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安徽 合肥 230026)
科技考古专业研究生第一课激励方式初探*
陈 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安徽 合肥 230026)
文章主要探讨在科技考古专业研究生的第一次课上如何以新的视角、新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学习、研究观念,为今后的学习、研究打下较为坚实的思想基础.实践结果表明,研究生第一课激励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
科技考古,研究生,第一课,激励方式,探索
自1978年以来,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除了学习相关课程外,研究生往往还承担了一些相应的科研工作,硕士、博士研究生已成为我国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然而整体而言,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尚显不足、科研能力较低;[1-2]此外由于研究生面临较大的毕业以及找工作的压力,其研究的积极性往往不够.针对上述现状,研究生激励教育应该成为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这对提高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内研究生激励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的探讨;[3]探讨相关激励理论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如双因素理论;[4-5]激励理论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6]关于科研团队中的研究生激励研究;[7]基于研究生科研态度调查与激励措施研究.此外,还有建立研究生导师有效激励机制的思考,[8]研究生管理人员的激励[9]等.由上可见,研究生激励虽有较多研究,但主要集中于激励原则、方法等,鲜见具体研究生激励教育的案例探讨. 笔者近几年从事科技考古专业研究生教学时,面临一些共性问题,如研究生不了解本科生、研究生区别,没有积极主动转变角色;有学生觉得一些课程或课程中的一些部分与自己研究无关,不太认真学习等.此外也有一些个性问题:由于本科没有科技考古专业,学生所学专业包括生物、化学、冶金、数学、文物保护、考古、历史、经济和环境工程等,[10]这大大增加了教学难度.有关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11-12]但尚未有相关激励教育方面的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项目组不断探索对科技考古专业研究生的激励教育,本文主要以案例方式探讨在科技考古专业研究生的第一次课上,如何以新的视角、新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学习、研究观念,为今后的学习、研究打下较为坚实的思想基础.
自2012年起,项目组对研究生第一课激励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1 回顾与现状分析
为了拉近、吸引学生,先回顾研究生面试、入学时的表现,真诚赞扬他们.同时也坦诚提到由于各种原因,不同学校、专业的研究生都可能有研究不顺利、工作不太好找等情况,这些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真诚的赞美,坦诚地说明,很快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1.2 本科生、研究生区别分析与探讨
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研究状态,一进校就了解本科生、研究生区别是一重要途径.具体来说:本科,有题目,有答案;硕士,有题目,没答案;博士,没题目,没答案.以具体例子来分析,如手工纸研究,可以出题目,让本科学生去测宣纸的厚度、白度,这很显然有答案;如对硕士生,可以研究宣纸是否纸寿千年,但老师没有答案;而对博士,如只研究宣纸是否纸寿千年,可能还不能构成一篇博士论文的体系与分量,这就需要学生在了解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和导师不断交流,不断提炼,才能得出一较合适的题目.进一步来说,如已对宣纸是否纸寿千年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取得了可靠的结果,上述问题已有答案,那么往往不需要再进行研究,这就变成了一个本科生的问题.
1.3 2012年若干大事汇总介绍与启发
虽然学生逐渐了解到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区别,但可能给他们的整体触动还不够深,甚至可能让部分学生觉得研究很难,进而选择逃避.
为了更有效地激励学生,别出心裁地设计了2012年若干大事汇总介绍,依次介绍柯达申请破产、日本夏普公司面临破产、诺基亚面临困境、任正非的观点“华为不开放就要死亡,不能建立封闭系统”等.
这时引导学生去思考:什么是教育?当提到“当你把学过的知识都忘掉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时,大部分学生很诧异.接着指出那是爱因斯坦的观点后,再引导:把学过的知识都忘掉了,还剩下什么?层层逼近,让学生不断进行头脑风暴,最后提出个人的一点想法,剩下的是方法、思维.研究生应很好地培养自己的学习、研究的方法、思维,这样可以更从容应对以后可能发生的各种技术变革,甚至可以更好在未来的工作中脱颖而出.
1.4 一些建议
有了上述的基础,接着给学生一些建议,包括:点面结合,研究上强调点的深度,学习中重视面的广度;所有课,好好学;持之以恒,每天精读一篇文献;多听学术报告,开阔视野;尽快通过撰写相关论文综述进入研究状态;重视方法、思维的培养;保持好奇心等.
1.5 方法、思维的重要性分析
然而有些学生可能有疑问:有那么多综述可以写吗?综述究竟该写什么?以手工纸为例,单是造纸起源、宣纸起源,就可从多个角度写研究综述.
有些学生认为综述只是别人的工作罗列.以宣纸为例,不少学生能提到宣纸书画性能好、寿命长,即所谓的墨韵万变、纸寿千年.但能做研究吗?此时,以本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为例与学生交流上述问题.
