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畅,张媛媛,湖北大学 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430073
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愿景①
江畅,张媛媛,湖北大学 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430073
自鸦片战争以后,我国传统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简称为“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冲击,到辛亥革命其统治地位崩溃。从此,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文化进入了一个从传统到现当代转化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根本上调整了我国文化从传统到当代转化的路向,这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乃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要求,清醒认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面临的困难并明确转化的未来走向,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本文试就我国文化从传统到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谈到的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两个方面。笔者认为,“创造性转化”主要是就传统主导文化而言的,而“创新性发展”是就所有传统文化而言的。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是传统主导文化向当代主流文化创造性转化问题。请参阅江畅《对传统价值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16年第1期)。问题谈一些初步的看法,以就正于学界同仁。
我国文化从传统到现当代的转化是在西方强势文化向全世界扩张和渗透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类走向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发生和演进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而自觉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则是从党的十八大之后开始的。
自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凭借其近代先进文化的竞争力、现代科学技术和资本的强大物质力量(不只是“船坚炮利”)打开了古老中国封闭的大门,使中国传统文化丧失其抵御能力并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根据。但是,传统文化的衰落并不是引起我国文化从传统到现代转化的原因,它只是为这种转化提供了前提,或者说起到了触媒的作用。引起这种转化的直接原因,是在我国日渐陷入被动挨打、丧权辱国惨状的情况下,有志于救亡图存的仁人志士或者通过改良的途径改革传统社会制度,或者通过革命推翻传统政治统治的努力。这些仁人志士不仅有一腔爱国热情,而且通过不同途径(如通过留学日本或受俄国影响)受到西方近代文化的影响,因而主张照搬西方、利用西方或借鉴西方文明以改革现存社会制度和政治统治。在不同派系和势力的争论乃至暴力斗争中,最终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占据了主导地位。不过,他们并不主张全盘西化,而是主张借鉴和有条件地利用西方文明。
20世纪初中国的革命派孕育了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党在政治主张和价值追求上存在着重大差异,但是,在对待传统制度和文化上都是持激进的否定态度,主张建立与传统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的社会制度和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但一直到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段时期,我国对传统文化实际上持否定态度,传统文化常常被等同于封建主义的东西加以批判,“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破四旧、立四新”运动更将对传统的否定推向了极端。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在社会转型的初期,往往会对前一社会形态持敌对的激进态度,但随着转型的深化,对前一社会形态的态度会逐渐理性化,不再持简单的全盘否定态度,而是努力从中吸取合理内容。中国近现代的情形亦是如此。至少在从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开始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近100年时间里,我国主要致力于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而且基本路径是“破旧立新”,通过“破旧”来“立新”。因此,这个过程是一个重建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转化的过程。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推倒重来,甚至以为把所有“残渣”清理得越干净越好,把“旧地基”清除得越彻底越好;后者则是类似于化学反应的过程,通过在原有因素中加入新因素以生成一种完全不同于旧东西的新东西,新东西中有原有因素,但在性质上完全不同于旧东西。我国真正意识到对传统要进行这种化学反应式的创造性转化而不能简单地否定,是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之后面临诸多新问题直接相关的。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后,一方面改变了新中国建立后实行的封闭政策,对国外特别是西方实行开放;另一方面也对传统不再采取简单否定的做法,而是持比较宽容的态度,传统文化伴随着对外开放也逐渐在中国大陆有了市场。但是,起初我们尚未清醒地意识到要对传统文化实行创造性转化。20世纪90年代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经济基础的变化带来了整个社会生活的剧变,出现了许多过去未曾有过的新问题,其中最突出,也是最严重的问题是诸如官员腐败、两极分化及道德失序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同新中国建立后所确立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通行的规则特别是最大利益化原则不相匹配直接相关。这些问题无法在原有的制度和文化的框架内加以解决。正因如此,在市场经济兴起和发展约20年(党的十八大)后,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问题,而在这两个方面我们面临着巨大的难题。
就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我们面临着一种改革开放前所没有的新情况,即此时的传统文化已经在我国社会具有相当的影响,甚至有人主张用传统文化取代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的主导文化,而改革开放前传统文化在中国大陆没有任何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就存在着我们所要建设的价值观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再不理睬传统文化,更不可能完全否定传统文化。同时,不少社会调查也表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人心,需要与国民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基因相承接,否则,不可能真正入脑入心。因此,在建设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惟一理智的选择就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实行创造性转化。
