白细胞后断开滤盘,热合血辨,在热合过程中,双手应在同一水平拉住导管进行热合,避免用力牵拉,热合完成后检查每个热合口有无渗漏。如进行大批量血液热合时,应更换热合机热合,避免因热合机持续高频热合,导致热合失败。(4)配平离心,将离心后的血液母袋从离心杯中取出,观察有无血液渗漏等情况,若有应正确处理,避免造成血液污染和血液报废。轻轻悬挂于全自动成分分离机的母袋挂杆上,将其余血袋和导管放置于正确的挂杆和卡钳内,在分离机屏幕界面选择制备悬浮红细胞和血浆的程序,开始制备,当成分分离机制备完成后,应确认红细胞保养液是否添加或是否添加完毕,应确保所有红细胞保养液添加至红细胞液袋内,然后再热合红细胞袋,避免因保养液不足导致红细胞破裂,溶血。(5)血液分离完成后,核对红细胞袋和血浆袋上的献血条形码,确保一致后再将红细胞袋和血浆袋分离。(6)将制备完成的血浆立即移交待检库,放入-50 ℃以下的速冻机,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冷冻,将速冻成冰的血浆再移入-20 ℃以下的冰箱贮存,确保有效保存新鲜冰冻血浆中不稳定因子的活性。(7)对溶血、脂血、色泽异常、破损和有渗漏的血袋等不合格血液进行特殊标识,并隔离存放。
(1)制备冰冻红细胞的起始血液应为采集后6 d内,并经复检合格的悬浮红细胞。(2)在将悬浮红细胞从原母袋转移至冰冻袋内后,应将献血条形码转移至相应的冰冻袋上。(3)离心后去除上清,断开原母袋,无菌接驳冰冻袋与甘油袋,使用无菌接驳机对两种管道进行无菌接驳时,应检查并确认结合面平整无渗漏。(4)1 U的红细胞内加入57.1%甘油溶液160 mL,2 U红细胞内加入57.1%甘油溶液320 mL,使甘油的最终浓度为40%。(5)加入甘油时,速度要先慢后快,同时不断振荡,振荡频率不宜过快,避免导致红细胞破裂溶血[3]。加完甘油后,应在室温下静置30 min,让红细胞充分甘油化后,放入-80 ℃~-65 ℃低温冰箱保存。
(1)冷沉淀的原料血浆内应尽量减少残留血细胞成分,因在血浆冷冻时可使细胞破裂,释放促凝血活性物质,有可能激活凝血系统,影响Ⅷ因子的稳定性。(2)在制备过程中,保证血袋垂直浸没于水浴中,使血袋在自动水浴箱的摇摆和循环水的作用下血袋间的温度均匀,血浆的融化速度均一。避免血袋外露于水面,温度过高,使冷沉淀产生自溶,影响凝血因子的含量[4]。(3)冷沉淀制备完成后使用速冻机快速冷冻,以减少Ⅷ因子活性的损失。
4.1 ACP215全自动细胞处理器制备 (1)从成品库接收需制备的保存期内冰冻红细胞,检查血液外观是否有破损。置于39 ℃恒温振荡水浴箱内解冻冰冻红细胞。(2)熟练并正确安装ACP215耗材,按红细胞实际重量设置正确的洗涤程序。(3)解冻后的红细胞应排尽空气后再与安装在ACP215全自动细胞处理器上的耗材无菌接驳。
4.2 手工制备 (1)从成品库接收需制备的保存期内冰冻红细胞,检查血液外观是否有破损。置于39 ℃恒温振荡水浴箱内解冻冰冻红细胞。(2)用于洗涤的9%氯化钠溶液液和 0.9%氯化钠溶液必须是常温。避免因低温的溶液加入到39℃红细胞内温差过大导致红细胞破裂。(3)在加入9%氯化钠和 0.9%氯化钠溶液时,缓慢摇匀,动作应轻柔,避免对红细胞造成人为损伤。
血液的质量对患者的救治效果以及避免医疗事故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对标准操作规程的学习和技能考核,使之都能熟练掌握各种成分血制备的相关流程及关键控制点,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程素华.血液成分制备关键控制点的管理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11,8(10):223-224.
[2] 张翔,苏武锦,农媛.血液成分制备关键控制点的确立和控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8(10):2202-2203.
[3] 杨冬燕,段恒英,王娟娟,等.全自动细胞处理系统制备冰冻红细胞的关键控制点及效果评价[J].重庆医药,2009,38(9):441.
[4] 王曙霞,陈峰.虹吸法制备冷沉淀关键环节控制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6):331.
R446
B
1000-744X(2016)04-0411-02
2016-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