2.1 凸显本硕学习阶段差异
不少学生刚上研究生时,不了解本科生、研究生区别,可能以为研究生和本科学习基本一样,其区别往往也只是认为研究生要做研究,但不知道该如何做研究.因此应该使学生一开始就清晰认识到其区别,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以提建议为教学导向
建议是激励教育的核心,激励教育除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外,更重要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去做.建议主要结合个人的学习、研究体会,参考相关专家的想法而提出,学习、研究相结合,宏观的思想指导与微观的具体做法相结合.
2.3 以培养方法、思维为教学核心
这一部分其实是进一步激励学生,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一些建议.虽然经过上述激励,学生往往觉得方法、思维较为重要,但究竟有多重要?写综述有多重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学生交流,从最基础的内容出发,只要深入去琢磨,一样可以去做研究.
3.1 新奇,激发学生好奇
整个激励教育,让学生耳目一新,出其不意,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教学全过程都充满新奇,如本科生、研究生区别,2012年若干大事等.在好奇中,学生也更易接受所讲内容,尤其是观点.
3.2 设疑,引导学生思考
整个教学中,多处设疑,如“什么是教育”“什么是王道”“有那么多综述可以写吗” “方法、思维真的那么重要”等,引导学生思考.
3.3 时髦,贴近学生生活
如用网络时髦语言“我爸是李刚”“王道”等,这类语言贴近学生生活,也容易引起其共鸣.
3.4 真实,学生心悦诚服
除了共鸣,激励教育中还用了大量真实的例子,尤其是以本人的研究作为例子,从研究综述到研究课题,坦诚和学生交流,据了解学生非常心悦诚服.
据问卷调查、课后交流等途径,95%以上的学生认为研究生第一课的激励教育效果很好或较好,整个课堂学习气氛较以前更浓.从考试来看,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整体较以前有提高.此外,项目组还对广西民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科技史研究生等进行了激励教育的教学探索.虽然研究生第一课的激励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应与时俱进发展,如在上述基础上,在讲方法、思维重要性时,将本人3篇科技史家访谈作为新的例子,[13-15]并交流了做专家访谈的方法以及收获.
课后多个学生找笔者聊第一课对他们的启发和激励,尤其是选课的非一年级的学生,有过一定的学习、研究经历,体会更深.为了继续保持第一课的激励教育效果,在后面的课中,应不断穿插关于如何学习、科研的一些知识与思考,同时不断引导学生去找相关的著作、文章来学习,并进行自己的思考.[16]
[1]吴宏翔,熊庆年,顾云深.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J].学位与研究生教,2005(9):32-36.
[2]信忠保,张雯,关立新.高校研究生科研态度调查与激励措施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6): 50-54.
[3]邓偊,杨小光,许亚男.关于我校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的探讨[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2):183-186.
[4]李敏亮.激励理论在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中的应用[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 2012.
[5]赵娜.双因素理论在调动研究生学习积极性中的应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1):123-124.
[6]姜士德.激励理论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1(5):33-34.
[7]张国莉.高校科研团队中的研究生激励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为案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7.
[8]李阿利.建立研究生导师有效激励机制的系统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0):24-28
[9]黄楚玉.有效激励方法的运用与研究生管理人员积极性的调动[J]. 现代教育论丛,2003,(3):45-47.
[10]陈彪.《科技考古概论》课程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1):103-105.
[11]高虹,孙炘,刘颖,等.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4):12-15.
[12]马晓丽,崔明德,李国栋.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例[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5(1):82-91.
[13]陈彪,王菊华.一生为纸——科技史家王菊华研究员访谈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1):1-10.
[14]陈彪,金正耀.独辟蹊径探幽微——科技史家金正耀教授访谈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2):1-6.
[15]陈彪,朱亚宗.探索无界辟新径——科学思想史家朱亚宗教授访谈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9(1):1-10.
[16]冯长根.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J].科技导报,2007,25(9):78.
[责任编辑 黄祖宾]
[责任校对 黄招扬]
Study on the Encouragement Mode of the First Cla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chaeological Postgraduates
CHEN Biao
(DepartmentfortheHistoryofScienceandScientificArchaeology,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Hefei230026,China)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to encourage postgraduates in the first cla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cheology major, so as to set up the correct study concep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rst class of postgraduates achieve better results in incentive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cheology; Postgraduates; First Class; Encouragement Mode; Explore
2016-07-12.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4jyxm015、2013jyxm00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
陈彪(1979-),男,广西博白人,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科技考古相关教学与研究.
G642
A
1673-8462(2016)04-0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