就全面深化改革而言,我们面临着确定改革方向的问题。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朝哪个方向改,党中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显然,这条道路不是西方的那种制度和文化完全与市场经济相一致的道路;也不可能是传统社会主义的道路,因为正是这条道路不适应市场经济才提出要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当然也不可能完全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道路,因为那条道路是否认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在坚持市场经济体制并吸收西方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文化内容的前提下,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从而使我们建设的国家成为社会主义的;同时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从而使我们建设的国家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当然,这并不是所有这些因素的简单相加,而是让它们发生“化学反应”,成为一种中国文化的新形态。这种形态相对于经典马克思主义而言就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相对于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而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就是实现了创造性转化的当代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既包含精华,也包含糟粕。我国改革越深入越全面,人们就越会感觉到传统的一些消极落后因素严重地阻碍了新制度和文化的建立。自辛亥革命以来,我们一直对传统文化持简单否定的态度,没有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剖析,没有在此基础上根据时代精神和实践需要对它进行创造性转化,于是便形成了这样的一种矛盾局面,即从人们的言行和社会外表看,没有什么传统文化的影子,人们甚至抵制传统文化或对之反感,而传统的一些因素(包括积极的因素和消极的因素)在人们内心深处仍然隐含地或潜在地发生着作用。其中消极因素的作用(如权力、人情大于法律)成为改革的深层次阻力和障碍。我们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再简单地否定传统文化,而要在细致地梳理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一再要求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早在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2014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不是原封不动,更不是连同糟粕全盘保留,而是要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2015年9月纪念孔子诞辰2 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则明确提出了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见《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第2版。这一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习总书记提出的这一要求和原则,是我国走向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它既是事关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传统下能否得以传承和怎样得以传承的问题,也是事关当代中国价值观建设和我国文化未来发展的问题。于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问题就被提到了全党和全社会的面前。
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了传统文化向当代转化全新的含义。传统文化向现当代转化可以是不理睬甚至完全否定传统文化而重新构建一种全新的文化,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做法基本上就是如此;也可以是在肯定传统文化有其合理性和价值的前提下根据新时代的精神和新实践的要求使之转化为与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相适应的文化,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努力做到的转化。前一种转化至少从辛亥革命前后就已经开始,而后一种转化则是党的十八大前后才提上议事日程的。不言而喻,后一种转化要比前一种转化复杂得多,艰难得多,它不仅要求承认传统、尊重传统、珍视传统,而且要求在对传统文化的精华糟粕、经验教训进行系统深入梳理、研究的基础上使传统文化与当今实践和世界文明对接,使之作为文化遗产为今天我国的文化强国建设服务。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这是我国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昭示给我们的选择,是当代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这一过程刚刚开始,而且面临着深层次的难题,但我们仍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下大功夫努力攻克这一难题。
不仅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比简单地否定和抛弃传统文化复杂、艰难得多,而且通过以下进一步的分析,我们还将可以看到实现这种转化面临的巨大难题。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得面对以下三种明显的情形:一是从经济基础来看,传统文化的基础是自然经济,而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二是从意识形态来看,传统文化是皇权专制主义文化,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儒家学说,而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三是从上层建筑来看,传统文化是皇权专制制度,而我国现行的制度是新中国建立后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而这种制度又处于全面深化改革之中。问题的复杂性主要不在于我们得面对这些情形,而在于我国现实的经济基础与主流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两者之间存在着不相适应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存在着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是转向其中的一方面还是另辟蹊径的问题。“文化总是时代的先行者”,“社会的转型通常首先表现为文化的转变”[1],因此,这个问题就是我国当前进行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面临的根本性难题。这个难题说到底就是创造性转化的方向或价值取向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创造性转化就没有方向,就是盲目的,当然也不可能真正实现。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然而,改革开放前近三十年的实践表明,这样一种经济社会结构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经济走向了崩溃的边缘,我国的社会生活秩序陷入混乱,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力图从改革经济体制和改变过去对外封闭格局应对所面临的挑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逐渐意识到,要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仅仅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而不转变这种体制本身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引进市场经济体制,并用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显然,这不是一般意义的改革,而是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变革。这一变革的深刻社会后果不仅在短短的一二十年时间里改变了中国经济落后的面貌,使我国物质文明迅速繁荣,而且也使整个社会体制乃至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越来越严重地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选择了坚定地走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而这种新型经济基础与原有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相冲突也日趋突出,并且通过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表现出来。
为解决这一根本性的社会冲突,我国社会作出了很多努力,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灵魂,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制度、体制和机制,首先必须更新根本的总体的价值观念,即价值观。为此,2006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意味着要更新价值观念,建立一种适应新时代和新实践要求的新价值观。其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无论是发展市场经济还是建设社会主义价值观都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然而,马克思主义要发挥这种指导作用其本身必须与时俱进,于是2009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第三,全面深化体制改革。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和价值观的更新,需要落实到制度体制的层面才能真正对社会生活发生作用,因此,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在社会制度体制体系中,法律制度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所以2014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第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改变了过去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否定态度,传统文化迅速在中国大陆兴盛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以及全面深化改革,都面临着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而且优秀传统文化确实蕴涵着有助于克服社会生活过分资本化的问题。因此,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反复强调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所有这些概括说来就是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一条史无前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根本不同于皇权专制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也与传统社会主义有所不同的全新社会文化发展之路。
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由此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探索。二十年来,我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全面的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事实证明了选择这条道路的无比正确性,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尚处于探索之中,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我国的社会和文化发展始终都会面临着不同选择的挑战,我们必须在面临挑战的进程中走出一条真正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在选择了发展市场经济这一经济体制之后,我们就面临着三种基本的选择:一是完全走市场化之路,这条路就是“西化”之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文化就是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起来的。二是建立与社会主义理想相适应的经济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对市场经济是持基本否定态度的,他们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实行的是有计划的产品经济,如果我们严格按照他们的社会主义理想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实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产品经济。三是在坚持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理想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利用市场经济,构建一种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改革开放以来,这三种选择历来都有拥护者,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不同选择的拥护者之间的争论更趋激烈。党中央做出了第三种选择,这无疑是一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选择。我们不能走“西化”之路,因为这条道路既不可能普遍化,也存在着诸多不可克服的弊端,而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实践证明,否定市场经济不可能使国家强大起来。然而,第三种选择虽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但同时也是这三种选择中最艰难的。不言而喻,第一种选择虽不可能在中国获得成功,但有西方可利用的资源;第二种选择则是我们过去习惯走的路,尽管事实证明不成功,但走起来轻松;而第三种选择则是一条全新的道路,需要我们在理论与实践上持续不断地艰难探索。这条路难就难在,我们既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又不能走整个社会市场化即资本主义之路;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又不能背离社会主义原则。其焦点在于,要把过去被认为是水火不相容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促进、相得益障。“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固然有着目标和价值的不同,但在实践中二者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2]。既然我们要坚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市场经济对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乃至文化体系的影响。
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着不同的选择,因而在这种历史境遇中进行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就存在着转化的不同方向问题:转化为市场化的文化,转化为传统社会主义文化,还是转化为今天我国正致力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种转化方向的选择不只是一种设想,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重大意见分歧的。如果我们认定,传统文化只能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那么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就必须解决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制度体系之间的冲突这一难题。对于这一难题,我国目前采取的路径是试图通过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来实现现代市场文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从而生成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
我国对传统文化实行创造性转化从党的十五大(1997年)算起,迄今不过二十年时间,即使加上此前的传统文化转化过程,也不过百余年历史。西方完成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转化经历了六百多年的历史,我国传统文化转化已经走过的历史,对于一种社会文化的转化过程来说只是一个开始。不过,在现代文明的条件下,越是在转化的早期,越是需要对转化进行理性的构想和设计。如果说我们今天已经明确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未来之路只能是通过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来实现现代市场文明、社会主义理想的有机融合,那么,我们就需要对这种融合的未来图景进行构想和设计,从而为这种转化确定目标,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理想之间冲突的解决从而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指明方向。这种构想和设计也可以说就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愿景。
总体上看,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所要形成的是一种市场经济和科技创新在经济领域充分发挥作用、人民具有主体地位、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最高权威、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为旨归、生活充满真情友爱的和谐主义文化。具体地说,通过对传统文化实行创造性转化所要形成的文化应包括以下六方面的基本内容。
第一,市场经济和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创造物质财富和激发经济活力的作用,国强民富,社会成员个人拥有可靠的生活保障。事实证明,市场经济有其独特优势和不可克服的弊端,在人类尚未发现更好的经济形态之前,必须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激发社会个体进取创新的活力,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彻底消灭贫穷和落后,通过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努力营造强者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弱者拥有可靠生活保障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3]市场经济具有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但也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美国著名社群主义思想家桑德尔曾对此给予了深刻的揭露:“如果某人愿意花一笔钱来满足自己的性欲或者购买一个肾脏,而另一个同意此桩买卖的成年人也愿意出售,那么经济学家问的惟一问题就是‘多少钱’。市场不会指责这种做法,而且它们也不会对高尚的偏好与卑鄙的偏好加以区别。交易各方都会自己确定所交易的东西具有多大价值。”[4]引言ⅩⅡ-ⅩⅢ因此,必须通过法律、制度、道德等社会控制机制有效杜绝市场规则对非经济领域的渗透,防止社会生活市场化和资本化。有限制地发挥市场经济和科技创新的作用,既要吸取市场经济文明的积极内容,又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这是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社会是其成员共有、共建、共享的,享有公民权的个人的社会终极主体和主人地位得到确保。在现代社会成员多元化、多样化的历史背景下,社会是所有社会成员(包括个人、企业及其他各种社会组织)共有的社会,也需要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建设以促进其发展,同时所有社会成员都有权利分享社会的一切资源和机会。所有社会成员都是社会的主体和主人,而享有公民权的个人则是社会的终极主体和主人,他们拥有立法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有政治参与权,拥有表达政治见解的自由和渠道。当社会成为其成员共有、共建、共享的时候,当国家真正成为“民有、民治、民享”的时候,人民群众就会有越来越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一个都不能少”(习近平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全社会实现“五有”,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一特征显然是在吸取现代民主观念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中王朝是社会的主体和主人的创造性转化。
第三,实行法治,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拥有最高权威的地位,一切权力在法律之下运行。确立法律特别是宪法在国家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将一切权力置于法律之下运行,运用法律防止权力的滥用、误用及不作为,这是当代人类的普遍共识。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社会的人情大于法、权力高于法、“刑不上大夫”的观念和做法,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为此,必须“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
第四,社会成员各受其教,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每个人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从根本上克服现行“应试教育”和醉心于名校和高学历的弊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适合自己天赋和兴趣的教育,个人的潜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社会不仅能充分提供就业,而且就业的质量高,所开发出来的才能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从业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社会公平正义,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各得其应得,强者受到尊重和鼓励,弱者得到应有的充分社会保障,失败者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社会不公和两极分化从根本上得到克服,社会为其成员获得全面而自由发展营造公正的环境,并创造有利条件。这一特征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想的重要体现,它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贫富两极分化的痼疾,也使传统文化中的“不患寡,患不均”的平均主义观念创造性地转化为以有适度差别的平等为特征的现代公正观念。
第五,个人品质和人格完善,家庭稳定、和睦、温馨,社会人性化、人道化、人情化,生态环境宜人美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个人、家庭、国家、天下之间的关系和个人对家庭、国家、天下的责任,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弘扬这种传统有助于克服市场文明所导致的以个人为核心、个人自由权利至上等个人主义偏颇。当然,传统文化的这种“修、齐、治、平”观念也存在着局限,它完全将个人淹没在整体之中,不考虑个人的自由、权利和个性发展,对此,我们也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在肯定个人相对独立自主、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前提下构建家庭、社会、天下的和谐秩序,使个人与共同体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生态平衡从根本上得到恢复,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气洁的美好家园[6]。传统的“天人合一”追求逐渐转化为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相协调、相融和的现实,实现现代化与田园诗化的有机统一。
第六,多元主体相互尊重,价值多元共存,社会主流价值观得到普遍认同并融入社会生活。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经济,在这种经济的影响下,社会主体必然多元化,不同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不同的利益群体有不同的价值体系。这是现代市场文明的一个积极后果。美国著名民主理论家达尔认为,以组织形式表现的社会主体多元化是现代民主社会的重要特征。“正是在民主国家,独立组织的存在才受到政权机构的最完全的保护;正是在民主国家里,独立组织才得以繁荣。”[7]31他还认为,“这些组织并不仅仅是民族国家政府民主化的直接结果,它们对于民主程序自身的运行、对于使政府的高压统治最小化、对于政治自由、对于人类福祉也是必须的。”[7]1由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民主政治,中国正在成为主体多元化的国家,社会的价值观也日趋多元化。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改变对非主流文化(无论是西方文化、传统文化,或是其他文化)排斥、打压的做法,在允许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吸取其中合理的、有价值的内容,为我所用,使我国主流价值文化成为包含当今人类一切文化中优秀内容的真正最先进的文化”[8]125。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所形成的当代中国文化,从根本上说是和谐主义文化,和谐主义是这种文化的总体价值取向和一般价值原则。这种价值取向和价值原则承继了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和谐观念,它是传统文化“致中和”“和为贵”“以和为美”“和以处众”“家和万事兴”“以和邦国”“协和万邦”及“和而不同”等文化基因的体现;同时,它将这种文化基因孕育于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强调在尊重个人和所有社会主体独立自主权利的前提下谋求彼此之间的“和平共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良性互动”[9]7。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就是要将传统文化追求人和、家和、国和、天下和、天地人和的全面和谐精神创造性地转化为现代和谐主义。和谐主义就是传统文化中和谐观念和精神的现代提炼和表达。
[1]李建华、姚文佳:《社会全面转型与道德引领》,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2]郝书翠:《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软实力优势的发挥》,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载《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16日第1版。
[4](美)桑德尔:《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邓正来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载《新华网》2014年10月28日。
[6]辛向阳:《“中国梦”与“两个一百年”》,载《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4期。
[7](美)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第2版),周军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8]江畅:《论价值观与价值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9] 江畅:《幸福与和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构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研究(11&ZD021)”的阶段性成果;2015年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研究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弘扬核心价值观与继承传统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编者按: 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所属社会调查中心于2015年10-12月对2014年-2015年中国文化各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社会调查。本次调查在湖北、北京、上海、广东、成都、浙江、陕西、广西、黑龙江、青海、内蒙古、云南、河南等地设调查点20个,投放问卷3 300份,回收有效问卷3 094份,重点调查的对象依次为高校师生、党政机关公务员、企事业人员、城镇居民(无业)、农民等。湖北大学张智敏教授工作室对回收的纸质问卷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整理,形成了基础数据、基本数据分析表、数据合成表等,建立了“中国文化发展状况调查(2015)”数据库。本栏目系列调查报告,就是以该数据库的数据为主要依据,从公共文化供给侧、大众文化热点、影视文化等不同角度反映我国当前文化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了方便读者加深对当代中国文化的理解,我们还特别约请了江畅教授撰写了《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愿景》一文作为本栏目的开篇。